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凌晨,张雪峰突然发文:“我离被人搞不远了。”

他焦虑到睡不着觉,在凌晨1点跑5公里。
不得不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平安”,也是一种程度上的“以退为进”。
很多人表示不解。
张雪峰说点真话,也是为了考生,他还有错了?
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张雪峰这一波,刨了很多“韭菜”坑,掀翻了不少人的“毒蛋糕”,真正成了“众矢之的”。
当“箭靶子”并不好受,难怪他睡不着。
01、张雪峰是谁
张雪峰,1984年出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毕业于郑州大学,是长红7年的考研辅导老师。
张雪峰的走红,得益于高校扩招、自媒体发展的时代浪潮,他是个有两把刷子的“网红”。
2016年6月,张雪峰凭借《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走红网络。
他犀利的言辞,加上东北人天生的段子手风格,瞬间吸引了所有考研人的注意。
张雪峰名言:“学习,是你这一辈子遇到过的最简单的事。”
在网络走红以后,张雪峰为了站得更高,参加了不少网络综艺。

比如汪涵主持的《火星情报局》,鲁豫主持的《演说家》等等。
虽然参加综艺,但是张雪峰并没打算转行混娱乐圈。
在综艺里,他还是会宣传自己的“考研思想”。
在高校几次扩招之后,选择本科毕业考研的人越来越多。
网上涌现了大批考研辅导名师,有很多值得尊重的老师坚守本职工作,并没有过多的打造个人品牌。比如辅导政治的肖秀荣,辅导西医的贺银成。
名气能和张雪峰比的,只有辅导法考的罗翔。
罗翔已经翻车了,张雪峰还在坚挺。
其它老师都有具体的辅导科目,像医学、法学、数学等等。
张雪峰的职业,更像是“考研规划师”。
他把全国400多所大学,400多个专业研究了个透彻。

只要你说出自己的专业成绩,想去的城市,张雪峰立马能告诉你适合你的报考学校。
2021年,张雪峰离开了打拼14年的北京,到苏州二次创业。
2021年5月,苏州峰学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法人代表正是张雪峰。
他表示,北京成就了自己,但是苏州能给自己和家人最大的幸福指数。
在“砖家”们还在建议996的时候,张雪峰打破陈规,是全网最早实行“上四休三”的老板。
02、那些年,张雪峰填过的坑
如果说高考的坎由“考试”和“报考”组成。
考研的坎,也差不多了。
更难的是,高考的时候,从家长老师到社会都在帮你。
他们会创造一切条件让你无忧考试,尽最大可能帮你整理信息。
但是到了考研,这些都只能靠你一个人。
张雪峰就是帮助考生“报考”的人。
辅导考研走红后,张雪峰把业务扩展到了高考的“报考”工作。
他在建议考生报考专业的时候,揭露了很多行业现状,也就是“潜规则”。
帮助了很多没走进社会的学生,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少掉了几个坑。
有家长问,送孩子去中外合办大学学“金融”怎么样?
张雪峰说:“如果孩子找工作家长帮不上忙就不要去,金融是最吃资源的专业。”
有家长问:“40万送成绩一般的孩子去国外留学怎么样?”
张雪峰说:“如果要砸锅卖铁,就不要去。因为等他毕业你会发现,工作很多年都攒不住40万。”
有家长问:“上师范学校怎么样?”
张雪峰说:“千万别去师范,教师这个行业已经严重饱和。因为别的专业高效是每个省1-3个,而师范院校每个城市都有一个。”
几乎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纠缠很深的社会问题。

张雪峰的每个回答,都在揭露社会真相。
你必须得承认,“说真话的人,到哪都不受欢迎。”
对于没钱没背景没资源的三无学生来说,说实话的张雪峰就是“活菩萨”。
但对于“庞氏骗局”的制定者来说,说真话就是砸人招牌。
张雪峰没少为此吃苦头。
2018年1月3日,张雪峰向西南大学道歉,遭到了冷处理。
原因是,张雪峰在演讲时号召大家别报考“西南大学”,引发争议。

