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贰臣录,时代弃子,最后的锦衣卫骆养性

悠然修 2023-11-22 11:57:48

骆养性,湖广宁远人。骆氏一族从洪武朝就世代从军,虽说在明朝军户地位、收入低下,但骆养性却和苦日子相去甚远。因为骆家隶属锦衣卫,还有世袭锦衣官职。天启三年十月,骆养性荫其父职,以锦衣百户的身份入职锦衣卫南镇抚司。

由于家族颇有底蕴(骆养性曾祖和父亲均做过锦衣卫指挥使)加上本人善于经营,骆养性很快就从一众“官二代”中脱颖而出。崇祯二年,升为南镇抚司佥书,崇祯十年,坐上了锦衣卫都督佥事的位置。

注:明朝锦衣卫可分为三个组织,南京锦衣卫和北京南、北两镇抚司。南京锦衣卫和北京南镇抚司职能相同,管理锦衣卫军士和军匠的人事、档案等(官差)。北镇抚司专司皇命,主管刑罚和诏狱。

崇祯十三年因度支困难,皇帝号召群臣捐资助饷。虽然骆养性只捐银六十八两,但在应者寥寥的朝堂里也格外显眼了,故而颇受崇祯嘉许和看重。但骆养性不仅未因此获得高升,反而得来一件相当棘手的任务。

这一年崇祯有意重新起用前首辅周延儒,以继续打压朝中温党(温体仁)势力。而行人司熊开元和给事中姜埰在首辅薛国观的授意下,对周延儒发起弹劾。这崇祯那能不怒,命京锦衣卫抓捕二人严审,并让近侍传令骆养性秘密处决二人。

崇祯时,熊开元、姜埰以言事下锦衣狱。一夕,帝御笔谕养性,取二犯绝命。养性附奏缴御笔,谓:“言官有罪,当明正典刑。今以昏夜杀二谏官,臣不敢奉命。”适帝意亦解,遂得不死。

《檐曝杂记·卷六》

骆养性本就与周廷儒有隙,有意袒护二人。再加上田尔耕和许显纯的前例“榜样”,骆养性也不愿意在这种顶层权力斗争中,无脑冲锋、得罪大佬,最终背锅沦为弃子。

所以骆养性一面正言劝谏崇祯,一方面偷偷将密旨之事泄露给同乡廖国遴。很快获知消息的言官们就开始以“谗言惑君”弹劾骆养性。骆养性这手以退为进,不仅在不得罪崇祯的情况下将自己抽离旋涡,还利用舆论施压于崇祯。

最终这场风波,以崇祯令熊、姜二人转刑部审查结束。

崇祯十五年,骆养性晋锦衣卫都督同知,不久后又在内阁首辅周廷儒的举荐下任锦衣卫指挥使。但周延儒这样快速提拔骆养性,并不是欣赏他,而是为自己的大动作做准备。

不久后周延儒以清理锦衣卫冗杂为由,奏请罢免东厂、锦衣卫缉事(司法权)。这样公然夺权,让骆养性愈发怨恨周廷儒。

崇祯十六年借着战事不利,骆养性联合阁臣陈演,弹劾督师湖广的内阁次辅吴甡故意拖延而贻误军机,使之下狱后判遣戍金齿。接着又告发在通州督师的内阁首辅周延儒,不战而假传捷报。

其实骆养性并未诬蔑吴甡、周延儒二人。由于积重难返,崇祯末期明军已经难以有效组织力量,正面战胜敌军。统帅将领们不得不趋向保存实力,遇敌大多避战尾随,待敌军转移后再向朝廷上报“复土”。

朝堂官员们对此大多心照不宣,骆养性不过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但这些在崇祯眼里就是“诸臣误我”,何况是被他寄以厚望的周延儒。

愤怒的崇祯当即勒令周延儒致仕还乡,周延儒的政敌们趁这个机会一拥而上,弹劾其招权纳贿、结交内侍等罪行,骆养性则适时的提供一些罪证。十二月崇祯召周延儒返京并赐其自尽,监督周廷瑞自缢的人正是骆养性。

