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日本昭和天皇裕仁逝世。他在位时发动了侵华及太平洋战争,常隐匿于东条内阁背后,以此规避责任。
东京审判期间,裕仁凭借美国庇护,以天皇无权为由,成功规避了审判。
日本人认为裕仁天皇对结束战争起关键作用,因其曾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故称其为“热爱和平”的天皇。
此事实属离奇,荒谬无比。其行为完全颠倒常理,令人难以置信。
裕仁天皇实为侵华战争主谋,二战时日本成战争机器,他难辞其咎。他及日本国民均未认识到自身错误,不认为侵华战争有误。
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裕仁频向部属表达不满,指出先前低估了中国军力,此乃极大失误。
裕仁天皇在侵华战争中的角色是什么?他在这场冲突中具体发挥了何种作用,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裕仁天皇被冠以“爱好和平”之名,但其真实行为需深入审视,以确保评价准确。此称谓是否恰当,应依据历史事实与其行为综合考量。
谈及日本天皇,人们常误以为其如英国王室般仅为象征,权力微薄。实则不然,至少在二战前,日本天皇是拥有实权的。
裕仁天皇为日本史上权力最大天皇,掌控日本政治、军事及外交决策。他一手发动了臭名昭著的侵华战争。
关于侵华战争与裕仁天皇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认为裕仁直接负责,另一则主张其无罪。此处先探讨后者。
日本普遍认为,裕仁天皇无实权,全面侵华战争由军方决定,他仅被动接受。天皇既未明确反对,也未支持该决定。
裕仁天皇反对军国主义,秉持和平立场,为君主立宪下的正常君主。他未挑起侵华战争,却承担其责,实属勇敢的失败者。
总之,裕仁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被视为纯洁无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作家比克斯支持“裕仁有罪论”,著书《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详细阐述其观点,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写书前,比克斯详研皇室官员、政治家、军方将领的官方文件,并参考日本学者对裕仁天皇及侵华战争的研究,揭露了裕仁表面的虚伪形象。
比克斯描述裕仁天皇自幼受儒教与武士道影响,崇尚武力,继承了日本民族中极端、阴暗的特质,成为偏执之人。
他执政的前二十年,身处日本权力巅峰,肩负艰巨重任,难以想象,于默默承受中逐渐蜕变。
他漠视一切,专注政治,以守护皇室、光耀日本为终生志向。为此,他不惜牺牲任何个体与国家利益。
中国并非裕仁天皇壮大日本的“踏脚石”。此表述有误,它歪曲了历史事实,中国在日本扩张过程中是受害者,而非助力者。
侵华战争中,裕仁天皇始终为决策核心,非“被动接受”,责任不在军方。他掌握实权,若未首肯,军方无法越权擅自决策。
《真相》中,比克斯援引权威史料,阐明裕仁天皇在制定日本战争战略、推进战争及指挥对华所有军事行动上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1925年,裕仁命令朝鲜的日本军队侵入东北,此举可视作日本侵略中国的初步行动或“前奏”。
1931年,裕仁天皇策划庞大军事方案,核心为掌控满洲,进而沿中国海岸南下,夺取新加坡等战略要地。抗战史实显示,日本确按此计划行动。
需指出,彼时裕仁天皇尚无对华开战之意。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裕仁天皇虽默许,但仍心存犹豫。
他犹豫的是战争胜负,非战争必要。见关东军占领东北后,裕仁天皇安心。受现实主义与机会主义影响,他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军方。
“九一八”事变后,裕仁天皇向关东军颁发“敕语”,以示对其行动的赞许。
关东军将士在嫩江、齐齐哈尔或锦州地区,顶风冒雪英勇抗敌,以除匪患,扬国威。朕嘉其忠烈,望将士坚忍自重,奠定亚洲和平,不负朕望。
日本军队自称“皇军”,此称谓源自对“敕语”内容的直接采用。
1937年,近卫内阁决定全面侵华,裕仁天皇以最高统帅身份表示支持,并更积极地参与相关军事决策。
他批准增兵华北方案,主张扩大侵略。对侵略华北、内蒙的日军,裕仁天皇再发敕语赞扬其攻克敌阵,宣扬国威:“朕赞其忠烈……”
此外,南京大屠杀这一国人心中永恒的创伤,亦由裕仁天皇主导。他命松井石根攻占南京,城陷后又对日军统帅部表示,对攻陷南京及大屠杀行为满意。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在华实施“三光”政策、虐杀俘虏平民、违用化学武器及人体实验等暴行,裕仁天皇均知情且未阻止,反对施暴者予以嘉奖。
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军国主义追随者,战争狂热者,人称恶魔。裕仁天皇越过亲近皇室,任命他为首相,此举透露了关键信息。
哪位崇尚和平的君王,会委任一个热衷于战争的人担任首相职务?
裕仁天皇此时已深陷战争利益中,他满怀壮志,驱使日本战车前行,意图摧毁中国民众,视亿万人为其帝国辉煌的垫脚石,追求“大东亚共荣”。
然而,严峻的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让他的脸庞肿胀不堪。
1940年起,日本在中国战场形势严峻。裕仁天皇渴望战争红利,却不愿承受失败后果,对任何失败可能都无法容忍。
日本军事专家频遭裕仁天皇责备,因其责怪他们低估中国军力,并对战争中每个人的错误判断表示不满。
我本不希望与中国开战,但中国实力超乎预料。所有人都误判了局势,军事专家也不例外。
军事专家意外被提及,无奈只能默默承担责任。
裕仁天皇发言后,在屋内踱步,满面忧色,认为日本面临绝境。
众人对战争均判断失误,尤其是陆军专职部门。需迅速终结战事,并规划未来十年国防军力重整,以确保安全。
战争既启,非裕仁一言可止。东条英机领导的军国主义者煽动下,日本全境沦为战争工具,军民皆狂,三岁孩童亦不例外,何谈停战?
