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那么防秋燥在饮食和作息上有什么讲究呢?今日处暑,作为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的逐渐结束和凉爽秋季的开始。在这个时节,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应当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健康。以下是“3要吃”和“4不准”的具体建议:
3要吃白色食物:如莲藕、山药、银耳、梨等,这些食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有助于保护肺脏,预防秋燥引起的疾病。
推荐山药玉米粒炒鸡丁
材料:
山药250克
玉米150克
鸡胸肉250克
豆瓣酱1茶匙、砂糖1茶匙、盐1茶匙
步骤:
鸡胸肉洗净,去皮切丁,加入少许食用油拌匀。
玉米洗净,掰出玉米粒;山药去皮切成小粒,并用少许清水泡浸以防变黑。
热锅下油,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鸡丁炒至变色,加入砂糖拌炒均匀。
加入豆瓣酱翻炒均匀,再加入山药丁和玉米粒继续翻炒。
加入少许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至收汁即可。
高钾食物:
钾元素对于调节人体代谢、缓解疲劳具有重要作用。在处暑时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蘑菇等,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推荐蒜蓉蒸金针菇
材料:
金针菇半斤
大蒜1头
香菜1棵
油盐适量
红辣椒3-4个
蒸鱼豉油2-3汤匙
蚝油1汤匙
鸡精1茶匙
步骤:
大蒜切末,用油炒香至微黄,制成蒜蓉汁。
金针菇转圈摆在盘内,浇上蒜蓉汁。
蒸锅加水烧开,将金针菇隔水蒸5分钟左右至变软。
撒上红辣椒圈和香菜段,淋入蒸鱼豉油,再淋上热油即可。
适量温补的食物:
虽然处暑时节应以清补为主,但适量食用一些温补食物也是有益的。如羊肉、桂圆、红枣等,这些食物具有温补气血、增强体质的功效,但需注意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加重秋燥。
推荐一款羊肉的做法,那就不得不提经典的红烧羊肉了。红烧羊肉不仅色泽红亮,而且肉质鲜嫩,口感鲜美,深受大家喜爱。以下是红烧羊肉的详细做法:
材料准备
羊肉:适量(建议选用带皮的羊腿肉或羊腩肉,口感更佳)
葱:适量,切段
姜:适量,切片
八角:几个
桂皮:一小块
香叶:几片
老抽:适量,用于上色
生抽:适量,增加鲜味
料酒:适量,去腥增香
冰糖:几颗,用于炒糖色
盐:适量
清水:适量
制作步骤
羊肉处理:将羊肉切成大小适中的块,放入清水中浸泡出血水,然后捞出沥干水分。
焯水去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放入羊肉块,加入几片姜和少许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捞出羊肉块用清水冲洗干净。
炒糖色:锅中加入少量油,放入冰糖,小火慢慢炒至冰糖融化并呈现焦糖色。注意火候,避免炒焦。
红烧羊肉:将焯水后的羊肉块放入锅中,翻炒均匀,使羊肉块裹上糖色。然后加入葱段、姜片、八角、桂皮、香叶等调料,继续翻炒均匀。
加水炖煮:倒入适量的清水,水量要没过羊肉块。加入老抽、生抽、料酒等调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炖煮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量,避免烧干。
收汁调味:待羊肉炖煮至肉质酥烂、汤汁浓稠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然后大火收汁,使汤汁更加浓郁。
出锅装盘:将红烧羊肉盛出装盘,撒上葱花或香菜作为点缀即可。
小贴士
羊肉在焯水时要冷水下锅,这样能够更好地去除血水和腥味。
炒糖色时要小火慢炒,避免炒焦影响口感和色泽。
红烧羊肉的炖煮时间要根据羊肉的质地和口感来调整,一般需要炖煮1-2小时。
红烧羊肉的汤汁浓郁,可以搭配米饭或面条一起食用,味道更佳。
以上就是红烧羊肉的详细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不准不准暴饮暴食:
处暑时节人的胃口普遍较好,但切忌暴饮暴食。过量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应保持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各类食物。
不准贪凉:
处暑后虽然天气逐渐凉爽,但仍需注意避免贪凉。过度食用冷饮、吹空调等行为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应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适量饮用温开水。
不准熬夜:
处暑时节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会耗损人体阳气和阴液,导致免疫力下降、精神不振等问题。应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确保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不准剧烈运动:
秋季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运动,以免消耗过多阳气和体力。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松愉悦的运动方式。
总之,在处暑时节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滋阴润燥、适量温补为主,避免暴饮暴食、贪凉、熬夜和剧烈运动等不良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