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的孩子今年已经六岁了,回想起这几年孩子的成长,有的节点和事件是自己非常后悔的。有的时候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么我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幼儿园的生活。千万不要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冲击,也让我一回忆起那段时光就会觉得很不好受。
在孩子入园前,我们没有给他做好准备,那个时候自己也没有多了解和学习有关孩子上幼儿园的各种知识,觉得孩子总有个适应期,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孩子刚去幼儿园的前两天还是非常的高兴,总觉得有小伙伴和他一起玩,有新鲜的玩具和图书。
他以为自己只要待到不想待的时候,妈妈就会接他回家,所以就没有把待在幼儿园当成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可是过了几天后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原来是需要遵守各种规定的,也不是什么时候想让妈妈接就能被接走的。
这样孩子就开始了各种的闹腾,早上去的时候不想去,去了就开始哭,也不参加幼儿园班级的活动。后来就开始生病,病了好了再病了,开始了反反复复的恶性循环。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自己没有重视前期的心理建构和准备。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前期的准备,让孩子能较顺利的入园后开始学习和生活。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讲解自己保护自己的基本知识。孩子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还不懂得如何对自己进行保护。幼儿园不像家里一样,一个大人甚至是几个大人专心的照顾一个孩子。这时候孩子就的有基本的意识,不要因为好奇触摸危险的物品,也不要乱跑乱走。
这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安全知识在平时就要告诉孩子,不要等到上了幼儿园了,孩子也不懂得规避基本的危险、乱摸乱跑了再着急上火。只有平时给孩子讲解了,他才能够懂得。所以在平时不要有什么事情都怪孩子不懂,而是归根到底是我们没有给孩子提前讲清楚说明白。
其次要在平时帮助孩子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在吃饭方面,在家里孩子不想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追在后面哄着喂着,总是担心吃不好饭。可是上了幼儿园后,老师不可能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喂饭,所以在家里就不要让孩子养成总是习惯依赖大人喂饭的习惯。
孩子自己拿勺子吃,然后再慢慢过渡到用筷子吃饭。因为使用筷子既能为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奠定基础,又能锻炼手指的灵活度为将来写字或者做一些精细活动打下基础。在饭菜方面要让孩子什么都吃,不要不吃菜或者不吃某种事物。这样就能保证摄入食物中营养的均衡。
还要注意让孩子养成入厕的好习惯,有的孩子习惯在家里上厕所,去了幼儿园会觉得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上厕所,有的时候在操场活动,有了上厕所的感觉还是忍着,最后尿了裤子。所以这些基本的常识和能力一定要在平时就让孩子遵守和养成。
结语: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或者熟悉的亲人,我们必须要做一些准备,否则真的是孩子不适应,大人也着急焦虑。这些准备包括孩子心理和生活习惯方面,让他知道幼儿园有老师和小伙伴在一起,是非常愉快的一种集体生活。吃饭、穿衣、上厕所,要自己做。相信在建立了心理的构建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后,孩子一定能幼儿园生活。
以上本文章(是本人原创)望读者喜欢,给小编点点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