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如今是河北省的省会,妥妥的大城市,国际庄。可如果往前倒推120来年,回到20世纪初,石家庄是一个只有93户人家,人口加起来只有578人的偏僻小村庄。为啥一个如此小的村庄,能够快速的崛起,在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悠久的河北,脱颖而出成为河北省会的呢?
京汉铁路的修建,是石家庄这个小村庄开启逆袭之旅的第一步。不过,卢汉铁路修建的时候,石家庄村虽然出地盘修建了火车站,但因为石家庄这个村庄太小、太偏僻,最后连在自己地盘上建的火车站的名字都不叫石家庄站。
当今南北交通最重要的一条铁路主干线——京广铁路,在晚清修建的时候受技术上难以跨越长江的限制,是分为两段来建设完成的。长江以南的那段从广州到汉口,被称为粤汉铁路。长江以北的那段,先是从汉口到卢沟桥,被称作卢汉铁路,后改为汉口到北京,改称为京汉铁路。

图1.京汉铁路规划图
京汉铁路是大清决定修建铁路之后,被最早提上日程要建设的主干线,提出修建的时间是在1889年,是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的。但当时的大清朝廷认为,铁路如果修到了北京城下,那洋人就有可能直接运兵到北京城边,直接威胁大清中央朝廷,很不安全。作为折中,张之洞提出了将铁路北端的终点定在卢沟桥的建议。

图2.1907年北方铁路线路图
但修建卢汉铁路的建议从1889年提出,一直到1895年大清在甲午战争中因没铁路线等现代交通支持,布防运兵不力。没修铁路,成为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大清朝廷痛定思痛,1895年12月6日,终于下定决心,正式开始启动修建卢汉铁路。1897年4月,卢汉铁路启动测量工作;1898年,大清政府与比利时财团达成铁路建设借款协议之后,卢汉铁路动工建设;1902年,卢汉铁路改称京汉铁路;1906年4月,京汉铁路全线竣工通车。

图3.石家庄老站
由于京汉铁路是分段开通运营的。石家庄通火车的时间比京汉铁路全线通车的1906年要早不少。1903年8月,京汉铁路正定府至顺德府段正式通车。京汉铁路正定府至顺德府段通车的时候,经过了石家庄村,并在石家庄村设立了一个火车站。但由于当时的石家庄村,名气很小,京汉铁路这个火车站的站名就用了石家庄之外七里,与石家庄村同属于获鹿县的,七大名镇之一的振头镇的名字。石家庄村东的这个京汉铁路线上的火车站,一直使用“振头站”这个名字到1918年。直到1918年,京汉铁路上的这个“振头站”才把名字改成“石家庄站”。

图4.正太铁路石家庄站
《火车拉来的城市》系列,这一期关于石家庄历史的介绍就到这里,这是石家庄城市系列六期中的第二期,我们下一期介绍正太铁路修建过程中为节省费用的两次改道是怎么无意中成就了石家庄的。
历史深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进程中,以现代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事与人,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