裕仁因骑虎难下且心存侥幸,未停战而是寻求他途,企图通过扩大战争至太平洋来弥补,意图借此翻身。
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裕仁重燃希望,转而着手规划未来。
和平重现后,他渴望探访南部海域。他心中暗想,这应无碍,毕竟那些区域或将归属日本。
裕仁梦想破灭,日本未能翻身反陷困境。他深感焦虑,频言日本低估中国实力,错误地发动了对华战争。
我不愿与中国交战,因顾忌苏联。战争一旦爆发便难终止,发动需谨慎,一旦开始,便须全力以赴。
这马后炮极为滞后。因此,大家是否已发现问题所在?
裕仁始终日本战争胜负,忧虑本国损失,未曾深思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也未审视该战争的正义性。
他未与中国开战,并非无此意愿,实则因担忧无法取胜。
冷酷无情,自私残暴,此般行为彰显野兽般的思维特征。
因此,裕仁非无辜,实为抗战罪魁祸首。追究责任时,裕仁天皇必为首当其冲被严惩之人。
然而,在东京审判中,裕仁逃脱了战争责任,并随后被美日两国树立为备受尊敬的和平君主形象。
他作为热心海洋生物研究、不涉政治的佛系君主,频繁亮相,这一形象触动了中国民众的敏感神经。
裕仁天皇为何能避免审判?
东京审判:记录尽显荒谬之处,审判过程与结果充满不合理与荒诞,字里行间透露出不公与偏见。
1945年,广岛与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迫使战争狂热的日本冷静。裕仁天皇历经数年懊悔,最终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投降前夕,裕仁假意哀伤:“我的子民所受之苦,使我难以目睹,内心痛苦万分。”
裕仁明明战败投降,却故作为国为民、深明大义之态,演技精湛,若奥斯卡无他,实难令人信服。
裕仁未反思,若非他挑起战争,子民岂会蒙受苦难?
裕仁为避罪责而辞职,其举动看似将他从侵华战争中撇清,由“策划者”转为“旁观者”。他主动投降并表现出对国民的关怀,使日本人认为他是善良且爱好和平的君主。
裕仁最终未能离开,仍留在天皇之位,原因在于美国的阻止,迫使他继续履行天皇职责。
东京审判中,裕仁作为战争主导本应受罚,类比甲级战犯东条英机被判绞刑,裕仁或面临相同命运。但远东军事法庭未追责,称“天皇无权”。
日本二战前为君主立宪制,天皇虽处权力顶端,却无实际权力,无法全面控制军队,故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不应归咎于天皇。
日本人认为,侵华与太平洋战争均由军部和政府决策,裕仁仅象征性确认,未参与决策,故无需承担责任。
上文已证“天皇无权”观点不成立,裕仁非无权,实不愿担责。稍作调查即可发现,该说法难以立足。
史料显示,美军占领日本期间,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曾会晤日本天皇裕仁。
裕仁当时自称对日本战时政治军事决策及行动负全责,表明他清楚自身责任,同时美国也深知裕仁的罪孽。
然而,在美日领导人均知裕仁有罪的情况下,远东国际法庭仍判其无罪。原因何在?显然是美国暗中干预所致。
众所周知,美国在远东国际法庭上因故干预审判,助力裕仁逃脱制裁。此举因担忧裕仁受罚后,日本民众会激烈反抗,对他们构成威胁。
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亟需日本作为盟友,共同对抗共产主义。因此,两国合作显得尤为关键。
日本国民对天皇盲目崇拜,天皇若遇危机,日本社会将陷大乱。因此,维护裕仁天皇,能团结日本保守派,确保社会稳定,助美国巩固对日占领统治。
裕仁在美国的保护下顺利过关,未因其侵略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日本天皇未受制裁,战争责任问题悬而未决。日本否认并美化侵略历史,此现象并不意外。
日本国民与天皇在侵略中国上系共犯。若天皇无需对战争负责,日本国民更无从谈起承担相应责任。
这解释了日本至今不承认历史的原因:他们自觉无误。若真有错,裕仁天皇为何未受追究?可见,从政府至民间,日本一脉相承的无耻态度显而易见。
1946年,美国操纵下,裕仁成为傀儡皇帝,将国家权力移交麦克阿瑟。至此,裕仁失去实权,如其所愿。
1947年,日本因裕仁推动进入立宪民主时代,裕仁天皇走下神坛,塑造自己为热爱和平、尊重民主的君主形象。
他准许平民与皇室合影,支持皇室与平民联姻,热衷海洋研究,遍访全国,会见记者并接受采访,尽职履行吉祥物角色。
然而,外表光鲜难掩内在腐朽。裕仁无论如何伪装无辜与良善,都无法洗脱其背负的深重罪孽。
东京审判未定罪裕仁,但学界、舆论界及战争亲历者多认为其有责。所有中国人都明白,裕仁天皇和善外表下,隐藏着无数同胞的悲惨牺牲。
1989年,88岁的裕仁天皇因癌症逝世,历经折磨。他生前犯下重罪,死后必遭世人谴责,留下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