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帝国惊心动魄,评价众说纷纭。本文从国家核心问题之一的帝位继承,看元朝治理情况。鉴古知今,亦有裨益也。
详解蒙元帝位之传接
说明
在中华大一统王朝中,相对于汉唐宋明清诸朝,蒙元是一个宽泛和变动较大的概念。蒙古帝国,又称蒙古汗国,广义上包括元朝和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时间范围为13至16世纪间,即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到元朝、四大汗国相继亡国。狭义上指作为统一体存在的蒙古帝国,即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至1260年忽必烈夺得帝位。
元朝是大蒙古汗国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朝代之一,时间为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至1368年明朝建立。
北元是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元廷退居漠北,历史上对其政权的习惯称呼,明朝亦称之为“北虏”或“鞑靼”。时间为1368年元惠宗(明朝称之为元顺帝)出逃至1635年为后金所灭。
据此,蒙古帝国可分为三个时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异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在历史长河中的功过,众说纷纭,《易中天中华史》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铁血蒙元”;钱穆《国史大纲》则持批判态度,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则直斥其“始终并没懂得中国政治”乃至于“始终并没懂得政治”。
帝位继承,一向是国家的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元朝帝位传接情况,从中看元朝的治理情况。
诸帝包括蒙古汗国、元朝在中原时期,不包括北元。盖狭义的蒙古帝国与元朝对中原文明影响大,而北元时期,影响中国的已是大明王朝。
实际上蒙古政权的传递、帝位名号、实际掌权者,过程复杂。例如有帝号无帝位者(例如元顺宗答剌麻八剌、元显宗甘麻剌都是被追封为帝)、无帝号有帝位者(例如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都是没有庙号)、无帝号而有帝位之实者(例如托雷监国、乃马真后脱列哥那依俗称制摄政),本文一并酌情列入。
关于帝位传递,蒙古有两个特殊的规则需要重点提及:
一是忽里台大会。这是大蒙古国和元朝的诸王大会、大朝会,蒙古语“聚会”、“会议”的意思。最初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事。帝位候选人需经过忽里台大会确认才是合法的。
二是皇后摄政制。根据蒙古传统,大汗去世后,由皇后摄政并主持召开选立新汗的忽里台。
虽有此规定,但从成吉思汗被公推为蒙古大汗后,其最高权力的传接就一直动荡不安。
蒙元帝位世系图
帝位传接多坎坷
一、元太祖铁木真(1206-1227年在位)
也速该之子,蒙古帝国的开创者。
铁木真的成长充满坎坷。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抢了蔑儿乞人首领的妻子,生下铁木真,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被世仇塔塔尔人谋杀,部众四散,其母悲痛欲绝地说“我们现在除了影子没有朋友”。铁木真还杀死过同父异母弟,杀安答(结拜兄弟)札木合、与义父王罕反目成仇。其新婚妻子被蔑儿乞人抢走,遭受侮辱虐待,甚至被分配给了仇人的兄弟为妻,夺回之时已是怀六甲,所生之子名为“术赤”,在蒙古语中是“客人”的意思。
铁木真有八个儿子,正室所生四人为: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并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帝国。
