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雾隐青山绘心语 2025-02-20 14:28:04

1864年7月19日下午,湘军头头曾国荃让人把藏在南京城墙底下的三万斤火药给点了,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响,二十多米高的城墙一下子塌了。围了南京城三年的湘军,在头儿曾国荃的带领下,像潮水一样冲进了城里。这场史上最大型的农民反恐行动,太平天国运动,就这样宣告结束了。

【一、】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亲弟弟,排行老四,他出生在道光四年,比曾国藩小了13岁,一直以来都是在曾国藩的悉心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曾国藩在这个性格倔强、与众不同的弟弟身上花费了很多心思,而曾国荃也没让哥哥失望,他考中了全县第一名的秀才,接着在府、州、县三级学生的选拔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顺利进入京城国子监,成为了一名贡生。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的人在广西发动了起义,他们非常勇猛,很快打下了广西的永安州,接着在永安城里封了各位王爷。

清朝政府吓得赶紧派大学士赛尚阿火速赶到湖南,去处理防守和阻拦的事情。可太平军还是势如破竹地继续北上,第二年5月就进入了湖南,攻打长沙。那时候,曾国藩是礼部侍郎,还是江西乡试的主考官,可他因为母亲过世,回到了湖南湘乡老家办丧事。太平军打进了湖南,清朝政府就让曾国藩别再守孝了,出来在湖南帮忙组织地方武装。曾国藩在湖南靠着师傅、朋友等人的帮忙,很快拉起了一支地方军队,人们称它为湘勇。训练湘勇时,曾国藩对枪炮刀剑的样式、帆船桨橹的摆放都亲自上手尝试,费尽心思。因此,他的队伍战斗力特别强,在和太平天国的交战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咸丰四年一月,曾国藩带着一万七千人的地方军队,发誓要打东边出征。

出乎意料的是,曾国藩带着的湘军在江西湖口吃了大败仗,情况非常危急。为了帮曾国藩解围,曾国荃召集了3000名乡亲壮丁,直奔江西,把太平军困在了吉安城里。吉安城城墙高筑,护城河又深,太平军利用这险要的地势拼死抵抗,让攻打变得异常艰难。曾国荃想了个办法,挖沟筑墙慢慢逼近,最终攻进了吉安城。此后他军队士气大振,一路往北打去,把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城市安庆围了个水泄不通。安庆是天京西边的重要防线和粮食供应地,对天京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太平天国派了大批军队,在安庆和曾国荃打了好几场硬仗,可始终没能赢过他。洪秀全让陈玉成回来救安庆,但安庆还是失守了,守城的一万多名太平军战士全都英勇牺牲。安庆被攻下后,太平天国就没啥险要的地方可防守了,天京眼看就要保不住了。打那以后,太平军就开始转守为防,对抗清军。因为在这场战斗中功劳大,曾国荃被清朝政府提拔为布政使,还赏了件黄马褂给他穿。

【二、】1862年春天,清朝的军队动手打天京了。这次还是让曾国荃带头冲锋。曾国荃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无为、和州、芜湖等地,把天京城外的关键位置都抢占了,然后在1862年5月31日打到了天京城外的雨花台,让天京变成了一座被围困的城。过了两年多,天京终于被攻破了。在太平天国垮台之前,咸丰帝就承诺说:“谁能打下南京,谁就能当王。”他想用这话给清军鼓鼓劲儿。

打下天京后,曾国荃本以为能立下“头号大功”,结果清廷却变卦了,咸丰帝活着时答应的奖赏没兑现,只赏了他一个威毅伯的爵位。这到底是为啥呢?其实啊,得说说那时候的一个流言,说的是天京城里头,洪秀全藏了好多金银财宝!太平天国有个“圣库制度”,就是说,不管是公家的还是个人的东西,都得统一管起来。参加起义的人得把家产卖了交给公家,打仗时得到的东西也得全部上交圣库。大家的吃穿用度都由圣库负责,谁都不能偷偷藏私房钱。太平天国把都城定在天京后,就在天京水西门的灯笼巷建了个“天朝的宝库”,还安排了四个管库的大官和两个帮忙的副官来专门管理这个宝库。那时候大家都说,太平天国所有的钱财都藏在天京的“圣库”里,里面据说“金子银子多得像海,货物堆得满满当当”。因此,那些围攻天京的清兵清将们,个个都对这“圣库”眼红得不行,心里直痒痒,巴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进去,狠狠地捞上一笔。

【三、】曾国荃肯定也早听过这个传言。所以,打下天京后,他第一个就跑去看了太平天国的钱库。等他赶到“圣库”一看,顿时愣住了:里面啥都没有,别说金子银子,就连一个铜板都不见踪影。曾国荃心里一沉,脸色吓得刷白,差点喊出“这下完了!”