对于网络争议,张雪峰回应是为了说明“是否同意调剂”,但是举了不恰当的例子。

2019年5月12日,在山东青岛演讲的张雪峰,被人泼了一身鲱鱼罐头。
张雪峰这个东北大汉可不是吃亏的性子,他直接表示,是竞争对手所为。
如果说这还是小打小闹,这一次张雪峰是真的惹上大麻烦了。
03、张雪峰填的坑砸了谁的碗
事情要说回到5月15日,也就是一个月前。
“研途考研张老师课堂”发布一则视频,该视频非常直接地表示:“随便什么专业都比新闻强。”
视频里,张雪峰告诉学生家长:
“理科590报新闻?你会崩溃的。”
“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
“如果我是家长,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
这段话在网上一发酵,很多人坐不住了。
面对争议,张雪峰在6月9日回应道:“不得不承认,学新闻的80%以上都转行了。新闻传播曾经是很好的专业,因为那个时候媒体兴盛,电台、报纸、电视台还有网站的编辑记者。而现在,每个人的都是自媒体。”
网络时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根本瞒不住人。
网友们人手一部手机,恨不得360度无死角的曝光。
新闻最鲜活的土壤,直接自己发挥作用了,专业人士无用武之地。
时代在变,但是很多专业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法。

还去报考这种找不到工作的专业,毕业即失业,这不是坑人么?
张雪峰三言两语要把这个坑给填了。
这下,新闻传播学的教授坐不住了。
学生学“新闻”会不会失业他不知道,学生不学“新闻”他就要失业了。
6月16 日中午,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强质问张雪峰:
你本人就在享受新闻传播社会化的福利,你已经把新闻专业毕业生要干的事干了。
你自己吃着传播的饭,却在砸着传播的锅,荒谬!!

你来我往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人表示支持张雪峰,也有人在观望。
对此,张雪峰给与了回应。
他表示,自己出身普通老百姓,不存在对错问题,只是适合不适合。

对于有钱人来说,他可以考虑情怀,学个没有就业环境的专业也不影响他。
而普通人没这么浪漫,只考虑最实际的问题。
“这个专业挣不挣得到钱?”
张雪峰给家长给考生的专业建议,只是从最基本的“就业”情况出发。
越底层的家庭,试错的机会和成本就越小,选专业就是选命运,需要格外慎重。
张雪峰的话没有错。
很多事情的发展并不是“黑白对错”这么简单。
立场决定一切。
站在普通考生的立场上,张雪峰的话没有错。
但是,说大实话的确得罪了不少人,不少那个阶层的人。
这是让张雪峰最头疼的事。
04 、张雪峰该何去何从作为红了这么多年的网红老师,张雪峰早已是“金字塔”顶尖的那一波人。
金钱方面,他不仅自己挣够了,女儿的也挣够了。

张雪峰已经实现了阶级跨越,就算是为了下一代,他也要维护他所在阶层的利益。
他不能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个“群狼环伺”的世界,他也不敢。
十八线乡镇的烤红薯2块钱一个,北京的烤红薯20块钱一个。
站在不同地方的人,价值不一样,说出的话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
张雪峰半夜1点还在害怕“被人搞”。
因为他知道太多前车之鉴,要搞掉一个人太简单了。

张雪峰该何去何从呢?
①、不忘初心
纵观张雪峰的发家史,有一个特点。
他始终把目光放在“就业”这个社会问题上。
张雪峰要赚钱的对象是学生,是有考试报专业需求的学生。
是想了解“专业”与“就业”关系的学生。
只要他始终关注“就业”最前沿的情况,和考生的实际利益结合,就不会缺“生意”。
②、投身公益,紧跟“先富”带动“后富”的基本政策
目前我中的贫富差距,已经很高了。
这个问题,谁都看得到,一定得解决。
解决办法,前人已经说过了,就是“先富”带动“后富”。
张雪峰已经实现了“先富”,究根结底,他动的,是“教育”的蛋糕。
所以,要想不被束缚,只能在这个上面“还”。
根据张雪峰这几年做的事,看得出来,他其实有这方面的意识,只是力度不够,像在立人设。
是在搞公益人设,不是公益事业。
只有和官方深度合作,摘掉个人头衔,才能不惧怕嫉妒搞事的魑魅魍魉,“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