伴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历史上就对其争论不已,对其创始人尤其如此。法国历史学家朱微尔认为“他是树立了和平”、1935年北京蒙藏学校教务长吴英荃强调“他不但不是破坏世界文明的侵略者,而且是一位促进世界文明者”;美国名将麦克阿瑟说“他毁灭一切,残酷无情,野蛮凶猛,摧毁整个文明”;苏联时期控制之下的蒙古则明令“只有明确地咒骂铁木真及其继承人的侵略,揭露蒙古统治阶级对中亚、伊朗及东欧各国的‘毁灭与破坏’的作品才是好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从哲学的高度论述说:“他们从高原横冲到低谷,摧毁了当前的一切,又象一道爆发的山洪那样退得无影无踪”。历史上对铁木真评价最为得当的,当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沁园春·雪》所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当然,最经典、最有说服力的恐怕莫过于当事人自己的说法:成吉思汗西征归来,在途中教育后代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着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蒙古人宣称“要把青天覆盖之地,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
这就是一代天骄为蒙古人设定的人生理想、为蒙古汗国奠定的立国之本。
元睿宗拖雷(1227-1229年监国)
成吉思汗第四子,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伊儿汗国建立者旭烈兀、阿里不哥之父。睿宗为追封。
成吉思汗在位时,次子察合台就指责长子术赤非成吉思汗亲生之子,反对其作为继承人,最后是立三子窝阔台。成吉思汗去世后,诸子争位,朝中无主。蒙古习俗为“幼子守灶”,作为“幼子继承制”掌握着成吉思汗大部分军队和财产的幼子托雷监国,其对立窝阔台为汗也不满,拖了两年才召集忽里台,推选新大汗的大会争议了一个多月,有恪守旧制者反对成吉思汗遗命,主张立幼子拖雷。此时术赤已死,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形成察合台、窝阔台和术赤、托雷两个阵营,因此蒙古的宗王纷争,早在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时期就开始了。
窝阔台登基后,拖雷离奇去世。关于其死因,有毒杀、代死、病故诸说。《蒙古秘史》、《史集》均记载拖雷替窝阔台饮“萨满之水”后不久死亡,为“代死”之说;《元史·睿宗传》记载:“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衅涤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死”,则是“代死”之说和“病故”之说并存,后人多疑为死于权力之争。
二、元太宗窝阔台(1229-1241年在位)
成吉思汗第三子。
铁木真长子术赤与次子察合台争夺帝位,三子窝阔台继位,西征中亚、欧洲,东侵高丽,南下灭金、攻宋。
窝阔台性格复杂,既有宽宏之量,又嗜酒好杀;既能任用贤相耶律楚材,又信任聚敛之臣奥都拉合蛮而不悟其奸。亦有托雷为其所毒杀之说法。
柯劭忞《新元史》载窝阔台评价自己即位后有四功、四过:“灭金,立站赤,设诸路探马赤,无水处使百姓凿井,朕之四功;饮酒,括叔父斡赤斤部女子,筑围墙妨兄弟之射猎,以私撼杀功臣朵豁勒,朕之四过也。”
乃马真皇后脱列哥那(1241-1246年临朝称制)
窝阔台共有七个子:贵由、阔端、阔出、哈剌察儿、合失、合丹、灭里。前五子生母皆为脱列哥那。脱列哥那初嫁篾儿乞人忽秃,兵败被俘,铁木真赏给窝阔台做第六妻。窝阔台的太子阔出早逝,遂以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
但脱列哥那违背窝阔台遗愿,改立贵由为汗。宗室尊长拔都不予支持、左翼宗王之首铁木哥斡赤斤欲武力夺取汗位、忽里台大会上阔端也参与争位,宫廷动荡,帝国到了崩溃的边缘。
贵由登基后,脱列哥那握权不放,贵由汗极为不满,母子失和。贵由诛杀乃马真皇后宠臣法蒂玛、奥都剌合蛮,失去权力的脱列哥那不久后死去。
三、元定宗贵由(1246-1248年在位)
窝阔台长子。
母亲脱列哥那违背窝阔台的遗愿,废黜孙子失烈门,改立儿子贵由为汗。
脱列哥那操控朝政,母子失和,贵由诛杀母后宠臣,夺回权力。
贵由本无才略,在位赏赐无节,朝廷府库为之空虚。且自幼多疾,登基后如其父窝阔台晚年一般,沉迷酒色,在位两年即去世,其死因一说为西征途中,被拔都派人所杀。
海迷失皇后海迷失(1248年-1251年临朝称制)
贵由死后,遵太宗窝阔台遗命力主失烈万(窝阔台之孙,阔出之子)继承汗位,遭术赤系、拖雷系诸王反对。
称制摄政三年,嗜信巫术,政纲紊弛。因反对蒙哥为汗,与失烈万之母皆被投河处死。
四、元宪宗蒙哥(1251-1259年在位)
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蒙哥、忽必烈之弟、忽必烈之兄。
杀定宗皇后海迷失继位。
