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风一吹,就咳得上不来气;走几步路,就像背着座山;想要睡个踏实觉,夜里却被憋醒好几次。慢阻肺,这个听起来陌生的词,实则是许多中老年人绕不开的健康隐患。
它不像感冒那样来势汹汹,也不像心脏病那样瞬间夺命,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地剥夺肺的功能,直到有一天,连呼吸都变成了奢侈。

慢阻肺,究竟是怎么回事?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由于气道长期受损,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疾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逆——一旦肺损坏,就难以修复,只能尽量延缓恶化的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而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3.7%,也就是说,每10个40岁以上的中国人里,就有1-2个人患有慢阻肺。
很多人以为,慢阻肺是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实,长期吸烟、空气污染严重、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反复呼吸道感染,都可能让这个“隐形杀手”提前找上门。

而一旦确诊,有些习惯就必须立刻改掉,否则只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第一件不能再做的事:继续吸烟或接触二手烟“都这把年纪了,戒烟还有啥用?”不少患者一听要戒烟,立刻摆手。
但医学研究早已证实,吸烟是慢阻肺的头号元凶,也是病情加重的主要推手。数据显示,8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
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质,会破坏气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加速肺功能下降。

更可怕的是,即使自己不抽烟,长期接触二手烟,甚至是三手烟(残留在衣物、家具上的烟雾颗粒),同样会导致肺功能损伤。
因此,家里有人吸烟的,必须让他们远离你,最好直接劝他们戒烟。
戒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并非不可能。可以选择尼古丁替代疗法(如尼古丁口香糖、贴片)来缓解戒断反应,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戒烟药物(如伐尼克兰)。
此外,找点新爱好,比如散步、书法、太极,分散注意力,也能减少对香烟的依赖。

“咳嗽嘛,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
”这是很多慢阻肺患者常见的想法。但实际上,咳嗽和痰多,是肺在向你求救。
这些症状往往意味着气道内有炎症或分泌物堆积,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引发急性加重。

如何有效清理痰液?
许多慢阻肺患者因痰液粘稠,难以咳出,导致气道阻塞,呼吸更加困难。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 多喝温水:每天喝1.5-2升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
· 掌握正确的咳痰技巧:深吸气,然后缓慢地、用力地咳出,而不是小声干咳。
· 可以采用“三步咳痰法”:先深吸气,再屏住一秒,最后双唇微闭、用力咳出。
· 拍背排痰:家人可以用空心掌轻拍背部,帮助痰液松动,利于排出。

· 雾化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雾化吸入药物,帮助扩张气道、减少炎症,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第三件不能再做的事:剧烈运动或长期久坐不动“医生,我一走路就喘,还是不动吧。
”很多慢阻肺患者因呼吸困难,干脆减少活动,但长期不运动,肺功能会进一步下降,肌肉萎缩,身体耐受力变差,反而让病情更严重。
但另一方面,剧烈运动同样不可取,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氧气需求突然增加,而受损的肺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容易引发呼吸衰竭。

慢阻肺患者适合什么样的运动?
· 散步:每天30分钟左右的缓慢步行,是最简单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 呼吸操:如“缩唇呼吸法”(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用嘴巴微闭,缓慢吐气),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 太极:动作缓慢、节奏均匀,能提高肺活量,还能改善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
· 吹气球或吹蜡烛:锻炼肺部力量,让气道更通畅。

慢阻肺患者最怕的就是冷空气和雾霾。
寒冷会导致气道收缩,加重呼吸困难,而雾霾中的颗粒物会刺激气管,引发炎症,甚至诱发急性加重。
如何应对天气变化?
· 冬天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清晨和夜晚,气温低的时候。

· 出门戴口罩,N95或KN95口罩能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 家里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吹。
· 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污染物。
第五件不能再做的事:盲目乱吃药,忽视医生的治疗建议很多慢阻肺患者习惯自己买止咳药,但有些止咳药会抑制咳嗽反射,使痰液堆积,反而加重病情。

另外,擅自停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气道炎症反弹,加速肺功能恶化。
慢阻肺的规范治疗包括哪些?
· 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可以帮助舒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
· 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气道炎症,但需遵医嘱使用,不能随意停药。
· 长期氧疗: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每天吸氧,改善缺氧状况。

慢阻肺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天内变好。但只要戒掉坏习惯,遵医嘱治疗,科学管理,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就能被尽可能延缓,让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疾病虽然难以逆转,但每一个正确的选择,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更长久的轻松呼吸。
参考资料: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慢阻肺报告》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指南》
3. 《柳叶刀》呼吸病专刊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