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林晓杰:戏里土得掉渣,戏外貌美如花,61岁再翻红

子默谈娱乐 2023-05-15 21:26:01

或许相比之下,林晓杰在《漫长的季节》中的表现远不如其他几位主演来的惊艳。

但要说到全剧最为真实的演员,她绝对当仁不让。

啰嗦、念叨、迁就丈夫,疼爱孩子。

无怨无悔的传统女性形象被其展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妆发造型还是台词动作,观众都在林晓杰的身上看不出丝毫刻意的痕迹。

只要她往那一站,年代气息扑面而来,唤醒了无数观众的青春记忆。

其实“罗美素”这个人物的设定并不讨喜。

小肚鸡肠、背后嚼舌根、没有丝毫的脾气和主见还总是土里土气。

但即便如此,观众还是对其喜爱有加。

有人说是老戏骨的演技魅力使然,但在年轻的时候,她也曾是当之无愧的“挂历女神”。

林晓杰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家庭。

受其父母工作影响,她从小便对舞台充满了向往。

或许是天赋,可能是热爱。

中学还没毕业,她便被当地的评剧团看中,随即成为了一名专业评剧演员。

年纪轻轻就已经能够养家糊口,如果换做别人可能早已心满意足。

但一心向往更大舞台的林晓杰却又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国歌剧院。

在这里,她的舞台经验进一步提升,这也为其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

毕业之后林晓杰转入哈尔滨话剧团开始正式接触演员的行业。

评剧演员和话剧演员的两重身份足以让不少同时期的演员为之汗颜。

但一想到自己并非科班出身,也没上过大学。

于是不甘心的林晓杰紧接着便参加了上戏的招生考试。

虽然那个时候的她只有18岁,但对周遭的同龄人来说无疑是“降维打击”。

就这样,林晓杰不但顺利的通过了上戏的考试。

还和当年的刘威、丁嘉丽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

演技精湛,长相出众,在这期间林晓杰身边的追求者不胜其数。

但那个时候的她一心沉迷于学习,压根不为所动。

优异的学习成绩使其毕业季到临之际丝毫不慌。

眼看其她同学纷纷进组拍戏,林晓杰却不慌不忙的考入了珠江电影制片厂。

除了自身实力强劲之外,林晓杰的运气也让不少同时期的演员的为之羡慕。

她刚到单位不久便赶上了《人生没有单行道》的开拍。

好巧不巧,“叶娟”一角的人选尚未确定。

于是作为新人的林晓杰就这样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主演。

出道即巅峰这句话放在林晓杰的身上在合适不过。

而接下来的《乡民》一剧更是直接让其夺得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虽然只是提名,但那个时候的林晓杰也不过22岁。

这份成绩放在如今的演艺圈依旧出类拔萃。

而靠着这部剧,林晓杰也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事业上的发展蒸蒸日上,感情方面自然也没有落下。

和林晓杰一样,此时的陈锐也刚好迎来自己的演艺事业巅峰期。

两人早在《乡民》一剧中就已经有过合作。

虽然最后并未擦出爱情的火花,但却也为其日后的感情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或许是缘分使然,一年之后《幸福不是毛毛雨》正式开拍。

有了上一部剧的萍水相逢,这一次两人之间的关系无疑亲近了不少。

因为要在剧中饰演一对儿情侣,所以两人私下里经常一起对戏。

有一次剧组下雨,气温骤降,心大的林晓杰并没有带厚实的衣服。

拍戏之余总是冻得瑟瑟发抖,最后陈锐实在看不下去。

于是便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她的身上。

这件外套无疑架起了两个感情上的桥梁。

伴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份情意也逐渐从戏内延伸到了戏外。

最后二人不但成为了观众所看好的“荧幕恋人”,也在现实生活中走到了一起。

才子佳人的组合自然收获了不少祝福。

而在这之后不久,两人也携手一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只不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还没开始,同为演员的二人便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陈锐继续忙于事业,林晓杰则选择了出国留学。

老话常说“小别胜新婚”,但一年才见一面,这着实影响到了夫妻感情。

7年之后,这段被无数人所看好的的感情还是走到了尽头。

离婚之后林晓杰选择留在国外发展,继而重新有了新的家庭和事业。

而陈锐则在经历了一段人生的低谷之后接连出演了《骚动的风》《情满珠江》《和平年代》等剧。

成为了八、九十年代最受观众欢迎的男演员之一。

相比之下,由于林晓杰的工作重心一直不在国内。

所以她的名字逐渐消失在了观众视野。

这也是其事业巅峰时期突然消失的主要原因。

但对于一个有实力的演员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而事实确实如此,最初林晓杰只能在国外打零工维持生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超群的演技也同样在国外得到了认可。

《皮肤之下》《罗家》《别告诉她》都成为了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的作品。

只不过也正因如此,“华裔演员”的这个标签也成为了林晓杰身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哪怕是在《漫长的季节》上映之后,依旧有观众揪住了这个问题的小尾巴。

一时间“回国捞金”的言论彻底把61岁的林晓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林晓杰的表演水平毋庸置疑。

剧中她抱着暖水袋说总感觉自己身体出问题的时候的状态简直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做了一大桌子菜舍不得吃,要等着儿子和丈夫上桌。

看王阳不吃饭,马上装作老毛病犯了,有心酸也有可爱。

又让多少观众看到了自己年轻时调皮捣蛋把母亲气坏的场景。

其实在整部剧中,林晓杰加入了不少额外的发挥。

其实剧中很多的台词只有一句,但她为了体现“罗美素”爱唠叨的形象。

愣是把同一句话说了多次,比如“支架钱什么时候报销”这句话几乎时不时的就会出现。

但也正是这种真实贴地的表演,才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母亲和妻子形象。

以至于她最后追随儿子而去的桥段也直接让不少观众为之落泪。

其实这个桥段很突然,但林晓杰硬是靠着超群的演技把这个转折变成了合理。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埋怨丈夫,到后来一声不响的离世。

虽然观众看不表演的痕迹,但却也不难发现,这其中总是充满着控制和刻意。

或许这就是老戏骨的魅力,把一切的不合理变为合理,把一起的控制和刻意隐藏。

靠着这部剧,已经61岁的林晓杰再次翻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形容很是贴切。

一名好的演员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使得角色本身更形象,但又不能让观众看出端倪。

或许这就是老戏骨的魅力。

0 阅读:132

子默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