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身黑色套装,搭配着轻便的运动鞋,昨天出现在“普陀女足30周年主题活动”上的赵丽娜格外引人注目。步入会场,她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在球场上聆听教练指导的小队员,一直保持的飒飒风采吸引了不少小女足队员的目光。看到许久未见的恩师——张翔和钱惠,不论是在运动员时还是如今的公益推广者,赵丽娜都展现出崇敬的神情。教练感慨地说:“时间飞逝,但在我们面前,她永远是个孩子。”
如今,脱下运动服的赵丽娜是足球公益项目的推广人,这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她分享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故事给普陀各年龄段梯队的小队员们。
“教练在生活中很关心我们,但在训练场上是非常严厉的。”赵丽娜回忆起在普陀接受训练时,全队因为一点小错误被教练惩罚的情景。她回忆说:“那次我们犯了错误,张指导就用跑圈的方式来教育我们。”那时球场还是土地,每跑完一圈,教练就在纸上画一笔,“等到教练喊停时,我们都围在那张纸的旁边,最后一数,上面有44笔,也就是我们跑了44圈。”尽管训练枯燥,但这成为赵丽娜最想分享的回忆:“如果没有当时的体能和基本功训练,我也不会进入少体校,再到上海队和国家队,所以我希望后辈在训练时要懂得珍惜,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机会的。”
在与后辈交流前,赵丽娜特意去了一趟母校——金沙江路小学。看到当年的煤渣场地已经变成了绿茵场,宿舍等设施相比当时都有很大提升,她感慨万分:“我从一年级开始住校,每天都和教练、队友去场地里练习基本功,那个时候内心会有些不情愿,但伴随年龄的增长,就会感恩教练当时的用心。”看到曾经用来练习脚法的墙面,赵丽娜的脸上多了一些笑容,“假设没有那一段时间沉下心来日复一日地练习,现在一定会比别人差一些,也不会打磨出后来正确的训练态度。希望新一代的队员在努力训练的同时,要时刻心存感恩。”
退役后,赵丽娜将更多的时间投身到青少年足球的推广和发展中,她经常出现在校园里,与热爱足球的女学生们共度时光。“未来,我希望能让更多喜欢踢球的女生有球可踢,获得在绿茵场上一展身手的机会。”这是赵丽娜对足球的期许。
普陀女足30周年主题活动由区体育局和教育局联手打造,内容包含五个“一”:一本画册、一个展览、一场主题活动、一部短片和一场友谊赛。这是一个为了纪念女足在普陀区的发展而举办的重要活动,也见证了女足在这片热土上的成长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