骆养性则因缉查之功升为左都督,此时骆养性获取的成就和权势已经不亚于他的“前辈”陆炳,只是好日子并不长久。

三个月后,大顺军攻入京师。虽然骆养性放弃抵抗跪伏于李自成脚下,但他和他的同僚们仍被刘宗敏严刑“追饷”。很快九名锦衣卫堂上官,辱刑死者四,不知踪者四,骆养性成了的最后“锦衣卫”。

注:“锦衣卫堂上官”虽无实权,但代表着锦衣卫的最高荣耀。其职能为皇帝祭祀、朝会时身着飞鱼服、配绣春刀侍卫(轮流,每次一人)皇帝身旁,督查众官员举止言辞(可出言呵斥)。正统朝“午门血案”(实际在左顺门)中被打死的马顺,当时就在担任堂上官。

骆养性在缴纳白银三万两后不仅仍被羁押半个月,他的弟弟骆养心、骆养志也被酷刑折磨致死。李自成率大军离京前往山海关后,骆养性联络、召集旧部,四处偷袭、暗杀留守的大顺军将领,又重新控制了京师。

骆养性本意是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李自成后,救回太子朱慈烺再重组朝廷。但是吴三桂兜头给他淋了一桶凉水,带着清军直至京师城下。别无他法的骆养性率众在午门哭祭崇祯后,遂向多尔衮投降。

虽然清廷基本照搬了明朝的官制,但对厂卫并无兴趣。东厂没有复开,锦衣卫也在一年之后被改回为銮仪卫,被原官留用的骆养性也成了货真价实的“最后锦衣卫”。

因为清廷无意重启厂卫,所以骆养性很快就被安排了新职务。以太子太傅、锦衣卫指挥使、左都督的身份,总督天津等处军务。此职相对于骆养性的品衔是屈就,不过他也因此成为了大清朝的第一位总督。

骆养性赴任后不仅“收集海舟、招抚土寇、安神流寓、惠通商贾”让局势迅速稳定下来,还奏请“豁免明季加派钱粮,止征正额并火耗”安抚因朝代更迭、外族入主而动荡的民心。用史学家赵翼的话说,“我国家万年有道之长,实基于此”。

骆养性虽然在大清的开局不错,但还是好景不长。

顺治元年八月,骆养性因接待南京弘光政权的“北使团”过于热情,而遭弹劾并被革去总督官职。此后骆养性举荐的党崇雅、王公弼、房可壮、李化熙、张忻等人虽均获朝廷重用,但骆养性只是在顺治二年清廷大议“迎顺各官功”时被加太子太师衔,仍然未获实职。

原因不是骆养性能力不足或者朝堂位置不够,而是他的身份 – 锦衣卫。

满清是打着为大明复仇、清除前明弊政的旗号入关的。复仇自然就是剿杀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军,弊政除了各种加税、阉党之外就是不得人心的厂卫了。所以清廷排斥骆养性,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加上清军入关后,大量前明官员进入清廷。他们就算跟骆养性个人无怨,也基本不喜厂卫,很难能看骆养性顺眼。无人支持还受排挤的骆养性,别说获取实权、升迁,能不被踩死就相当不错了。

顺治五年八月,吏部以骆养性“原系武职出身,前已缘事”为由,封死了骆养性的文职道路。顺治六年二月,兵部外派骆养性为浙江掌印都司(二品),负责漕运卫屯事。

这个任命不仅无兵权、实权,对于身居一品左都督的骆养性来说还是一种降级使用的羞辱,同年骆养性病逝于浙江。不愿意成为弃子的骆养性,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抛弃,朝廷也在无声之中将锦衣卫送入了历史。

2 阅读:910
评论列表
  • 2024-01-30 22:05

    打算重组朝廷就算忠臣,降清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