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的罪犯,曾当面大骂慈禧,行刑时却一声没吭

楚风文史 2025-04-02 04:16:3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清朝的“凌迟”之刑,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但在大清末年,有这样一位硬骨头被判这种极刑,他不仅不怕,甚至在慈禧太后面前破口大骂!

可奇怪的是,这么一个嘴硬到底的人,行刑时竟然一声不吭,连哼都没哼一下。

按理说,凌迟可是要割上千刀的,普通人早就痛得惨叫连连,他却像没感觉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一把“左轮”的恶名

康小八,这个名字在20世纪初的北京城和天津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提起这三个字,富户们会紧锁家门,商贾们会提心吊胆,寻常百姓也会避之不及。

他原名叫吴天心,后来过继给北京东皇庄康家,从此改姓康。

与其身世相比,人们更熟悉的是他腰间那把闪着寒光的日本造左轮手枪。这把枪是他作恶的工具,也是他横行北京城和天津一带的资本。

"给钱!不然命没了!"康小八的这句话常常伴随着枪膛转动的声音。

那些遭遇过他的人,运气好的只是钱财被抢;运气差的,命都搭进去了。

光绪末年,康小八的恶行愈发猖獗。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抢劫,开始绑架富户索要赎金。

更可怕的是,他还常常奸污被绑架富户家中的女眷,手段极其残忍。

一位幸存的受害商人描述:"那日我刚从天津回京,路过通州时被劫。那恶贼先是抢了银两,见我妻子在马车中,竟将她拖下,当着我的面就......"这位商人说不下去了,满脸痛苦。

康小八作案时常常是单枪匹马,仗着身手敏捷和那把左轮手枪,来去如风。

地方官府派人追捕,却总是扑空。久而久之,康小八的名声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

恶行惊动皇帝

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连续发生多起命案后,康小八的恶行终于惊动了紫禁城的主人。

"必须缉拿归案!"光绪皇帝震怒,下令五城练勇全力捉拿康小八。

这支清末时期的特殊警察力量,是专门负责京城治安的。接到皇命后,他们如临大敌,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

五城练勇的统领刘大勇调派了二百名精干人手,分成数十个小组,日夜在北京城内外搜寻康小八的踪影。这次行动规模之大,在当时的北京城实属罕见。

"水泼不进,针插不进!"这是老北京人形容搜捕严密的说法。

五城练勇在城门设卡盘查,在康小八可能出没的地方布下天罗地网。但康小八似乎长了双隐形的翅膀,总能在搜捕前一步脱身。

一位参与抓捕的五城练勇回忆:"那阵子我们天天盯梢,饭都顾不上吃。听说他在西城,我们赶过去,人没了;又说他在东城,我们又扑过去,还是人去楼空。"

搜捕持续了数月,情况依然不见好转。康小八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他开始向参与抓捕的官员发出威胁,甚至暗杀了两名五城练勇的密探,将尸体丢在了菜市口,以示挑衅。

意外落网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让整个北京城闻风丧胆的恶徒,最终栽在了儿女情长上。

康小八虽然恶贯满盈,却也有柔情的一面。

他在天津结识了一名叫小凤的青楼女子,对她格外钟情。每隔一段时间,不管风声有多紧,康小八都会冒险去天津的青楼见她。

五城练勇的统领刘大勇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即派人前往天津,在小凤所在的青楼附近设下埋伏。

果然,在1905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康小八如期而至。

"今晚月色真美,我带了你最爱吃的杏仁糕。"康小八放松警惕,将枪放在了床头。

小凤倒了一杯酒给他,眼神却飘向了窗外。就在康小八饮酒之时,埋伏在外的五城练勇一拥而入。

那晚,酒酣耳热的康小八失去了往日的警觉,被五花大绑押回北京城。

当他被捕的消息传开,整个北京城一片欢腾。许多受害者家属前来刘大勇府上道谢,街头巷尾也流传着"恶人有恶报"的说法。

有传言称,小凤实际上与官府暗中勾结,故意引康小八入瓮。也有人说,小凤是被逼无奈。

这些真相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在康小八被捕后,小凤也消失在了天津的风月场所。

怒骂慈禧

"把他带到我面前来!"慈禧太后下令要亲自审问这个让北京城不得安宁的恶徒。这在清朝的司法程序中极为罕见,显示了此案的特殊性。

1905年4月底的一天,康小八被带到了颐和园的仁寿殿。殿内陈设华丽,慈禧端坐在宝座上,旁边是光绪皇帝和一众大臣。

历史学家根据宫廷记录描述,当时的慈禧已七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

她原本打算在这个案件上展现开明姿态,体现晚清新政的改革决心。这一时期,清政府正积极推行法律改革,欲废除包括凌迟在内的多种酷刑。

"你可知罪?"慈禧开口问道。

面对紫禁城的主宰者,常人可能会吓得魂飞魄散,但康小八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屑。

"我康小八一生行事,只认一把枪,不服管教。"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慈禧见他态度傲慢,又问:"你犯下如此多的命案,就不怕报应吗?"

康小八冷笑一声:"我只怕枪膛里没子弹,不怕什么报应!"

殿内的大臣们听闻此言,无不变色。

更让人震惊的是,康小八接下来的话:"你们这些人高高在上,知道下面的百姓怎么活吗?你这个老妖婆坐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吃的用的都是民脂民膏!"

"大胆!"大臣们齐声喝道。但康小八依然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慈禧闻言大怒,拂袖而去。当天下午,一道特旨传出:康小八罪大恶极,凌迟处死!

这一决定让许多主张法律改革的官员感到失望。他们认为,即便康小八罪该万死,也应当按照新的法律程序处理。

但慈禧的决定不容更改,康小八的命运就此注定。

终极惩罚

1905年5月10日,北京城天气阴沉。菜市口刑场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有人是为了亲眼见证这个作恶多端的恶徒伏法,有人则是为了目睹这个古老而残忍的刑罚最后一次执行。

“凌迟”,又称"千刀万剐",是中国古代最为残酷的刑罚之一。

行刑时,刽子手会在犯人身上一刀一刀地割肉,至死方休。按照规定,受凌迟之刑者通常要在身上割三千六百刀,象征着一年的天数。

正午时分,康小八被押上刑场。他被绑在一个木架上,四肢大张。与想象中的恐惧和哀求不同,康小八始终没有求饶,甚至没有发出一声惨叫。

"开始!"随着监刑官一声令下,行刑开始了。

刽子手先是在康小八的胸口划了一刀,鲜血立刻涌出。围观的人群中有人不忍直视,别过了头。

而令人意外的是,康小八的表情始终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行刑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期间,康小八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有人说他使用了某种秘术来抵抗痛苦,也有人说他的意志力超乎寻常。

眼看着康小八还有一口气在,监刑官最终决定用钢针刺心,结束他的生命。就在针刺入的那一刻,北京城上空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围观的百姓纷纷躲避,但都没有离开。他们相信这场雨是天意:"这是老天收恶人啊!"

更加神奇的是,据当时的气象记录,北京城此前已经连续数月干旱无雨。

康小八死后不久,雨停了,仿佛一切都随着这个恶人的离去而重新开始。

康小八的尸体被示众三日后,草草掩埋。没有人为他收尸,也没有人为他哭泣。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受“凌迟之刑”的犯人,带着他的恶名和不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结语·】——》

康小八的故事终结于1905年的那场雨中,而他的死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一项残酷刑罚的终结。

就在同年,晚清政府通过了《删除律例内重法折》,正式废除了包括“凌迟”在内的多种酷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清朝司法档案》、《晚清刑罚变革史》、《康小八案件原始卷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