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汽车行业的价格战烽烟再起,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企纷纷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激烈程度远超以往。不再是单纯的降价,而是花样百出的“组合拳”,令人眼花缭乱。
这场价格战的导火索,竟是此前在价格战中相对低调的蔚来。大年初四,蔚来便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购车可享5年零息贷款,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粗略估算,这项优惠至少能为消费者节省3万元。此外,蔚来还加码赠送换电券、装修金以及NOP+五年使用权等,价值近2万元。
其他新能源车企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战局。小鹏更是“剑走偏锋”,直接祭出“0首付、0利息、0手续费”的“三零政策”,打破了汽车行业数十年来的惯例,由厂家直接贴息卖车,其中小鹏X9最高贴息达5.7万元。配合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如此大手笔的优惠,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1月份小鹏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同比增长268%,仅次于比亚迪,这或许就是价格战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然,其他车企也并非按兵不动。智己L6降价3万,零跑提供最高1.5万元优惠,都展现出积极应战的姿态。特斯拉也加入了这场混战,不仅推出5年零息贷款,还提供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Model 3后驱版最终价格仅需20.95万元,直降近5万元。
面对新能源车企的猛烈攻势,传统燃油车企也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广汽丰田推出“一口价”政策,旗下两款SUV锋兰达和威兰达最高降价4.4万元,同时提供零首付、零利息等优惠,更史无前例地推出三大核心部件终身质保,这在燃油车行业尚属首次。
今年的价格战,打法已然升级。不再是简单的价格跳水,而是更加精细化的“组合拳”。零息贷款、零手续费、赠送保养券、流量、OTA升级等,这些看似“赠送”的福利,实际上是将成本转嫁给了汽车金融公司,同时也能锁定车主后期消费,可谓一举两得。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几乎每年都会上演至少两轮。据乘联会统计,2024年全年有227款车型降价,新能源车型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达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为6.8%。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并非源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或成本的降低,而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单车利润持续下滑。2023年,整个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为6.5%,而2024年前10个月已跌至4.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行业利润下滑8%。为了应对价格战,车企不得不将部分成本压力转嫁给供应链,通过压低价格和延长账期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压力,部分车企的账期甚至超过了200天。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警示,价格战杀伤力巨大,后遗症将持续数年。工信部也公开表示要坚决抵制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
短期来看,价格战确实让消费者受益,但长期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却并非利好。对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车企而言,利润率的持续下滑将直接影响研发投入,后续发展难以为继。为了控制成本,车企甚至可能在安全质量方面偷工减料,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2024年的价格战中,已有部分车企步履维艰,甚至黯然离场。2025年的价格战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又将有多少车企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倒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