曾国荃不光打仗勇猛,还挺懂政治。他明白,清朝和太平天国打了这么多年仗,钱袋子早就空了,朝廷上下都盼着能从太平天国的金库里捞点宝贝,好解决缺钱的问题。要是自己没法找到太平天国藏着的金银财宝,那朝廷里那些眼红我立功的人和害怕曾家兄弟湘军的人,肯定会借机造谣,说我私吞了这些财宝,到时候我就是有再多张嘴,也怕解释不清了。在打下天京前,老练的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叮嘱他在城攻下的那天,头等大事就是查封太平天国的财宝库,把找到的财物都用作军费,免得被人抓住把柄。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那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

曾国荃带着湘军,想在天京城里找到隐藏的宝贝。他们把洪秀全住的天王府和其他可能藏宝贝的地方都找了个遍,可到头来啥也没找着。为了不让手下人偷偷拿走太平天国的财宝,曾国荃规定:“谁要是挖到贼窝里的金子,得赶紧上报官府,不然就得受罚。”可就算他这么说了,太平天国藏的财宝还是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曾国荃心里一直琢磨着:太平天国的那些钱财到底都跑哪儿去了?这事儿让他整天吃不香、睡不着。因此,在抓到太平天国晚期真正的头头——李秀成后,曾国荃不再装什么“文人将军”了,他对李秀成动用了狠招,拷打得非常严厉,甚至自己动手拿锥子刺李秀成的大腿,直到血流一地。他这么做可不是为了找战场上的老对手报仇,而是想逼李秀成说出天京里藏着的金子到底在哪儿。

让曾国荃没想到的是,虽然他哥哥曾国藩特地从安庆跑到南京来问李秀成,但李秀成一直咬定说,太平天国的钱库早就空了。南京城里藏着大堆财宝的说法,其实只是个瞎传的消息。

【四、】因为曾国荃迟迟没能找到太平天国藏起来的钱财,朝廷和民间就开始流传各种关于他的说法。其中,让曾国荃最为头疼的谣言是,说他把太平天国的金子银子都偷偷运回了湖南老家。

怕啥?还不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过“黑历史”。记得之前打下安庆城时,曾国荃就把陈玉成英王府的金银财宝全给霸占了,满满当当装上船,一股脑儿运回了湖南老家。那时候,这件事朝廷和民间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现在突然说天京里没有财宝,谁能保证你不是曾国荃,又想耍老把戏,暗地里把财宝搬回家了呢?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是找不着那些宝贝,关于它们的传言就传得越凶。那时候,就连北京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天京被围之后,李秀成身边的红人蒋某偷偷把“好几千箱金银财宝运出了天京”。天京被攻下后,这个蒋某就不见了踪影,那几千箱金银财宝也下落不明了。

曾国藩心里明白官场复杂危险,朝廷也特别害怕湘军的势力,始终提防着他们。弟弟打下天京后,立马就去寻宝,没去抓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还骗人说洪天贵福已经死了。结果洪天贵福逃出了天京,这下子,他手里握着的把柄又被朝廷给揪住了。现在太平天国国库的财物找不到,万一有人告状,说曾国荃私吞了这些钱,那他可就怎么也说不清了。不仅这些年的打仗努力都白费了,恐怕连兄弟们都会有生命危险。

深知做官门道的曾国藩,为了救下曾国荃的命,就说曾国荃生病了,向朝廷请求让他回家治病。同时,对于曾国荃带领的湘军,曾国藩也给朝廷上书,主动要求解散他们。这份奏章叫做《关于攻克金陵、消灭所有顽敌并活捉反贼头目李秀成、洪仁达的报告》,曾国藩在里面说,能够最终打下天京,全靠皇上和朝廷大官们指挥得好,他和他的兄弟们不过是按照上面的意思办事,有点小功劳罢了。

【五、】那么问题就来了,曾国荃带着湘军打下天京后,到底有没有“在里面捞到好几千万的财物”呢?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觉得太平天国的金银财宝就是被曾氏两兄弟偷偷藏起来了,但也有人说太平天国那时候的库房早就空了,曾国荃被说私吞财宝,不过是他的政敌们找茬罢了。在光绪年间,小说家李宝嘉是那些说曾国荃偷偷藏了太平天国大堆财宝的人里,讲得最绘声绘色的一个。

他在《南亭笔记》里写道:“曾忠襄打下金陵后,去搜寻残留的敌人,进了天王府。看到大殿上挂着四个圆灯,比五个大石葫芦还大。灯里头有像小孩胳膊那么粗的黑柱子撑着,外面还裹着红纱。旁边有个提督惊讶地说:‘这是元朝的宝贝啊!’原来这些灯是用风磨铜铸的,后来被忠襄得到了……听说忠襄从那儿得了好几千万的钱财。除了上交的一部分,剩下的都运回自己家了。”李宝嘉坚信曾国荃“捞了好几千万”,甚至里面有啥宝贝,他都描述得绘声绘色。他讲曾国荃在天王府得到了一串东珠,珠子大得像手指头,圆溜溜的像弹子,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宝贝......每次拿出来都闪闪发光,特别吸引人。还得到了一个翡翠西瓜,比斗笠还大,上面有条裂缝,黑斑点像瓜子,红颜色像瓜瓤,又亮又好看,简直没法比。

