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立法禁止中国996工作制,很多国人跟着叫好,真的为我们好吗

语蓉聊武器 2025-03-12 08:34:37

3月9号,新浪财经突然曝光,大疆、美的、海尔等多家大厂的员工,近日都收到了“取消常规加班,严控工作时长”的通知。

许多和外贸有关的公司,也都争先恐后的开启了制度修改,好像生怕改得晚了,会错过天大的好处一样。

就连今天正在召开的两会,也针对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了部署。

看起来,国内打工人仿佛即将迎来春天。而给我们带来春天的那位“大善人”,居然是欧盟。

去年11月19日,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一项法案,要求设立《强迫劳动法规》,内容为: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使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

按照《强迫劳动法规》规定,一家公司给员工制定的工作量,不应该超过每周40小时。

如果某件商品在生产的上下游全部环节中,有哪怕一家零部件供应商违反该法规,整个商品就将遭到欧盟一致抵制。

法案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后统计,有足足555名参会人士,都投了赞同票,仅有45人选择弃权。反对人士就更少了,只有6人。

该法规顺利问世后,预计将会在2027年11月19日后生效。中间这三年,可以看做是给全球各大企业的一个缓冲时间。

正因如此,我国拥有海外市场的各大公司,都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制度改革。

像美的这样的经典大厂,原本是加班重灾区,可在昨天,新浪科技突然发文曝出,美的强制员工6点20下班回家。时间一到,HR就开始挨部门撵人,不允许还有人在公司加班。

就连员工吃完饭后再回去自愿加班的现象,都被严厉禁止。

那些设立在海外的美的分厂就更夸张了,连厕所清洁工都要接受相关访谈。

美的如此,海尔也丝毫不示弱。就连科技公司大疆,都开始实行“强制9点下班”。

显然,在严厉到堪称“苛刻”的《强迫劳动法规》面前,大厂们“怂了”。

大厂做出改变的同时,其实也影响到了国内许多小公司。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制造业工厂,说不定就是哪个大企业的零件供应商。

在欧盟这波影响下,他们想要继续和大厂合作,就必须做出改变。

有人乐观估计,如果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实现了“双休”和“八小时工作制”,那么迟早会倒逼其他企业,也逐渐向这方面进行转变。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过上“全国双休”的好日子。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各大私企中,加班现象一直很严重。如今要一下子调这么大个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也难怪,在两会这么重要的场合上,“反内卷”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了。

为此,不少网友都在惊呼,欧盟一项法案,居然利好了国内牛马。

可是,欧盟真的会这么好心,为其他国家的普通人民谋福祉吗?

当然不可能。

欧盟此次举动,更大可能是想构建一个经贸陷阱,专门针对我国光伏产业和新能源车。

甚至一些后发国家,极有可能被该政策打的几十年抬不起头。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稍微了解工业制造的人都清楚,光伏产业和新能源车产业,虽然有着高科技的一面,但在生产端却仍然离不开密集型劳动。

如今我国这两大产业,之所以能在海外出口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欧美等国提供大量便利,离不开国内各个生产端三班倒的一线工人。

如果这两个行业强制实行新法规,必然会导致生产量降低,或是直接遭到欧盟排斥。

如此一来,我们在海外的市场就会受到巨大影响,而欧美相关企业则可以趁势追击,蚕食本属于我们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按照西方国家一贯风格,凡是定义权捏在他们手中的法规,都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刻,变成刺向我们的一把尖刀。

例如:人权,自由。

这两个词绝对是好词,是每一个人类都应当追求的美好存在。可就因为定义权不在我们手中,美西方就能以此为借口,大肆污蔑我们的新疆棉花“不民主,不自由,不讲人权”。

现在,我们显然还没有在国际层面,争取到“强制劳动”和“自愿加班”的定义权。一旦经济衰败的欧美各国,想要以此拿捏我国企业,我们难免会受到影响。

当然,以我国如今的体量和工业实力,面对这些事时,至少还有一些回旋空间。

对于那些落后小国来说,该法规无异于灭顶之灾。

众所周知,贫穷小国想要拥有高科技工业,首先就得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做起,先积累原始资本,再一点点去啃“大工程”。

就像当初,我们也有过“一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无奈时刻。

现在欧盟突然制定了《强迫劳动法规》,要求凡是违反法规的产品,都不准出口到欧盟。这就意味着,小国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低技术产品,将失去一个庞大的市场。

没有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没法变现。

没有钱,就买不了高新科技生产线,没法培养新一代高精尖人才。

如此一来,后发国家的上升通道等于被彻底堵死。未来,这些国家大概率只能任由欧盟揉扁捏圆。

就算我们不去考虑小国的生存,也不去思考国内大厂是否能保住市场,单就从我们普通民众个人角度出发,这件事对打工人群体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如今,AI技术一日千里,许多大厂已经逐步开始用机器替代人工。

相同的八小时内,人没办法跟机器比效率。机器也不会受“强制加班”这件事的影响,可以24小时连轴转。

如果大厂既不想失去欧盟市场,也不想降低效率,那么就很有可能选择放弃人工,转而大量使用机器人。

这样下来,打工人就业形势将进一步恶化,生存压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也正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欧盟这部《强迫劳动法规》,带来的未必都是好事。

对此,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中国经济网——2025-03-11

大疆、美的、海尔严控加班或因《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条例》——新浪财经——2025年03月09日

0 阅读:245
评论列表
  • 2025-03-12 15:17

    一家公司员工不超过40小时[笑着哭]两家,三家公司就随便你超时[笑着哭]欧洲这是因为懒,工作岗位少,保证基本的生存工作机会。不拼一拼,富人会越富,穷人永远只能做穷人[笑着哭]

    用户10xxx49 回复:
    那……创业致富的多,还是致贫的多?
  • 2025-03-12 17:08

    小编就是资本的代言人

  • 2025-03-12 16:08

    加班也没人统计啊,只是口头告诉而已,也没加班费。

语蓉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