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没有让中国低头,反倒让更多国家和企业靠近中国,特朗普心心念念的中美会晤迟迟没消息,就开始气急败坏的制裁中企了。
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两份文件,制裁了70多家中企。
第一份文件是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有关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第二份文件则包括更多中国企业,另外还有来自巴基斯坦的19家公司,来自伊朗、南非以及阿联酋的多家公司,都被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
美国给出的理由是“支持中国量子技术发展”以及“涉军”。
这是美国惯用的制裁借口。
美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阻止这些中国企业发展壮大,阻止中国在这些领域赶上甚至是超过他们。
近几年美国产业空心化十分严重,虽然在俄乌冲突期间通过炒作战争,从欧洲盟友那里挖了不少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但整体而言竞争力还是不足中国。
这次重新上台的特朗普不管是为了兑现竞选承诺,还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能力,都会在这方面发力,为美国争取所谓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特朗普在这个时候对中国下手,一口气“拉黑”70多家中企也有故意报复,逼中国上谈判桌的嫌疑。
首先,我们这两天举办了一场盛会,即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接到中方邀请的众多外国企业都选择出席论坛,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那些名声显赫的企业高管都很积极的来中国,并且展示出来极大的合作兴趣。
这对于美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特朗普原本想用关税大棒逼迫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美国低头,无底线的妥协。
结果没想到中国根本不按他编好的剧本来,而是果断发起反制,除了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之外,还将一些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至于其他国家和企业,虽然没有底气和美国叫板,但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加强跟中国的合作来对冲美国关税带来的影响。
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到头来还是给我们做了嫁衣,他不恼火才怪。
其次,对于特朗普迫切想举行的中美高层会晤,我们一直没有给出准确答复。
特朗普从上台之前就在喊话,想要加强和中国的对话交流,上台之后也曾多次表达想要举行中美会晤,最好能在他的主场上见个面。
也是在我国举行发展高层论坛期间,美国参议员戴安斯访华,得到了比较高规格的接待。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为中美领导人对话做铺垫,不过咱们并未就此给出肯定的回答,而是告诉美国我们的诉求和立场态度。
说白了还是得看美国表现。
特朗普上台到现在,中美并未举行任何高级别官员会晤,他的确有些急了。但用制裁中企来逼我们上谈判桌,结果注定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