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伪造金缕衣,骗走银行6.6亿,至今仍有1.56亿资金未归还

浅夏侃娱乐 2022-07-29 11:33:52

李嘉诚曾经说过:“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显然,谢根荣并不明白这个道理,经商致富后的他却整日沉醉于灯红酒绿,享乐于纸醉金迷。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男人在改革开放时期借力打力,原本他的人生眼前尽是康庄大道,他却把路越走越窄,最后把自己逼上死胡同。

谢根荣

最终,“贷款诈骗犯”成为了谢根荣的标签,他将要在监狱里度过自己漫长的一生。

谢根荣精心策划的贷款诈骗案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又是如何登上富豪榜单却又跌落神坛?

精心谋划的骗局

2000年,谢根荣从中鼎公司收购了一个名为“东华金座”的项目,正准备大干一场,并且以此为由向银行借了6.6亿的贷款,但是把钱拿到手谢根荣并没有将其用在项目上,而是花费在自己的奢侈生活,于是他很快就把这笔钱挥霍掉了,东华金座的项目不得不停工,很快这件事就引起了银行的注意。

东华金座

银行长颜林壮怀疑谢根荣有骗贷的可能,所以要求谢根荣必须出示证据证明自己有还贷的能力,然而常年挥霍无度的他早就已经把资产花光了,他如今确实没有偿还贷款的经济能力。

谢根荣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乖乖承认自己骗贷的事实,作为一个商人,他最擅长的就是和别人进行利益交换,所以他心生一计。

谢根荣在外界的身份除了富豪之外,还是一个热爱收藏古董的慈善家,他甚至还开了一家古董店,不过实际上里面的古董都是赝品,但这并不妨碍他打算利用自己是古董玩家的身份来证明自己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古玩摊

因为古董是不是真的颜林壮是看不出来的,只要他证明自己仍然是拥有价值上亿的古董的富豪,银行长颜林壮自然不会再为难自己,甚至还会再放一笔贷款。他充分地把握了对手的心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要怎么伪造这个证明呢?

谢根荣把目标放在了金缕玉衣上。

在古代,只有古代皇帝和少数权臣才有资格穿金缕玉衣,而且在全国,目前只有二十四件真正的金缕玉衣,这足以见得这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于是,谢根荣找到了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牛福忠,花了一大笔钱请求他为自己伪造两套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

谢根荣虚荣贪财的性格从他这个行为可见一斑,一套金缕玉衣已经足够珍贵,但他非常贪心地伪造了两件,也正是他的贪婪导致了如今的局面,以及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把他拖入无尽深渊。

假的金缕玉衣制造完成之后,谢根荣对自己找来的鉴定师行贿,要求他为自己伪造一个假的鉴定报告书,鉴定师爽快地答应了,非常夸张地将其标价24亿元。

随后,谢根荣邀请银行的行长颜林壮来观赏他伪造的“金缕玉衣”,并将鉴定报告书放在显眼处。就这样,颜林壮被谢根荣瞒天过海的伎俩给哄骗了,他相信了谢根荣确实有还款能力,主动为他再次提供高额贷款,表示希望能尽快看到“东华金座”项目落成。

金缕玉衣

尝试过一次甜头的谢根荣当然不会就此停手,他继续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根本就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还是将银行贷款用于生活娱乐,这次他又将钱挥霍完了,而“东华金座”项目还是停滞不前。

这一次他已经走到了没有退路的死胡同。

谢根荣奢侈成瘾,导致项目落空,自己深陷困局,那他是怎么成为一个身家上亿的富豪的呢?

一路绿灯的经商之路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身家上亿的富豪竟然只有初中学历呢?

谢根荣,1960年出生在浙江湖州,初中毕业后的他乘上改革开放的东风,当年国家大力支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谢根荣看准时机,选择在中俄边境进行服装贸易,尽管他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他却很有经商头脑,很快他就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到了九十年代,谢根荣开始他的啤酒生意,后来他锐利的商业眼光盯住了房地产行业,开始找人合作一起投资了房地产。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谢根荣借此一路扶摇直上,就像开了外挂一样,没过多久就登上了富豪榜单。

1999年,谢根荣看上了中鼎公司的“东华金座”项目,当时中鼎公司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将其转让,谢根荣打算用这个项目再赚一桶金。

不过买下这个项目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总共需要4.4亿的转让费和开发资金,当时谢根荣自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因为他的日常开支非常大,生活奢侈,家底已经被他用得差不多了。

图源网络

这个时候谢根荣想到了一个方法,他打算骗取银行贷款来获得免费的资金,这是“倒爷”谢根荣人生第一次行骗,然而他却如同老手般心思缜密,他伪造了555份个人住房贷款合同,从北京建行的5家分行里,一共骗取了6.6亿的贷款。

好一招空手套白狼,谢根荣原本可以用这笔钱开发“东华金座”项目,事成之后即可大赚一笔,然后偿还贷款,被用得差不多的家庭也能更丰厚了。

但是谢根荣没有这么做,这笔钱让他再次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富豪的感觉,贪婪使得他无法停下奢侈的生活,他以各种理由拖欠施工费材料费,然后把钱用在自己身上,导致工人罢工追债,项目不得不停工。

图源网络

俗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对于谢根荣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早年通过经商活动暴富的谢根荣穿梭在灯红酒绿之间,就是因为奢侈度日,很快就把自己多年经商的积蓄都花光了。但是谢根荣即使身家败光后,也不愿意反省自己节俭生活,而是通过坑蒙拐骗手段继续维持自己挥霍无度的生活。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诡计有一天会被看穿,而自己要面对的除了巨额的贷款,还有漫长的牢狱之灾。

图源网络

当年第一次经商就获得成功,这给了谢根荣非常大的信心和动力,他曾经也豪情壮志,势必要在中国市场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可惜贪婪的本性使得他忘记了创业的初心,商人重利轻义的劣性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拖欠工资,压榨工人,导致一个如此庞大的项目成为京城第一烂尾楼。

官官相护

那么谢根荣真的有这么神通广大吗?他的诈骗行为真的就天衣无缝,银行长真的没有看出一点破绽吗?

