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确认,当代散文大家林清玄于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65岁!林清玄老先生逝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仍在为我们指导!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笔名众多,荣誉满墙!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
林清玄在小学三年级便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在17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而立之年,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32岁遇见佛法,高规格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40岁完成“菩提系列”,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林清玄喜欢佛学,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在《人间最美是清欢》中,林清玄先生带我们领悟成功的真谛: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在《妄想》中,陪在我们旅途中不断前行: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带我们《和时间赛跑》: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愿远行的人看见最美的风景,愿归来者终等到最美的风景”,愿你回来仍是少年!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