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变2024!

海鲜生猛 2024-01-05 21:17:41

文 / 巴爷

岁末最后的晚餐,朋友约在了后海某会所,三个人,另一位来自深圳。我问他从事什么行业?他说:

“我是卖牛肉的”

朋友玩笑他:你也曾堂堂百亿企业家,怎么这么自贬?

“先活下去”,深圳客人轻嘘。

1. 《周易.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这是逆境中的勇气。他交过巨额学费,早些年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广泛介入,“那些‘高大上’的,原来只不过是自己的虚荣作祟”,玩了金融之后更发现,自己“愚笨”到缺乏对金融的敬畏之心。

痛定后,想明白了。在民生领域找到一米之地,掘井千米。找到几个在牛肉行业浸泡了数十年的兄弟和家族,一起卖牛肉。跑了两个月,几千万流水,于是把其他业务都甩了出去,一心想着把大湾区的牛肉卖好,将来再卖到江浙,再将来再北方。他说要把牛肉卖到10亿元,透过桌前寥寥的烟雾,我看到他心中挖井千米的蓝图,分明是想把牛肉卖到几百亿元。

“很多人被打趴下后,再爬不起来了”,我说,“你是被打趴下,还能站起来的人”。

我是谁?深圳客人也曾彻夜反思,他的虚荣,他的面子,最后他对自己反思的是:

“似我非我”

我并不能准确理解这位再度创业者的“似我非我”,这世界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同。但又依稀能懂得他说的“似我非我”,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不会无病呻吟。

在百年未有,大人虎变的时代,小人革面,顺应变化,君子豹变,自我革新、修炼,然后像幼豹那样,豹纹在漫长的过程中,从丑陋显著变化,褪毛,疏朗焕散,光泽而有文采。

易经中的君子,一生都在迁善去恶。易经中的豹,不是猎豹,是甲骨文的“豹”,也就是毛纹既像梅花,又像古代铜钱的国产“金钱豹”,既有速度,也有耐力。

这位深圳客人,在2024年将以国计民生的“赚钱”来实现“豹变”。

不容易!

2.“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唐·李白)

这两年,身边正经历“豹变”者不少,首屈一指的,还是中国式众筹架构师杨勇。与“似我非我”不同,杨勇做的是:

“干掉自己”

这位坚持只做“十年后也还有价值”的长期主义者,在厉以宁厉老为“1898咖啡”题词,鼓励中国式众筹创新的十年后,在2023年,亲手“干掉”了“杨众筹”。

12月10日,杨发起的邮轮商学院第0期在天津启航。2200多名各界精英登上邮轮,六天五夜,手机信号堪比2G,1000场密集的各自发起的活动,社交在蔓延,生意在链接。杨勇将中国式众筹十年沉淀,成功落地到“邮轮”,他把邮轮取名为“众得”。

这是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商业新场景,新物种。当年的众筹,是缘起,今天的众得,是结果。邮轮,是因果最佳的物理载体。

在邮轮,一位早习惯“礼貌但绝不热情”的精英女士,会眼中有光脸上带笑,触接高维思维,也愿意敞开分享多年的经验。谢鹏云会大声说,“让青年去追捧科学家,而不是文娱明星”;张旭东会提醒“无论怎么样,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有光明,你身边就有光明”。

“吃饭与吃饭是不一样的!”12月28日长安俱乐部的邮轮答谢会上,北大纵横王璞如是总结。“打通了前瞻性的商业路径”。那些参加邮轮的人,是去海上旅行?是去学习?是去寻找寻找商机与合作者?都是,也都不是。

过程却是步步惊心,自国家8月10日宣布国际邮轮恢复,仅仅用了100余天,长安俱乐部定基调、京城俱乐部定群体、香港马会定生态三个节点,就启航。既是不可思议的高效,也是难以置信的仓促。

从杨勇,到每一名上船的人,都是: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在怀疑的时代,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众得”邮轮承载了信任者的“众望”。然而,连杨勇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即使回到8月,重新去做一次,也不可能去把每件事都做对。仓促之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可能让邮轮翻船”。

也可以等2024年春暖花开之后启航,但那意味着这一商业新物种要晚一年诞生。

相较于目标与理想,个人对失败和犯错的天然恐惧根本不值得一提。就像今年夏天,杨勇反复向身边朋友提及的《被讨厌的勇气》。

但凡可以“先瞄准,再开枪”,谁会去干那种“先开枪,再瞄准”的事?