贵由登基之时,参加忽里台的全体宗王和大臣们等都曾发誓效忠窝阔台家族:“只要你的家族中还留下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牛狗都不会吃的一块肉,我们都不会把汗位给别人。”贵由一死,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这是第一次公开的宗王之争,造成了皇族内部的分裂,也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分裂埋下伏笔。
金元时期大儒郝经在给忽必烈的上书《立政议》中对蒙哥评价说:“先皇帝初践宝位,皆以为致治之主,不世出也。既而下令鸠括符玺,督察邮传,遣使四出,究核徭赋,以来民瘼,污吏滥官,黜责殆遍,其愿治之心亦切也。惜其授任皆前日害民之尤者,旧弊未去,新弊复生,其为烦扰,又益剧甚,而致治之几又失也。”
《新元史》评价说:“宪宗聪明果毅,内修政事,外辟土地,亲总六师,壁于坚城之下,虽天未厌宋,赍志而殂,抑亦不世之英主矣。然帝天资凉薄,猜嫌骨肉,失烈门诸王既宥之而复诛之。拉施特有言:蒙古之内乱,自此而萌,隳成吉思汗睦族田本这训。呜呼,知言哉!”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1259年-1260年)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各开忽里台大会,进行了四年争夺汗位战争,阿里不哥战败归降。忽必烈鞫其诸将,诛孛鲁欢、忽察、秃满、阿里察、脱忽思等凡十人。
五、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1294年)在位
铁木真之孙、拖雷第四子、蒙哥之弟。
打败阿里不哥夺得帝位。
建立元朝,灭宋统一中国。
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评价道:“世祖至元十七年混一天下,十九年而戮阿合马尸,二十二年而诛卢世荣,二十八年而诛桑哥,三凶速殄,中外鼓舞,朝廷神武,赫焉可观。然究其始用,莫非以利动也。以创业之君,经营夷夏,有贼在侧,久而不察,彼日而微,何汶汶也!凡至元一统之年,皆小人聚敛之日,古来人君好利,未有过于元世祖者也。”
六、元成宗铁穆耳(1294-1307年在位)
祖孙之间的传位。
忽必烈之孙,太子真金第三子。
忽必烈太子真金早逝,由真金之子铁穆耳即帝位。
整顿军政,对外缓和,可称守成。但对勋贵赏赐无节、机构臃肿,导致国库空虚。晚年病重,朝政由皇后卜鲁罕、权臣哈剌哈孙控制,政治黑暗。
宋濂等《元史》评价道:“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壸,外则委于宰臣;然其不致于废坠者,则以去世祖为未远,成宪具在故也。”
柯劭忞《新元史》评价道:“成宗席前人之业,因其成法而损益之,析薪克荷,帝无使焉。晚年寝疾,不早决计计传位武宗,使易世之后,亲贵相夷,祸延母后。悲夫!以天子之尊,而不能保其妃匹,岂非后世之殷鉴哉。”
七、元武宗海山(1307-1311年在位)
侄子通过武力夺位。
忽必烈曾孙、真金之孙、元顺宗答剌麻八剌长子,元成宗铁穆耳之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兄。
元成宗铁穆耳所立太子德寿早逝,无嗣。摄政皇后卜鲁罕拥立忽必烈孙辈中年龄最大的安西王阿难答。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对卜鲁罕控制朝政不满,拥立怀宁王答剌麻八剌的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为帝。
在哈剌哈孙的操作下,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宫廷政变后,朝臣鼓动其自行登基,并暗示海山放弃皇位。在和林的海山认为自己位次居长、有功朝廷,神器当归,愤而分兵三路围攻大都。在军事威慑下,群臣被迫改变态度,海山登基后处死卜鲁罕和阿难答,封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日后按照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方式继承皇位。
何乔新《何文肃公文集》评价道:“史臣之赞武宗,谓其慨然欲创制改法而有为,斯言过矣。元之诸帝,安于旧俗,而不遵中华之法,非一日也。虽以世祖之英武,仁宗之恭俭,无能改于其俗,况于武宗视二君尤劣者乎!武宗在位四年,无一善可称者。沙的伶人也,以为平章;李邦宁阉竖也,以为司徒;教瓦班番僧也,以为学士承旨。它如进鹰坊之秩为二品,畀西域贾人以虎符,所溺者酒色,所好者游畋,斯岂有为之君哉!其所创改者,不过置尚书省、行至大银钞二事而已,是皆毒民之法,岂为治之先务耶?”
