美国好像有点儿不习惯。
为什么?
因为它说话开始不好使了。
但它似乎还没有从几十年前的角色中转变过来,还以为自己说一不二,可以在世界上直来直去、无所顾忌。

美国的实力正在“相对削弱”,所以它定然会通过“打压他国”来维持自己的位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果不其然,白宫又盯上了中东。
说得更直白一点,则是盯上了伊朗。
大家应该也有所察觉,特朗普正在中东“下一盘大棋”。
在前任利用以色列削弱了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的基础上,特朗普又对胡塞武装发动了空袭。
不仅如此,美军还进行了很“罕见”地调动。
其一,派遣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前往中东驰援“杜鲁门”号。
其二,多架B2飞抵“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该基地位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可将作战区域覆盖整个大洋沿岸。
当然了,美军本次调动的主要目标是威慑伊朗。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到,该基地距离伊朗也不遥远,只有将近4000公里的距离,而B2的飞行距离可以达到1.1万公里左右,这完全在它的作战半径之内。
所以美军调派“卡尔·文森”号航母前往中东的目标可能有两个,一是协助“杜鲁门”号打击胡塞,让红海航道恢复畅通;二是与B2一同威慑伊朗。

也可以说,美军这一罕见调动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胡塞,因为他们打击胡塞的意图,还是为了剪掉伊朗的羽翼,白宫想让伊朗“飞不起来”,然后乖乖听美国的话,这是特朗普正在谋划的一盘大棋。
如果说这一分析还不够说服人的话,那么大家不妨再来听听特朗普的警告。
当地时间3月30日,他对外表示,如果伊朗还不就核计划与美国达成协议的话,就要对他们进行轰“炸”。
他还强调,“这可能是前所未见的”。
这一警告非常直接,而且已经做出了具体的行动,B2“时刻准备着”,特朗普似乎要告诉哈梅内伊:你不同意也不行,得按照我说的话来执行。

那么他得逞了吗?
德黑兰真的那么容易妥协吗?
我们来听听伊朗方面给特朗普的回应。
当地时间3月31日,哈梅内伊表示,美国和以色列始终对我们抱有“敌”意,但我们认为美以并不敢袭击伊朗;如果他们敢这么做,将会受到猛烈的打击;如果他们试图在伊朗内部煽动什么的话,我们将自行处置。
他的回应包含了3个很有价值的信息。
其一,他对这场摩擦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无论特朗普如何威胁,他都能够应对自如,因为他知道美国也没有打击伊朗的胆量。

换而言之,他不怕特朗普的威胁,哪怕调来B2也无所谓。
其二,他进行了“反向威胁”,给美以划了一条红线。如果美以真的敢轻举妄动的话,那么伊朗必然会进行回应。
当然了,伊方不敢直接打击美国,但和以色列“练练手”还是可以考虑的。
其三,他察觉到美以可能在伊朗内部搞了“小动作”,所以他也要借此机会敲打一下美以:你们的这些行动我已经知晓,莫要白费力气。
仔细看完以上3点内容后就会发现,特朗普的计划并没有得逞,伊朗没有轻易妥协,而且他们的回复也很强硬。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伊核协议”的问题再次走上了舞台。
可我们忍不住要问一问:当初是特朗普自己要退出的,为何今天又想重新签订?
当然是因为他发现伊朗的核力量又重新发展了起来,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构成了挑战,所以他才故技重施。
现在看来,他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
但伊朗已经被“耍”过一次,警惕性非常高,不会再轻易相信美国的话。
所以特朗普这次有点儿失算了。
他以为自己很了解伊朗的秉性,只要“软硬兼施”即可达到目的。
话到结尾,哈梅内伊现在的压力确实挺大,虽然嘴上不说,但美国的实力摆在那里,他究竟该如何抉择?

其一,如果他选择妥协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再次被“耍”。
其二,如果他选择继续强硬,那么特朗普的施压也会给伊朗造成不小的麻烦。
他正在衡量这两种选择的得失。
那么大家认为哈梅内伊最终的决定会是什么?
他会再次向美国妥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