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后立陶宛终于服软了,经济部长:现在很希望能恢复对华贸易

辜笑说影视 2022-12-03 14:39:48

据悉,波罗海国家立陶宛去年不顾我方的强烈反对,公然宣布在台湾设立所谓“代表处”,引发巨大争议。同年11月18日,“代表处”正式成立。三天后,中国宣布立即将与立陶宛的关系降为代办级;此后两国贸易也陷入低谷。新闻中提到,立陶宛生产商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在一年内下降了 80% 以上,许多合同被取消。立陶宛随后就此事向世贸组织和欧盟提出上诉,但后者一直回避,直到现在才处理。

报道称,时任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的态度非常强硬。他不仅口口声声说自己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没有异议,还多次对中国内政发表侮辱性言论;他今年还继续挑唆其他国家退出“17+1”合作。机制,指责中国借此“分裂”欧盟,要求立陶宛继续采取强硬路线。对于遭受的损失,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内淡淡地表示“不值一提”,他还向媒体叫嚣,目前还没有企业选择离开立陶宛,国内经济仍在发展中。

直到上月30日,立陶宛政府再次提出中立关系,但态度有所缓和。经济部长阿尔莫内特在接受采访时非常亲切地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可能与中国脱钩;虽然立陶宛已经找到了市场,但他们希望与中国恢复贸易关系。当被问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恢复关系时,阿尔莫内特说立陶宛和欧盟正在“努力”,但事情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有分析认为,立陶宛经济部长的表态一定是得到了当权者的认可,甚至是他们下令的。与一年前的态度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中国和立陶宛的贸易额不大,所以才敢招惹中国;但波罗的海通讯社指出,这只是立陶宛尚能承受的“直接损失”,关键是在中立关系迅速恶化后,所有与立陶宛关系主要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欧洲企业纷纷转移他们的生产线移出立陶宛,或停止从这里进口原材料和标签;这也使得立陶宛成为欧盟中的孤立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企业“直接绕过”他们。

还值得一提的是,有经济分析人士认为,立陶宛态度转变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被欧盟“抛弃”了。立陶宛一开始就直接向欧盟求助,希望欧盟利用其内部的“一致性原则”向中国施加贸易压力,借机挑拨中欧贸易关系;但自从欧盟接到诉讼后,除了“停止强制贸易”等呼吁外,直到现在都没有付诸行动,甚至直接将此事提交给世贸组织解决。对此的评论称:“立陶宛显得很‘天真’,纳塞达政府认为这是破坏中欧贸易关系的机会,但相比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的利益和中国庞大的贸易额而欧洲,任何组织都可以做出明确的选择,所以很快就会被踢出局。”

2 阅读:1205
评论列表
  • ly 4
    2022-12-04 07:41

    不要理这个小丑,美国是他爹!

  • 2022-12-03 21:26

    永远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