八、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年)在位
忽必烈曾孙、真金之孙、铁穆耳之侄、海山之弟。
与丞相哈剌哈孙合谋政变,拥立长兄海山为帝,被封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海山死后继承帝位,但违背约定,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令武宗子和世㻋出居云南,和世㻋与其父旧臣起兵,亡走察合台汗国。
仁宗在位十年,戒游畋,慎征伐,尊贤士,待亲旧以礼。通儒术,兼晓释典,每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大。”但失之在三:一是不能制止母后答己干政,致使政局混乱。二是不能按照约定传位于武宗之子,致使“英宗被弑,而国乱者数世”(魏源《元史新编》)。三是如其先人,“惟饮酒无度,或其短祚之由欤”(屠寄《蒙兀儿史记》)。
柯劭忞《新元史》评价道:“仁宗孝慈恭俭,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侍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亲老,时加恩赍。有司奏大辟,辄恻怛移时。崇尚儒学,兴科举之法,得士为多,可谓元之令主矣。然受制母后,嬖幸之臣见权用事,虽稔知其恶,犹曲贷之。常问右丞相阿散曰:‘卿日行何事。’对曰:‘臣等奉行诏旨而已。’帝曰:‘祖宗遣训,朝廷大法,卿辈犹不遵守,况朕之诏旨乎。’其切责宰相如此。有君而无臣,惜哉!”
九、元英宗硕德八剌(1320年-1323年)在位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子。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兄长元武宗海山约定叔侄相传,死后皇位传给海山之子。但爱育黎拔力八达违背约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
英宗十七岁登基,任用二十二岁的拜住为相,颇思大有作为,史称“至治新政”。然少年继位,根基不牢,改革触动权贵利益,加上执法严明则,奸党惧诛,遂于“南坡之变”被叛贼所弑。
屠寄《蒙兀儿史记》云:“汗性刚明,励精图治,承延祐宽政之后,思济之以猛,御下甚严,在谅闇中。每戒群臣曰:‘卿等居高位,食厚禄,当勉力图报。苟或贫乏,朕不惜赐汝;若为不法,则必刑无赦。’八思吉思下狱时,汗谓左右曰:‘法者,祖宗之制,非朕所得私。八思吉思虽事朕日久,今既有罪,当论如法。’其明决如此。然过信喇嘛,大起山寺,不受忠谏,饮酒逾量,有时至失常度云。”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元世祖太子真金之嫡孙,晋王甘麻剌长子
袭封晋王,镇守漠北。英宗被弑后,被诸王迎立为帝,迅速将弑君的也先铁木儿、铁失等逆党全部诛杀,一说此举为杀人灭口。在位期间天灾人祸不断,元朝进入多事之秋。
泰定帝死后大都发生政变,燕帖木儿奉元武宗之子怀王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泰定朝的权相倒剌沙则在上都拥立皇太子阿速吉八即位,是为元天顺帝。 随后双方爆发了内战,元文宗一方取得胜利,天顺帝与倒剌沙皆被杀,泰定帝的后妃也被送给燕帖木儿为妻妾。
文宗视泰定帝、天顺帝父子继位为非法,因此都没有庙号。
泰定帝来自边鄙,旧有的执政班子都没有文化。在位期间,宽容以维稳,遵祖规以守成,尊儒更崇佛,任用旧人而不分善恶。
明朝人何乔新《何文肃公文集》评价道:“泰定自藩邸入纂大统,嗣位之初首开经筵,……斯亦可谓贤矣。使是君也,果能始终此心,始终此学,则其所就,岂不为一代贤主哉?奈何崇儒不如崇帝师之隆,信道不如信梵呗之笃,故终不足以成其德而推诸治也,可胜叹哉!”
