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女孩烧死在小米汽车里:智驾失灵、车门锁死、电池爆燃的致命三角》

先天一剑 2025-04-03 18:14:21

① 事故现场:一场“注定”的屠杀

德上高速那个90度急弯,像死神随手画的镰刀。

夜间+116km/h+施工改道,地狱级难度,NOA系统却只给驾驶员2秒反应时间;

车门锁死:撞击导致12V电源短路,机械拉手藏在储物格底部,需提起15公斤重物才能打开——清华测试显示,车门变形后逃生成功率不足37%;

电池爆燃:标准版砍掉高配的“电芯倒置技术”,14层防护 vs 高配17层,碰撞3秒内起火。

三个女孩活活烧死,而这场悲剧的每一个环节,都写着“本可避免”。

② 低配车=低命价?小米的“安全减配”潜规则

电池阉割:标准版用比亚迪电池,抗压强度1500MPa(高配宁德时代2000MPa),底部无防弹涂层;

智驾缩水:纯视觉方案夜间识别距离仅120米(激光雷达200米+),无法识别静止障碍物;

营销话术:宣传“智能领航”,说明书却写“需全程监管”——把辅助驾驶吹成自动驾驶,是行业通病。

车企的潜台词:买低配?那你的命也得打折扣。

③ 比技术缺陷更可怕的,是人性之恶

舆论双标:去年特斯拉撞死4人无人问津,小米出事却全网狂欢;

真凶逍遥:道路设计方把高速弯道改到逆向车道,仅贴反光条,监管在哪?;

行业共谋:所有车企都在鼓吹“自动驾驶”,但L3以上事故法律仍要求车主背锅。

我们骂小米时,是否成了资本转移矛盾的帮凶?

④ 血的教训:普通人如何保命?

警惕“自动驾驶”话术:L2级系统撞车,车企一分不赔;

逃生演练:上车先找机械拉手,别等火烧屁股才翻说明书;

远离低配车:安全配置别省钱,生命没有性价比。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