杨勇,在2024年将以第1期,以及一期接一期的众得邮轮启航,来实现“豹变”。

不容易!

3.“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与杨勇的见面,是在岁末最后一个下午,他刚从昌平的一场商务中赶到王府井,在一座写字楼举行30多人闭门的新三届大讲堂。

这次主讲的是南开大学78级历史系王振耀,69岁了还在琢磨“穷人的问题”,还在极力倡导人均1万美元后的“善经济”:金融向善、科技向善、商业向善。

王振耀教授是一个已经完成“豹变”的样本。他在民政部为官数十年,推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体系等制度的建设,距离退休只有4年的56岁那年,从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辞官,开启了离退休从此遥遥无期的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之路。

王教授对发掘中国慈善的力量,从不闭门造车。老人、孩子、残疾和贫苦,一步步坚实走来,筚路蓝缕。这位出生穷人家的新三届,在新时代也会遇到了新挑战,他和孙辈说,自己小时候吃不饱,跑到山上去挖野菜。孙辈却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爷爷,你很奢侈啊,野菜很贵的!”

一位创业者从王教授少年经历全国教育处于瘫痪,仍坚持求学;官场和慈善事业中的独立思考、自处低处、善巧方法中,感悟到“现实中求最佳”:每个时代都有局限和问题,我们不能一味抱怨时代、抱怨社会,而应该在现实中努力去追求,去为时代和社会做点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就像目前虽然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依然要保持定力,做好自己企业的发展!

另一位名叫王韶辉的少年成才规划师,在王教授一件件“落实”的分享中,感悟到:

“以国家富强而骄傲,不以个人困境而懊恼”。

这句话挺棒,总有一类人,要赋予自身意义,在或许依旧不容易,或许更不容易的2024年,这句话,能给向前奔跑的奋斗者们,以力量。

于是,我借来,作为豹变2024的文章标题。这种表述,还能让更多人心安。这或许也是正在君子豹变者内心深处的情怀。

毕竟,西方哲学强调是精致利已,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天下为私;中国的文化根基是天下为公,士不可以不弘毅。

4.“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美酒娱冬春”

本文小段标题,摘自李白的《陈情赠友人》,陈情,是陈述衷情。李白所向陈情的,是兖州的一位友人,两人一开始关系很好,后来崩了,于是诗人把心掏出来似的絮絮叨叨,希望言归于好。

其时,安史之乱后诗人被人陷害,落魄流离。这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万丈诗人当时心境,像极了2023年伊始,一个个意气风发,一门心思想搞钱,一门心思想追回失去的三年疫情时光,却在年末,唏嘘赚钱怎么那么不容易的大部分人。

2024年,中国的经济依旧在“康德拉季耶夫波动周期”的第三阶段,高质量发展,或者叫“中低速的增长”。赚钱不易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预期。

何妨学学李白呢?不能豪情万丈,不能天生我材必有用,三五好友,陈述衷情,也蛮好的。

2023年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与故友江言通了一个半小时电话。这位2024年的文坛新秀,即将出版一本新作,这新作,被陕西书评第一人,近80高龄的李星老师高度评价:“在相对沉寂的新世纪中国文坛上,沉淀了传统——现代,与之夹缠、相融的一股清新的风”。

陕西,有路遥,有贾平凹、陈忠实,江言即将出版的小说,书名题词的就是贾平凹。

这不仅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文坛陕军东征。一时少年意气,给美女诗人秦雪雪打去电话。

“江言那么新秀,你有没有时间出个镜,给江言做几条短视频啊。”

然后,我想起多年前的那个上午,三股创作势力在江言脑海角力,腹中文字似丧了统帅的乱军,他打开电脑,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目之所及是一片耀眼的空白,刺得他眼睛生疼。

那时的江言,很沮丧!

所幸,二十多年的文学坚守。他也算完成了某种程度的文人豹变。

不容易!

5.结尾

“虎豹之变,蜕故孳新”。

公号荒芜四年半,感谢微信不封之恩。大抵要归于当年10W+的战绩。

这四年多一路走来,不容易!

重新提笔,不容易!

这篇文章,原计划是2023年岁末,作为2024年展望而作;但日子一天天连轴转地过着,终未能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完成。

没有对未来的预测与展望,也避免了“某金证券”那样十大预测准确的全部误判。元旦和最重要的人之一爬了银装素裹的八达岭长城后,敲下了2023年最后一天的生活及感想:

“豹变2024”!

来源:巴爷公众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