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常会把自己的梦想加诸在子女的身上,希望子女可以代替自己完成年轻时候没能完成的梦想。这样的父母在中国比比皆是,印度也有很多,《摔跤吧!爸爸》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然,该影片中的爸爸,之所以让女儿开始训练摔跤,是因为女儿在摔跤方面有很大的天分,一个人能干过好几个小孩,力气之强大以及打架技巧之灵活,显然是同龄人都不具备的。
男主角敏锐的察觉到女儿在摔跤方面的天赋,并且开始加以训练。可是摔跤这项运动的训练过程是非常辛苦的,男主角本身是摔跤手出身,对女儿们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影片从女孩儿们每天起床跑步训练开始描述,直到晚上休息的前一刻,都能看得出来,被爸爸看重训练摔跤的女孩有多么痛苦。而男主角看到女儿们的痛苦也只能强忍着,悄悄的给他们准备跌打药酒,第二天还是会用同样严苛的态度训练女儿,牺牲了和女儿的亲密关系。
除了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以外,接受摔跤训练的女孩还要承受心理上的打击。一旦在某场比赛中失利,心理上的防线几乎要被全线击溃。如果无法稳住自己的心理,接下来的摔跤比赛就毫无胜算了。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印度对于一名女性摔跤手的要求有多苛刻,如果想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唯一的方向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影片中对男主角训练女儿摔跤的细节多有描绘,展现了让人对印度重男轻女十分严重的社会现象完全不同的印象。男主角和妻子生养了两个女儿,男主角就是知道印度社会对女性的不重视,所以想要培养女儿成为顶级的摔跤运动员,以此走向更广阔的职业道路,也能让女儿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很多印度的传统父亲,对女儿的要求只是早点嫁个好人家,而不会像影片中的父亲一样,希望女儿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存活于世。
被父亲训练成为摔跤手的女孩儿,当然是不明白父亲想法的,所以开始的时候也怨恨过父亲,甚至到更好的摔跤馆接受训练的时候,一直不愿意和父亲通电话,对父亲的讨厌之情溢于言表。这些符合常理的描画,也让观众可以看到青春期少女在面对父母逼迫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现。女儿能否在承载着父亲巨大期望的情况下,成为国内顶级的摔跤手,成为观众们内心最大的疑问。摔跤运动在我国国内并不被重视,所以很多国内观众在最初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对这部电影中的父亲表示极度的不理解,为何要让女儿走上这条辛苦又充满荆棘的职业道路。
可是观众们忽略了影片中的女主角是有摔跤天赋的,在印度社会女性能选择的职业不多的情况下,成为强大不输男子的摔跤手是很不错的选择,所以男主角才会让女儿走上职业摔跤手的道路。女儿最终成功成为不负父亲期望的职业摔跤手,摘得摔跤职业生涯中多个冠军奖座,彻底爱上了摔跤,不也证明了父亲对女儿未来职业道路的判断是正确的吗?《摔跤吧!爸爸》确实是值得亲子同看的电影,能同时教会父亲和女儿如何与自己的亲人相处,才能避免更多误会的出现,孩子也更能理解父母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培养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