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老外没有人情世故的?
你看老外这表情,是不是都要感动到融化了?
这是妥妥的文化输出啊!
一位意大利威尼斯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之际,为表达对三位教授的感激之情,特意送上了三面分别印有“仁爱师德”、“学识权威”、“智慧博学”的双语大红锦旗。老师们刚开始是惊讶万分,随后又转为惊喜,最后开心收下,感动到流泪!
我就说嘛,没人能抵挡得住表彰锦旗的诱惑力!哪怕是在国内,无论是老师们还是医生们也都以锦旗为荣。
网友:看老外这表情,估计这锦旗够他们显摆半辈子的了!
要是在国外的办公室里挂几面这种锦旗,别提多威风了!
毕竟这大红锦旗有多少老外是见识过的啊?每一个访客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要问这面锦旗的来历,接下来的故事不就是属于你的个人表彰大会了吗?
关键是上面的大汉字,老外一看就很高级,还以为是祖上哪个帝王赐给下来呢!
“那还不赶紧申遗!要不然等下又要被韩国抢先了...”
要是锦旗在老外中流行了,那我们的话语权可就大起来了。
比如说锦旗的材质必须要用江南皮革厂的,旗杆必须要用海南黄花梨木...这下不知道要养活多少人了。
这其实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毕竟,老外好像是真的很喜欢这种中国特色的荣誉勋章。
前段时间,在英国剑桥大学有个留学生为了感谢一位门卫大爷帮他照看自行车,特地从中国网购并定制了一幅大红锦旗——Thank you for saving my bike!(感谢帮忙照看我的自行车!)。
这位大爷哪里见识过这么高档的、这么大面积的“勋章”啊!当下就把这面锦旗挂到了门卫室最显眼的位置,这位留学生每次去看他,最先看到的都是这面锦旗。[捂脸]
这位大爷要是再戴一条红领巾或者红领带,那“建国”的感觉指定是“挠的一下就上来了!”
网友表示:大爷看了一眼收藏了半辈子、一抽屉的感谢信,瞬间感觉不香了。
我若不挂锦旗,世人又怎知我受人敬仰?
恐怕这面旗会被这位大爷当成传家宝了!
“这招在国外的老板面前,也很是受用!”
这表情,真不像装的。
别人找他合影他都是一脸严肃,直到看到这面为他专属定制的锦旗,这位老外导师开心地就像两百斤的猴子。
感觉他回家就要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了!
锦旗,让千言万语的“感谢”都具象化了。
其实锦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一种浓缩人情、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感谢医者仁心,还是赞扬教师恩德,锦旗总能在简单的文字与绚丽的红底黄字中承载浓厚的情感。而这一习惯,正是在“人情大于物”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然而,当这一礼仪被移植到西方文化语境中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颇为耐人寻味。在大多数欧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更倾向于“私人化”。鲜花、手写贺卡、或是口头的简短感谢,已经足够传递心意。
而锦旗这一独具仪式感的表达方式,则显得格外隆重且正式。它的出现,让一切的“感谢”都具象化了,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这么“隆重”的道谢礼仪。
在老外的文化认知中,类似的行为少之又少。
锦旗所传递的,是一种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感谢,更是一种高度仪式化的“文化尊重”。这种震撼,不亚于一位古代欧洲平民受到皇帝的亲身嘉奖。锦旗的存在,填补了西方社会在正式礼仪文化中的某种“空白”,并以其庄重的外观和深厚的含义,深受老外的欢迎。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锦旗也会像饺子、麻将一样,成为中外交流的另一张文化名片(赤旗插满蓝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输出的过程中,尊重彼此、互相理解。毕竟,文化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输出本身,而在于它如何真正走入人心、润物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