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余晖
3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海南调研。
丁薛祥强调,要“努力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既能“放得开”,又能“管得住”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
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根据中央部署,到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
2025年底实现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节点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封关”,就是将海南全岛打造为“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图来自中国改革报
1月2日,2025年第一个工作日,海南省委召开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推进大会,吹响封关运作的“总攻号”,称2025年底实现封关运作是“一场只能打赢、不容有失的关键战役”。
丁薛祥调研了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他调研的第一站,是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
海南建设自贸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但同时也面临复杂的出入岛管理实际、各类船舶的管控风险。如何让管控风险?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是重要抓手。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到,实施智能精准监管,依托全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管理系统、社会管理监管系统、口岸监管系统“三道防线”,形成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对非设关地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控。
丁薛祥表示,要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
“深入开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压力测试,妥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效实施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切实做到既能‘放得开’、又能‘管得住’。”
关键支撑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此次调研,丁薛祥还到了“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产业维修基地”,了解飞机维修服务情况;走进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调研发射场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
一个背景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曾是海南经济发展的短板。近年来,海南壮士断腕破除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症,加快构建4+3+3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4”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第1个3”是前瞻布局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商业航天“三大未来产业”。
“第2个3”是做好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
随着自贸港政策逐步落地实施,海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速,海南产业“补短板”跑出了“加速度”。
以“飞机维修服务”为例。
近年来,海南“修飞机”的国际大买卖正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吸引各国航司的飞机来到海南维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南自贸港开放优惠的独特政策。
维修企业提前向海关申报,境外飞机飞抵海口后可直接进场,海关直接进场监管查验,飞机维修完毕后也可直接飞走,省掉许多查验、报关的流程手续,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同时,进境维修的飞机还可享受免缴保证金、暂时进境维修允许内销、维修航材保税等优惠政策,大约可以为航司节省10%到15%的维修成本。
2024年12月的数据显示,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投产以来,三年完成超过1700单飞机维修项目,承接了超过200架次的喷漆业务,附件维修厂房完成了超过4万件的部件维修。
如今,海南飞机维修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带动临空产业上下游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海南飞机维修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此次在海南,丁薛祥强调,要科学谋划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紧推进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促进各类政策效应叠加释放,吸引优质资源要素集聚,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