十一、天顺帝阿剌吉八(1328年在位)
父子相继的传位。
泰定帝长子。
泰定帝去世后,燕帖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迎立图帖睦尔先行称帝,丞相倒剌沙随后在上都拥立九岁的皇太子阿速吉八即位,爆发“两都之战”,天顺帝战败被杀,在位仅42天,无庙号。
十二、元文宗图帖睦尔(1328年-1329年在位),复位后1329年-1332年在位
武宗次子,明宗和世㻋之弟。
泰定帝死,燕铁木儿杀害继位的阿剌吉八,立武宗次子图帖睦尔为帝,并假意迎接继承顺位在前的和世㻋为帝,将其毒死后,复位于上都。初期有意于治理,但燕铁木儿恃功揽权,吏治败坏,财政恶化,内外矛盾尖锐。
柯劭忞《新元史》评价道:“燕铁木儿挟震主之威,专权用事。文宗垂拱于上,无所可否,日与文字之士从容翰墨而已……君子以是知元祚之衰也。”
十三、元明宗和世㻋(1329年)在位
武宗长子,文宗图帖睦尔之兄。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与武宗海山有约,当立和世㻋为储。但仁宗违约传位己子。和世㻋起兵,亡走察合台汗国。泰定帝死后,其弟图帖睦尔抢先继位,假意让位和世㻋,在和林即位,返京途中被杀,图帖睦尔复位。
文宗复位后,其皇后卜答失里烧死明宗皇后八不沙。
清朝史学家曾廉《元书》评价道:“论曰:昔曹子臧、吴季札,贤者也,其君国子民也,宜哉。然而义不受者,非独远情,亦知负飞及光之不厌,其欲将无以善其后也。闇哉明宗,焉有人披衮执玉、穆穆然位乎天位而肯北面俯首为人臣者乎?呜呼!此唐明皇不敢以望肃宗,父子且然,况兄弟哉!文宗盖惧北陲复有海都、笃哇之流,托名拥戴,其言也顺而为患也,深抑亦私心,窃望周王之效法晋邸也。己则非夷,而以齐期人,不亦难乎?悠悠南行,甘咽其饵,悲夫!”
十四、元宁宗懿璘质班(1332年)在位
元明宗次子。
文宗悔杀明宗,决意传位明宗之子。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七岁的懿瞵质班即帝位,在位五十余日即病死。
卜答失里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十五、元惠宗妥懽帖睦尔(1333年-1368年)在位,元顺帝
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
宁宗死后,由文宗皇后卜答失里迎立。隐忍多年后,赐死卜答失里、清除燕帖木儿派系、黜死伯颜而亲政,但状态极不稳定,虽屡思有所作为,但或为太后所制形同傀儡、或任用权奸大权旁落、或沉迷酒色不能自拔,加上内忧外患,终为亡国之君。
历史学家邱树森《论妥欢帖睦尔》评价道:“妥欢帖睦尔登上皇帝宝座,从他自己掌权开始,近三十年政治生涯中,似乎判若两人:第一个妥欢帖睦尔是与脱脱组合在一起的,给历史上留下了一度是有生气的、立志革除弊政的、有作为的年轻皇帝的形象,另一个妥欢帖睦尔是与哈麻、搠思监组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荒淫无度、昏庸无能、制造内乱的昏君。”
《元史·卷四十七》载:“大明皇帝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因此元惠宗也叫做元顺帝。
顺帝去世后,长子妥懽帖睦尔继位,是为元惠宗,大元成为北元。惠宗去世后,由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昭宗,之后不再立年号。昭宗去世,由脱古思帖木儿继位。《明史》载:“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拏,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蒙元王室仍然是互相攻杀不止。
蒙元疆域略图
天下纷乱不得休
梳理蒙元诸帝传接,可谓一部血腥史。
元太祖铁木真去世,诸子争位,幼子拖雷监国,长子术赤与次子察合台尤其不和,最后由三子窝阔台继位,毒杀实力最强、威胁最大的拖雷。
太宗窝阔台去世后,皇后脱列哥那临朝称制。违背窝阔台遗愿,废黜(皇太孙)失烈门,改立自己的儿子贵由为汗,引起宗室纷争,几至兵戎相见。脱列哥那把持朝政,导致母子失和。贵由诛杀脱列哥那宠臣,夺回权力,失势的脱列哥那不久后死去。
