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港区以弘扬时代新风为目标,把文明实践阵地设在群众身边,通过小戏小剧、餐前宣讲、全龄阅读等形式,打造“家门口”的文明“加油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创新表演形式,唱响文明新风
“乡亲们,我们应该牢记我们的抗日救国英雄!”近日,在临港区草庙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临港区威海高歌艺术团正在排练吕剧《昆嵛山上一棵松》。
这是威海高歌艺术团创作的吕剧小戏,通过讲述临港区汪疃镇闫家泊子村抗日英雄刘福考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为抗战献出生命的烈士。“从8月16日正式演出以来,已经在全区22个社区和村庄进行展演。”艺术团团长马理玉说。
威海高歌艺术团成立于2021年,目前共有20名成员。这支由临港区本乡本土群众组成的文艺队伍,通过“小戏小剧”等形式,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排练历史剧目,艺术团还充分将传统艺术与移风易俗新风尚融合,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剧场”形式,创作出更多原创作品。“婚事新办反铺张,高额彩礼不提倡。”“破除迷信树新风,厚养薄葬好风尚。”在原创快板《移风易俗听我讲》中,威海高歌艺术团充分利用快板这一艺术形式,融入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移风易俗新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
近年来,威海高歌艺术团积极举办“国粹进社区”“原创文艺秀”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和国粹艺术展演,还编制了森林防火、传统文化、防骗反诈、改革开放等主题的快板、小品,为区内群众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立足实践阵地,厚植文明新风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丰富辖区群众文化供给,临港区汪疃镇今年新打造一座文化书屋,目前已经对公众开放,走进其中,已经有不少居民正在抢“鲜”阅读。该书屋位于汪疃镇府前街,毗邻汪疃镇大集,辐射周边多个村、社区和镇域内所有学校,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加油站”。
书屋分为两层,一楼为纸质书阅读区和儿童友好型阅读区,二楼是电子阅览室,共配备有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及少儿类藏书约一万册,图书种类丰富,还有众多免费的电子资源,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据汪疃镇副镇长王永恒介绍,书屋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按照“全龄友好”的理念进行空间设计,儿童阅读区色彩鲜明,能够让孩子们产生愉悦的情绪。为更好服务群众,书屋内配备有卫生间、空调、饮水机,且两层之间设有电梯,可以为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提供方便。汪疃镇还将充分发挥文化书屋的阵地作用,坚持以用为主,确保效益最大化,推动阅读与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群众的新风尚。
做好餐前宣讲,倡树文明新风
每天中午十一点,是临港区蔄山镇山马刘村幸福食堂最热闹的时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员刘玉刚趁着餐前时间,给大家上了一堂“移风易俗”宣讲课。近年来,蔄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立足村情实际,以培育“孝老爱亲”文明新风作为深化移风易俗重要抓手,提档升级山马刘村幸福食堂和幸福大院,探索形成集文明就餐、理论宣讲、文化惠民为一体的文明实践服务模式,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山马刘村幸福食堂建立之初,是为了解决村里老人吃上“一餐热饭”问题,为全村75周岁以上独居、空巢、子女无法照料的老人们提供幸福午餐。“随着幸福食堂逐步走入正轨,我们发现很多老人都会提前到食堂等着,大家聊聊天、说说话,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利用这个时间做一些文明宣讲。”山马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夕利说。
就这样,一堂堂宣讲课成功“迷”住了村里的老人,宣讲“食”光早已成了老人们的“调味剂”,让老年生活“色香味”更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了解到更多国家大事,这饭菜吃起来更有滋味了。”今年92岁的老党员宋克训说。
除了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蔄山镇还聚焦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文艺演出、健康义诊、中医药文化宣传等活动,擦亮了乡村文明底色,让村民在感受幸福的同时,也成为引领家庭成员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的主力军。(来源:威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