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国搞得出来,美俄全都半途而废!世界上第一款双座重型五代隐身战机歼-20S的正式亮相,彻底将美国军工钉在了耻辱柱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口中“彻底掌握未来制空权”的话语皆是笑话。
甚至就连空军一直吹嘘的“第六代战斗机计划”也陷入了高成本困境。
为此,老美不得不提出将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充当“空中武库机”的战法,“以找出一种更经济地对抗中国等主要对手的方法”。
那么,美军想将B-21打造成“空中武库机”靠谱吗?
B-21对上拥有双隐形战斗机的我国有胜算吗?
为了恢复“美国的伟大”,老美近年来一直高喊“抢占军事制高点”。
这个原本被寄希望于打造一款划时代的第六代战斗机的伟大项目,还没正式亮相,就已经被其天文数字般的造价狠狠地打了回马枪。
单价高达3亿美元,几乎是现役F-35隐形战机价格的三倍,这个数字足以让五角大楼的财务官们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无奈地承认:这个价格简直是史上最贵战机,远远超出了五角大楼的承受能力。
可如果轻易放弃,那就不是美国了,就在NGAD项目陷入僵局之际,一架原本被定位为战略轰炸机的B-21,突然间成为了这场军事科技大戏的意外主角。
这一切都源于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被问及:B-21是否会填补NGAD的空白时,他并未直接否认,反而给这个可能性留下了一扇若隐若现的门。
这意味着,这架原本只被期待用于战略轰炸的B-21,可能即将获得一个更为宏大的使命。
那么到底是什么驱使美国如此“急于改变”呢?追根究底,这一切源于一个现实:中俄等对手正在快速缩小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差距。
为了他的霸权主义,为了他的国王地位,美国空军迫切需要在第六代战机领域保持领先优势,但传统的研发路径已经变得极其昂贵且充满不确定性。
那么,B-21真的可能成为“全能战士”吗?
不是不行,也还可以
作为美国潜心研发的一款远程轰炸机,B-21一直被老美吹捧为“全球第一架第六代飞机”,尽管这里面“注水量”有点高,但不可否认B-21还是有些“东西”的。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雷达隐身,而是一套复杂的多光谱隐身系统。
经过设计师们精心的外形设计,采用了独特的飞翼布局,几乎没有任何垂直结构,大大减少了雷达反射。
不仅如此,B-21还采用了先进的红外隐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和机体的热辐射,使其在红外探测器中也难以被发现。
其次,B-21展现出惊人的情报收集能力。
它配备了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包括高灵敏度的信号情报系统和先进的图像情报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在极远距离捕捉各种电磁信号,包括雷达发射、通信频道等。
同时,其高分辨率的光电传感器可以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获取清晰的地面图像,为其作战时提供最佳的情报。
更令人惊叹的是,B-21还具备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在飞行中即时处理收集到的情报,并通过安全链路传输给指挥中心或其他作战单位。
而在打击能力方面,B-21自然继承并增强了轰炸机的传统优势。
它不仅可以携带各种常规和核武器,还具备精确制导能力。
最最重要的是,B-21的长航程特性使其能够执行全球打击任务,几乎可以从美国本土直接打击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它不仅能够执行传统的轰炸任务,还可以担任侦察、指挥、电子战等多种角色。
但是,这种全能化能否承担得起美国空军对其的“厚望”还不确定,毕竟它只是接近于六代机的五代机!
每个超级英雄都有软肋
就像每个超级英雄都有自己的软肋一样,看似无所不能的B-21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质疑。
首先,B-21的成本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据估计,每架B-21的造价可能高达7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纳税人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高昂的成本不仅会影响采购数量,还可能挤压其他重要军事项目的预算。
因此不少美国人认为,在当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如此巨资到单一武器系统上是否明智?
毕竟,在现代战争中,廉价而高效的无人机系统正在展现出越来越大的潜力。
其次,成本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初始采购上,还包括后续的运营和维护费用。
高科技武器系统通常需要昂贵的专门设备和高技能人员来维护,这会大大增加其生命周期成本。
如果B-21的维护成本过高,可能会导致其实际可用性降低,影响作战效能。
此外,高成本也可能引发政治争议,导致项目面临预算削减或取消的风险。
其次,B-21的多功能性也引发了质疑。
对此不少,军迷指出,将如此多的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可能会导致在某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不如专门设计的单一功能飞机。
事实上,这些质疑也有情可原,毕竟多功能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系统复杂度的增加。
这不仅增加了开发难度和风险,还可能影响飞机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在实际作战中,如果某个关键子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多个功能,降低整体作战效能。
最重要的是,B-21的作战理念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在导弹防御系统日益先进的今天,深入敌后的轰炸机是否还具有战略价值?
事实上,这种质疑部分源于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看看巴以、伊以、甚至俄乌冲突就明白了,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战场上,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比之下,传统的战略轰炸概念可能显得有些过时。
所以,不免一些人认为,投资于更多的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系统可能比开发新的载人轰炸机更有意义。
最后,B-21项目的保密性也引发了一些担忧。
虽然保密对于保持技术优势很重要,但过度保密可能会影响公众监督和国会监管,潜在地导致成本超支和进度延迟。
历史上,许多大型军事项目都因为缺乏透明度而遭遇了各种问题。
此外,地缘政治变化也可能对B-21的作用产生影响。
美国迫切的想要研发六代机不就是为了“对抗我国”吗?所以未来B-21一定会出现在亚太地区。
届时,B-21的航程和基地需求是否能够满足新的战略要求?
在可能的近海冲突中,陆基轰炸机能否对航母战斗群进行有效打击?这些都是美军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外界对其“高成本”战机的质疑。
所以,当美军不断喊出“研发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的口号时,是不是该多注意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克服这些潜在的软肋,而不是一味的将视线放在我们身上,毕竟将我们从来不是他的敌人。
写在最后
将B-21轰炸机打造成“空中武库机”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和期待的军事项目。
B-21的成功与否,不应该只取决于其技术性能,还取决于战略思维的前瞻性和决策的灵活性。
它能否真正成为未来空战的主宰,还是会成为另一个昂贵的教训?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航空技术已经遥遥领先,甚至还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无人赶超”,所以对于美国的“小算盘”我们不会放在心上,毕竟这些年他做出的“滑稽事”太多了。
对与大国军工上,中国随时欢迎各国前来交流,但如果你是带着“子弹”来的,那就别怪我们不给你留情面了。
面对如此复杂的项目,我们不禁要问:在快速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技术环境中,军事装备的发展应该追求全能化还是专业化?在追求技术优势的同时,如何平衡成本效益?未来的空战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的预测和准备是否足够?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