定宗贵由去世后,皇后海迷失临朝称制,蒙哥继位后,被处死。
蒙哥继位,诛杀争位的失烈门和诸王。汗位继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宗王之争造成皇族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分裂埋下伏笔。
宪宗蒙哥去世后,拖雷之子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各开忽里台大会,爆发战争。
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继位,诛杀阿里不哥一众部将。
世祖忽必烈去世后由早逝的太子真金之子铁穆耳即帝位,这是一次罕见的和平交接。
成宗铁穆耳去世后,皇后卜鲁罕拥立阿难答。铁穆耳之侄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试图称帝,其兄海山怒而围攻大都,夺得帝位。海山登基后处死卜鲁罕和阿难答,以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
武宗海山去世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违背与海山叔侄相传的约定,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海山之子和世㻋起兵,亡走察合台汗国。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后,硕德八剌继位,两年后被叛贼所弑。
英宗硕德八剌去世后,真金之孙、晋王甘麻剌长子也孙铁木儿被诸王迎立为帝,诛杀弑君逆党。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去世后发生政变,燕帖木儿奉元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即位,倒剌沙拥立皇太子阿速吉八即位,双方爆发内战,图帖睦尔取胜,天顺帝阿速吉八与倒剌沙皆被杀。图帖睦尔视泰定帝、天顺帝父子继位为非法,因此都没有庙号。
图帖睦尔为帝后,假意让位给继承顺位在前的兄长和世㻋为帝,是为明宗,在将明宗毒死后复位。
文宗图帖睦尔悔杀明宗,决意传位明宗之子。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奉遗诏拥立年仅七岁的懿瞵质班即帝位,在位五十余日即病死。卜答失里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宁宗懿瞵质班去世后,卜答失里迎立宁宗长兄妥懽帖睦尔。继位后赐死卜答失里、清除燕帖木儿派系、黜死伯颜而亲政。
元惠宗妥欢帖睦尔被明太祖推翻,死于漠北。
蒙元实际统治者世系图
综合看,元世祖至元成宗是祖孙之间的传位,元成宗至元武宗是侄子武力夺位,元武宗至元仁宗是兄终弟及的传位,元仁宗至元英宗是父死子继的传位,元英宗至泰定帝是弑君上位,元文宗至元明宗至元文宗是禅位与弑君,元文宗至元宁宗是叔侄相传,元宁宗至元顺帝是弟终兄及。
可见,元朝帝位传接情况非常复杂,有父死子继、祖死孙继、兄终弟及、弟终兄及、叔死侄继、侄死叔继、兄弟禅位等诸多类型,还包括了幼子监国、母后临朝等情况,甚至弑君者亦得上位,似乎并无一定之规。
实际上终元之世,汗位的争夺和皇室的内讧从未停止过,在十五帝的传接中,和平的方式寥寥无几,善终的帝后也是屈指可数。尤其是自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后,扣除世祖、顺帝外,中间的三十九年,居然换了九个皇帝!
皇位继承制是帝国的核心问题,关乎政权稳定和天下安危,元代帝位的继承如此混乱,原因何在?
一是受限于本身的发展程度
蒙元之兴,本起于草原游牧部落,受此传统习俗影响,一直没能建立完善的继承人制度。勋贵监国、母后摄政,甚而长期汗位空缺,都是可以接受的。加上各宗王亦乐得自己关起门来称孤道寡,何必头上顶着一个无所不在的大汗?
