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阳明古道记(deepseek创作)

鲁鲁阅览旅游 2025-02-13 22:48:38

阳明古道者,庐山之奇径也。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为运周颠仙人御碑而建,蜿蜒九曲,凿石成阶,迄今六百余载矣。其名虽显于史,然士人多未尝亲履,唯以传闻臆测其险峻,或以斧斤考击之陋法验其迹,余窃笑之。

乙巳岁正月初一,适逢庐山冰雪嘉华盛景,余偕友自石门涧入。是日也,天霁雪莹,松柏披素,道旁灯笼高悬,若赤龙盘桓于琼枝玉树之间。初行,石阶覆冰,步履维艰,然山僧告曰:“此道乃朱明旧驿,虽损毁二处,然攀援可至御碑亭。”余闻之,心益坚。

既登九九盘,见古石刻星罗,楷草隶篆皆备。“庐山高”石坊尤奇,北宋欧阳修撰文,阳明先生手书,笔力遒劲,隐现雪中,如蛟龙蛰伏。复行数里,忽闻山风激荡,冰凌坠谷,其声铮铮若金石相击。友惊曰:“此非昔人所谓‘天籁’耶?”余笑而不语,徐察之,乃知冰裂石罅,风穿窍隙,吞吐成韵,与雪落松梢之声相和,宛若古琴幽咽。

及至御碑亭,周颠仙人碑巍然矗立,碑文漫漶,然“巡九道修路”之铭犹可辨。亭外长江如练,鄱阳湖波光接天,江湖交汇,清浊分明。俯瞰之,雪覆群峰,若白莲绽于云海,而阳明古道如银蛇隐现,穿行其间。

嗟乎!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士大夫多以冰雪畏途,终不肯亲历;樵夫水师虽知,然不能以文述之。故阳明古道之真貌,湮没于传闻久矣。今余得观其石刻、聆其冰音、感其史迹,方知古人“行路难”之叹,非虚言也!然浅陋者或以冰雪封山为由,弃探幽之志,岂不谬哉?

**文末论曰:**

夫山水之奇,非亲历不可得;史迹之真,非目见不可信。阳明古道六百载沧桑,冰雪覆之愈显其幽,御碑立之更彰其邃。余是以记之,盖叹明祖之远略,慕阳明之遗风,而笑世人之怠于求索也。

**注:**

- **阳明古道**:明初为运送御碑所建,现存石刻、古亭等遗迹。

- **冰雪嘉年华**:庐山新春以雪景、冰雕装点,游客可体验“江南冬韵”。

- **周颠仙人碑**:位于御碑亭内,为朱元璋纪念周颠所立,现存于庐山仙人洞景区。

- **江湖两色**: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清浊分明,为石钟山、庐山一带奇观。

此文仿《石钟山记》考据与抒情并重之体,融历史考辨、冰雪实景、哲理思辨于一体,以彰“知行合一”之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