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七月十五有何讲究?了解下

才乐君 2024-08-15 17:01:48

导读:“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七月十五有何讲究?

“满城香烛人依户,一路歌声月在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公历8月18日将至,这一天可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中元节。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说的就是这天已经故去的祖先会重回人间,看望子孙后代,期间一些孤魂野鬼也会出来捣乱,为此中元节就成了祭祖大节,民间也称之为“鬼节”。

在中国古代,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四大祭祖节日。只不过,中元节更偏重于“鬼节”,有着不吉的意思,这也是民间常说的“七月半,鬼乱窜”的原因。

而且对于这一天而言,民间还有“早清明,晚十一,七月十五正日子”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祭祖而言,清明可以早点去,十月初一寒衣节可以晚点去,但是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就不能早也不能晚,要在这一天的合适时间进行。这句谚语侧面反映出中元节的特殊性。

另外,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有着很多的民间习俗活动,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这些习俗活动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正确认识;而且也传递了人们对于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还表达出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此外,中元节还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集中表现。因为中元节的文化核心就是祭祖尽孝、敬老尊贤、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而这些也是中元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据《中国文化要义》中指记载,“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孝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原点,也是社会政治秩序的原点。”因此在中元节的节俗上,中国文化强调固本思源的文化精神得到了极大体现与高扬。

就拿放河灯来说吧,其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太平兴国二年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而放河灯,自然离不开水,水在古代阴阳五行中,代表“阴”,出现在中元节的习俗中,就与生死交界相联系。而且这里的灯就是指引之灯,寓意光明与希望。如此一来,中元节放河灯就是为了让那些先人们可以在灯光的指引下,找到回家的路,体现的就是人们对于先人的敬重和爱戴。

当然,在民间,七月十五可不仅仅是民俗这么简单。据了解,七月十五这天正值处暑前后,此时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庄稼也已经陆续开始成熟,因此这天的天气对于庄稼的收成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间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七月半的水”,意思是说这一天虽然是鬼魂出没的日子,但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并不害怕,反倒是这天的降雨天气会让百姓更加担忧,因为这天降雨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为此,民间就有了“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七月十五下雨有何预兆?其实看看农谚就知道。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年里是旱是涝,其实通过七月十五这天的天气就能知道。因为这天的天气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很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如此一来,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已是深秋,为此今年的庄稼是收还是歉收,都已经成定局了。

七月十五定旱涝

根据古人说法,如果七月十五这天出现了降雨,那么未来雨水就可能比较频繁,因为民间有云“十五有雨下到底”,就是说这天降雨,很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月底,而频繁的雨水势必会导致田地出现涝情,这样就会对庄稼的生长带来不利。当然,如果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干旱少雨,此时就需要人们及时进行灌溉准备,避免庄稼受旱。

八月十五定收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的时候,庄稼的生长情况也就确定了,此时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都已经成为定局,无法通过外在条件改变了。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如果遇到旱情,只要及时灌溉,就能丰收,而如果遇到涝情 ,那么大概率秋收无望。

此外,民间还有很多谚语也都能表达这一说法,具体如下:

七月十五落一沟,‌毛毛细雨滴到秋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五这天出现了大雨,雨水落满了整个沟渠,那么接下里的很长时间里,就会一直阴雨连绵,没有晴天,而且这种现象会持续整个秋天,为此就会对庄稼成说产生不利影响。

七月十五晴,单衣到暮秋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七月十五这天如果是个大晴天,那么未来整个秋季都将会很热,人们只穿单衣服就能过秋。而这种天气虽然对于庄稼成熟有帮助,但是持续性的高温,也会引发干旱情况,为此要注意防旱。

七月十五雨来见,连绵阴雨滴到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五这天出现了降雨天气,那么连阴天就会持续很久,甚至贯穿整个秋季,这样对于庄稼的成熟就会受到影响,很容易减产。

七月十五响雷公,大雨满到平田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五这天出现了雷暴天气,那么接下来就会有大雨出现,而且雨水会导致田地出现涝情,导致庄稼作物出现减产。

通过这些农谚可以看出,七月十五这天晴天要比雨天好,虽然晴天会有干旱的情况发生,但是农民朋友可以通过灌溉来实现庄稼的丰产。而如果这天是个雨天,那么未来持续性的降雨,势必会严重影响庄稼的成熟情况,导致庄稼产量变低。

当然,农谚是古人根据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本身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此不能准确反映未来的天气变化,因此也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农谚天气的问题。不过,如果结合气象预报,这样就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了。

总之,随着七月十五的到来,民间关于这天的讲究和说法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可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要注意传承和学习,确保民间文化能够被大家知晓。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