二是受制于相互矛盾的政策
成吉思汗临死前,把他的儿子叫到身边,要求他们立誓蒙古只能有一个大汗,所有人都要效忠大汗,如果大汗死了,所有蒙古人都要汇集到蒙古本部召开忽里台台,共同推举一位新的大汗——此为忽里台推选法,此后历次大汗即位,不管用什么方式,即便是先朝大汗生前指定,形式上总要召开忽里台,由宗亲、贵戚和勋臣推举,才能即汗位。
蒙元有“少子守灶”的传统,即父亲的主要财产由幼子继承,例如成吉思汗的核心统治区和大部分精锐军队,都是由拖雷继承,这也导致了窝阔台出征一定要争取把拖雷带在身边,否则无法指挥蒙古大军,也导致了传闻中的太宗毒杀拖雷之说。
蒙元入主中原后,又受到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
而这些继承制度是相互矛盾的,是导致元政权在帝位传接问题上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
三是受害于统治集团的缺陷
蒙古汗国虽然武功赫赫,但面对的社会治理压力是很大的,作为游牧民族,其崛起和发展一直伴随着掠夺、征服和来自内外的激烈反抗。严酷的战争环境和错综复杂的环境,要求领导者必须是有能力、有威望的强者,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但蒙古诸帝大多不识文字,进入元朝后也没有多少好转。按照按元朝的规定,登基诏书先由文臣以汉语文言文拟写,再翻译为蒙古文颁行天下。但也孙铁木儿的登基诏书却纯用白话文,而且是由蒙古文直接“硬译”的汉字俗语,可见他即位时身边并没有具有汉文化之人。
《元史》所载,其诏书为:
薛禅皇帝可怜见嫡孙、裕宗皇帝长子、我仁慈甘麻剌爷爷根底,封授晋王,统领成吉思皇帝四个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都付来。依著薛禅皇帝圣旨,小心谨慎,但凡军马人民的不拣甚麽勾当里,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在后,完泽笃皇帝教我继承位次,大斡耳朵里委付了来。已委付了的大营盘看守著,扶立了两个哥哥曲律皇帝、普颜笃皇帝,侄硕德八剌皇帝。我累朝皇帝根底,不谋异心,不图位次,依本分与国家出气力行来;诸王哥哥兄弟每,众百姓每,也都理会的也者。今我的侄皇帝生天了也麽道,迤南诸王大臣、军士的诸王驸马臣僚、达达百姓每,众人商量著:大位次不宜久虚,惟我是薛禅皇帝嫡派,裕宗皇帝长孙,大位次里合坐地的体例有,其馀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这般,晏驾其间,比及整治以来,人心难测,宜安抚百姓,使天下人心得宁,早就这里即位提说上头,从著众人的心,九月初四日,于成吉思皇帝的大斡耳朵里,大位次里坐了也。交众百姓每心安的上头,赦书行有。
一个连文字都不认识的集团,何来学习先进的文化之说。况且其本身也没有学习先进文化的想法。前有金朝、后有清朝,虽同是异族,统治者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蒙元直是以杀汉人为荣,以排斥、压制汉人为要。前有元太祖近臣别迭要杀光汉人、推平城乡作为牧地的野蛮,后有顺帝权臣伯颜要杀尽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残暴。
因此元朝帝位传接,要比历史上的众多朝代,显得混乱、曲折、血腥得多。
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勒斯之死》
儒家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内容到进阶,可以说是天下同行之理,拟之于蒙元,可知其事。
于修身,不识字已是不足,思想意识则原始,窝阔台认为:“这人世一半是为了享乐,一半是为了英名。当你放松时,你自己的束缚就放松,而当你约束时,你自己就受到束缚。”方之于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怕是有差距。
于齐家,元昭宗为太子时曰:“李先生教我儒书多年,我不省书中所言何事?西番僧教我佛法,我一夕便晓。”所谓西番僧“佛法”者,乃“大喜乐”男女双修法,所谓“我一夕便晓”者,乃“男女裸居,君臣共被”、“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家门如此,国运何赖。
于治国,平时包税制,把国家税收交给商人承包,任其搜刮,坐享其成;战时就直接抢,不管是谁、不拘多少。平时和战时,也没有什么界限。如此行径,官匪何异。
于天下,铁木真极言“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把敌人斩尽杀绝,骑他们的马,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当着他们的面,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看着她们的丈夫、父亲、兄弟和孩子痛哭流泪。当着流泪女人的面,屠杀她们的丈夫、父亲、兄弟和孩子,欣赏她们加倍的痛苦。剖开他们的腹部,看能否取出吞下的财宝”,于是更加无从谈起。
蒙古人认为地平线所及,皆为其地,观其鼎盛之时,是最有可能达到“平天下”的王朝,惜乎其于修齐治平,未得其道也。
实际上,蒙古汗国不仅帝位攘夺不止,诸侯之间、君臣之间、姻亲之间,也是矛盾不断。回到草原之后,连续五任帝王皆被弑,不复知帝号,也回到了原始游牧部落时代。
史家曰:唯利是图、唯力是视,以夺人为生、以杀人为乐、以凌人为贵,其与圣人仁者之训,相去何远乎!
敬亭甲辰处暑于不下楼半空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