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爱玲四岁的时候,妈妈陪伴姑姑一起去外国留学了,张爱玲和弟弟只能由姨奶奶照顾。在张爱玲8岁的时候,妈妈留学回国,她与弟弟过上了2年生活中有妈妈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0岁的那一年,爸爸与妈妈协议离婚了,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活,她依然过着孤苦无依的日子。妈妈黄逸梵出身名门,却深受进步思潮的影响。她厌恶礼教,崇尚自由,当她在丈夫的身上看不到责任与担当时,果断的选择了离开,而同样受到进步思想洗礼的小姑子张茂渊,变成了嫂子的死党,两个人一同远走海外,寻找自己的人生。尽管张爱玲嘴上抱怨母亲,但心底里却又是对母亲充满无尽的爱与向往。她只要画画,画出来的形象总是母亲。尤其是当父亲和继母将所有的怨气发泄到他的身上时,她随时都想逃离,投向妈妈的身边。在这段痛苦的岁月里,张爱玲得到了姑姑张茂渊的疼爱和帮助。尤其是当张爱玲被继母诬陷遭到父亲暴打并囚禁时,是姑姑三番几次上门说情,被哥哥打的头破血流,从此兄妹反目。后来,张爱玲被姑姑带到家里,与姑姑一起生活了多年,这也是张爱玲一生中少有的幸福时光。
张爱玲与父亲弟弟
张爱玲与母亲姑姑
在张爱玲16岁那年,母亲终于回国了,在她被继母诬陷遭父亲暴打并关禁闭半年之久后,她终于逃离了父亲的家,逃离了父亲,回到母亲身边。在母亲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开始继续读书,母亲还不惜花费高额代价,专门为她请来犹太教师补习功课,同时母亲还着力培养张爱玲淑女气质和各种生活技能。在母亲看来,张爱玲身上的大小姐习气太重了,缺乏大家闺秀的谈吐和品德。然而,张爱玲倔强的脾气和和自我的性格早已根深蒂固。渐渐的母亲对张爱玲失去了信心,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母女两个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但是此时的张爱玲并没有放弃对母亲的爱,她极力想改善修复母女之间的关系,她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800元奖学金,而这800元奖学金足以支付她上大学的费用。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去交给母亲为自己保管,从而获得母亲的认可和称赞,可是令张爱玲始料未及的是母亲不但没有称赞她,反而将800元奖学金在牌桌上输了个精光,不仅如此,她还被母亲怀疑,这800元并不是什么奖学金,而是张爱玲与老师之间不正当交易的产物,甚至被母亲强制检查身体,来证明她是否还是处女。张爱玲感到了极大的侮辱,她与母亲彻底决裂。
张爱玲母亲
为了养活自己,更为了与母亲做彻底的了断,她开始拼命的写作赚钱,终于用两根金条买断了所有与母亲之间的关联。在她心里,母亲从此在她的世界中彻底消失了。然而她想的过于简单了,肉体和情感的分离,只是形式上的离开,融入血液之中的承负和秉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怎么能轻而易举的终结了呢!
幼年缺少母亲的陪伴和呵护,没有与母亲建立稳定的安全亲密依恋关系,即使后来母亲回到张爱玲身边,那本不牢固甚至曾被几次中断的母女连接(出国留学,母爱中断)也是不堪一击的。况且黄逸梵是双胞胎遗腹子,出生前父亲就病逝了,亲生母亲是二姨太,抚养她的是大妈,也是一个缺父爱缺母爱的人。一个缺爱的人,是不可能给予别人(包括孩子)她没有的东西的,她没有爱别人的能力。也就不难理解在张爱玲4岁、张子静3岁时,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抛弃孩子出国游学。
张爱玲
最后张爱玲的很多经历,都可以从中找到母亲黄逸梵的影子。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和身边人的反对,依然与有夫之妇的汉奸胡兰成在一起,留下的是满身的伤痕和世人的唾弃。1956年,张爱玲与第二任丈夫赖雅的孩子,仅有四个月便被堕胎,因为生活窘迫,他们没有能力养育孩子,张爱玲大病一场,从此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1957年,原在英国的母亲,在弥留之际写信给张爱玲,她想见一见自己的女儿。张玲没有去,但是她给母亲寄去了100美元支票。此时不知道在黄逸梵心里,有没有对女儿的愧疚和忏悔。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七天后才会被发现。张爱玲一生都在抗拒母亲,拒绝母亲,不想与母亲有瓜葛,想摆脱母亲对她的影响,但她最后却活成了母亲的模样。像母亲一样狠心的对待自己的骨肉,像母亲一样在爱情里遇人不淑,甚至连离开人世也像母亲一样,孤身一人,异国他乡。
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与世界的关系,母亲是孩子命运的制造者,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即便是旷世才女张爱玲,也难以摆脱母亲带给她的阴影。
一个人的生命,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拒绝父母的人,也就是在拒绝自己的生命。张爱玲决绝的斩断与父母的连接与瓜葛,逃到美国,不与家人联系,就是在拒绝自己的生命。因为照顾自己生活能力无能,为了省事,只吃罐头与牛奶,几乎很少动火做饭,她去世时家中的锅碗瓢盆几乎都是新的,餐具几乎是一次性的,几乎活成了一个“纸片人”(台湾女记者的描述),法医确认张爱玲死于心血管病,大概是心肌梗死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她的晚年有多孤苦,内心有多冲突,可见一斑。
爱和陪伴,决定幼龄期母子关系的底色。在许多妈妈看来“无关紧要”的早期陪伴、照料缺失,其实是埋在母子关系里的雷。即使孩子长大后,表面上对妈妈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但缺乏爱和陪伴的童年早就切断了孩子与妈妈间的亲密依恋。从出生到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属于母亲的,安全感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的幼童期是和父母建立爱、亲密、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最关键的时期,母亲的哺乳、拥抱、抚摸和亲吻无可替代。6岁前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妈妈的关爱和悉心照料。就像孩子的心灵食粮不可或缺。如果在这个时候,妈妈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陪伴,那么将来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再给孩子建立起牢固的亲密关系。所以请在她渴望拥抱时张开双臂,寻找回应时给予关注,不安时告诉他,“妈妈爱你”。相信他这份被满足的早期依恋,定能让他拥有被爱的确信,支持和肯定是维系少年期母子关系的纽带。从而具有应对自己人生中的一切的艰难险阻!有能力应对人生中一切的人事物。
在童年时期严重缺失母亲陪伴、照料、关注的张爱玲,像一叶浮萍,无家可归的灵魂,最终活成了母亲的模样。
作者简介
崔玉红,笔名善茵
应用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创伤疗愈实践专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认证家族/组织系统排列师,性教育高级讲师(增能赋权型),临床执业医师,济南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会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泰安公益基地负责人及特聘心理专家,善茵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
有近 30 年的临床执业医师工作经历及12年心理咨询、心理疗愈实践工作经历。擅长青少年偏差行为、心理问题的疏导、疗愈及团体疗愈,帮助成百上千的来访者和家庭走出困境
已坚持为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社区、残疾人、自闭症患儿、企事业单位公益讲座10年多,约300余场次(线上、线下),于2020年1-4月间在为战斗在武汉第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2020 年度“先进个人”。
善茵自幼热爱阅读,年轻时是个文艺青年,国内外名著几乎都拜读过,也喜欢欣赏名画及古典音乐。作者期待将自己心理咨询中的青少年案例及心得感悟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给广大读者,并因此而为广大的家长及教师们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