要搞明白曾国荃打下天京后是否真的“捞了几千万”,咱们得先搞清楚几件事:天京被攻陷时,城里到底有没有大堆的钱财和银子,再看看后来曾国荃手头上有多少钱。湘军打下天京后,大家心里都琢磨着,天京城里到底有没有藏着大批的金银财宝呢?根据被抓的太平天国一些高层领导的交代,刚打下天京那会儿,圣库里真的有1800多万两白银。但到了太平天国快不行的时候,圣库早就只是个空名头,里面啥都没有了。就连同治二年,李秀成带着大军去救苏州,圣库都拿不出军饷来了。天京被敌军包围那会儿,李秀成好几次都让文武百官把自个儿的钱拿出来当军费。要是圣库里有钱,他又何必让天国的官员们掏自己的腰包呢?说白了,就算天京被攻破时圣库里还有银子,太平军也不太可能把那些钱完好无损地留给曾国荃。天京被攻陷那会儿,挺多太平军还是冲了出去。他们在逃跑前,肯定会把能拿的金银财宝都带上,哪会傻乎乎地留在圣库里,让清军白白捡便宜。这很正常,毕竟人都是这样的,逃难时总得带点值钱的东西嘛。上面这些情况都说明,曾国荃可能被人冤枉了。虽然不能说他完全没捞到好处,但要说他“捞了几千万”,还瞒过了那么多手下,这种可能性真的太小了。

【六、】咱们换个角度再来瞅瞅。要是曾国荃真的捞到了几千万的银子,那他可就成了世上最有钱的人了,这些钱在他往后的日子里,肯定会露出些蛛丝马迹的。数千万两白银到底是多少呢?想想看,那时候清朝户部库里银子才二十多万两。就算回到太平天国起义之前的道光年间早期,户部库存的银子也就八百多万两。曾国荃说的这数千万两,那可是大清国库储备的几十倍啊。太平天国那么一闹腾,天京圣库里头还能剩下这么多银子吗?想来是不太可能的。咱们来想象一下,要是曾国荃真的捞到了这么多钱财,那他今后的日子肯定能过得非常“美滋滋”的吧!

不过,从后面的情况来看,曾国荃老给哥哥曾国藩写信,说自己穷得叮当响,这实在说不通。毕竟那时候曾国藩也在天京,曾国荃的一举一动,哪能瞒得过他呢!同治九年十一月,曾国荃给曾国藩写信抱怨道:“我历来不留多余的钱,但开销却越来越大,感觉钱快不够用了。”过了一个多月,他又给哥哥写信说:“应酬太多,打算明年春天先住在省城,这样能省下请客吃饭坐轿子的钱。”第二年三月的时候,他又跟曾国藩抱怨说:“我很少见客人,和人打交道不多,酒席宴会也基本不去。这样既省了精力,又能省下钱。”曾国荃在给家里的信里老说手头紧,要是装出来的,那他演技绝对能拿奥斯卡了。可他至于吗?都是自家人,谁还不了解谁啊?

有人反对说,咸丰九年时,曾国荃回老家盖了座叫“大夫第”的大房子,一共盖了8年。这座房子占地13万多平方米,特别大。要是曾国荃没钱,那他哪来的钱盖这么个大房子呢?曾家是个大地主,家里光是好田就有六千亩。要是手头紧,曾国藩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拉起一支队伍来。曾国荃当了六年湘军头头,每年俸禄有二万一千四百两银子,六年下来就是十多万两银子。而且啊,他打下安庆那会儿,还意外得了不少钱财(跟天京比起来,安庆那次他可真是赚翻了)。用这些钱来建个宅子,那简直是轻轻松松。因此,不能单凭一座宅院,就断定曾国荃在天京掠得了几千万的财产。

【结语:】曾国荃和他哥哥曾国藩不一样,曾国藩一辈子都清清白白,被人们称为封建时代的“半个圣人”。而他呢,之前在安庆有过贪污的事情,再加上他们兄弟俩都是手握大权的汉人,所以满清的统治者自然会怀疑他们。有说法称他们“拿到数千万资金”,这可能只是政敌为了扳倒曾家兄弟而放出的障眼法。这也是为什么曾国荃攻破天京后,没找到太平天国的宝藏,吓得直呼“我这次完了”的缘故。好在,曾国荃有个特别聪明的哥哥。经过曾国藩的一番运作,尽管曾国荃回家待了好几年,但他在1866年还是重新被启用,先后当过湖北、陕西、山西的巡抚。

当他担任山西巡抚时,他想尽各种办法,全力救助受灾百姓,老百姓对他非常感激,还特地建了个祠堂来纪念他。1890年,曾国荃在南京去世,清朝皇帝给他取了个叫“忠襄”的死后封号。“忠”就是说他不顾自身安危去侍奉皇上;“襄”就是说他在战场上立过功劳。这个封号挺贴切地概括了曾国荃一辈子的功劳。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