谢根荣之所以能够把谎话编得这么有理有据,是因为他的鉴定报告书出自几个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他们都是文物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被谢根荣贿赂,出面伪造了这份以假乱真的鉴定报告书,把银行长骗得团团转。

这几个学术界泰斗当时的身份有中国收藏协会秘书长、国家文物鉴

定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馆副院长等,在这几个人的担保下,颜林壮自然对谢根荣的经济能力深信不疑。

中国收藏家协会原秘书长、世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主任王文祥

不过,颜林壮相信的只是谢根荣有偿还贷款的经济能力,而实际上他已经知道了谢根荣骗取贷款的内幕,不过为了让谢根荣能顺利完成“东华金座”项目,尽早还贷,他又向谢根荣放了一笔贷款,前前后后加起来,这着实是一笔让人瞠目结舌的巨款。

项目开工多年却经常反反复复停工,还有工人们抱怨拖欠工资,加上大量的资金流动引起了国家审计署的注意,他们察觉到了“东华金座”这个项目存在异常,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内幕,所以国家审计署立刻展开了针对谢根荣的调查,并迅速将其逮捕立案。

2010年,谢根荣以贷款诈骗罪,被法院判决无期徒刑,而银行长颜林壮以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副银行长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

而那些为谢根荣的“金缕玉衣”的文物学界大人物却美美隐身,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谢根荣仍然有1.56亿资金未归还。“东华金座”项目牵扯许多普通百姓的利益,如今他们却有苦说难言。

文物诈骗横行交易市场

无独有偶,文物界诈骗案简直层出不穷,因为往往只要能成功骗了一个人,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奸诈的商人会选择铤而走险。

2011年1月9日,一件名为“汉代青黄玉龙凤纹梳妆台及坐凳”的文物现身拍卖会,最终以2.2亿的高额成交,打破了玉器拍卖的最高记录。而当时拍卖会的鉴定专家多次表示这个古董实际上不只2.2亿的,而是价值10亿。

图源网络

然而,一年之后就有人出来质疑这件“文物”的真假,因为按照史籍记载,汉代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这种类型的坐凳,很显然,这件古董就是一件赝品,这是一起鉴定专家与拍卖会联手的大型诈骗案,一时间,众生哗然。

除了文物学界教授受贿行骗,甚至还有人伪造鉴定师的身份来谋取钱财。

2015年,炎黄文交所名誉主席宁玉新被警方控制。据悉,宁玉新假扮文物专家,参与到多起传销案中,涉案金额达到数亿,甚至还被发现牵涉其他诈骗案。

同时,还有一群自称资深鉴定收藏专家,游走于各大卫视收藏节目,哄骗新人,牟取私利。这类大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为了钱财无所不用其极。而这些人并没有真才实学,而是通过商业包装,自我吹嘘来博得关注度,然后再摇身一变就成为知名度高的专家。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如今国泰民安,正是文物收藏发展迅速的时期,然而古董交易市场鱼目混珠,不少商家以假乱真,又因为许多收藏者没有鉴别文物真假的技术,很容易就落入商家的陷阱。

图源网络

这时,为购买古董的收藏者提供了辨别真假的服务的专家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仅是行欺诈骗的防线,更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支撑,如果连他们也被利益收买,谁又能为消费者做主呢?

身为文物学界权威人士,为了蝇头小利竟然参与到诈骗案中,成为“递刀”的帮凶,这样的行为是在助纣为虐,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这件由专家保驾护航的贷款诈骗案提醒着我们,不要迷信权威,盲目相信专家,文物界水深得很,我们要学会用多取证,多理性思考。

谢根荣靠骗贷摇身一变就实现阶级跃升,成为了京城房地产富商、古董收藏家,他非常聪明,而且很有商业头脑,可惜却没有把智慧用在正途上,挥霍无度的生活会让人堕落,他在奢靡的生活中逐渐迷失自我。

当他骗局被揭穿后,面对困局的除了他和与他一起锒铛入狱的银行长,还有那些购买烂尾楼的无辜百姓。

烂尾楼

普通人花多少年的精力才能凑齐买房的资金,如今汗水付之东流,换得“财房两空”无功而返的结局。

商业资本追逐利益是天性,不是犯罪,然而这并不能越过道德的边界,当商业侵占道德底线,道德风险就会如同洪水般宣泄而出。当商人心中道德边界模糊不清,利益胜过一切的时候,就会迷失自我,难以把握出分寸,容易被物欲迷惑,进而触犯法律。过度追逐名利和财富,势必物极必反,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学会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灾祸。

0 阅读:7

浅夏侃娱乐

简介:每天分享不一样的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