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碾压美国!40年前美发电量是中国5倍,现中国远超美国

不止天文说 2025-04-05 12:30:49

距今两千多年之前西晋的张华,在梳头时发现了噼啪作响的现象,当时他并不知道他所发现的现象叫做放电,更不会想到电力会成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动力。

如今我国的发电量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是在40年之前,美国的发电量完全“碾压”。

那么,我国是如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迎头赶上,完成逆转的呢?

从1600年开始,“电学之父”英国人吉尔伯特开始系统化研究电力,法国人杜伐发现了电极的相斥相吸的现象,欧洲各国纷纷开始研究这种神奇的物质,但美国在这方面的起步却相对较晚。

美国电力系统的起步,是从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直流电灯、特斯拉等人推动交流电长距离传输之后,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已经能够实现家庭全部“入网”。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电力工业起步则更晚。1897年才在英国工程师的帮助下点亮了第一盏电灯,1882年才有第一座发电厂,发电量则仅有可怜的11.9千瓦时。

到了民国中期,发电厂已经达到了219家,发电量也达到了11.7万千瓦时。不过,整体来说,当时我国虽然仍然不能全面用电,但发电量却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即便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电力发展在工业发展被战火严重限制的同时,仍然在大后方以发展水力发电的方式继续发展电力设施。

在二战之后,美国凭借二战最大赢家的身份以及本土并没有受到战火的先天优势,得以能够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强大的电力发展又为美国的工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助力。

反观我国,长时间的战争以及以西方科技封锁,让我国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电力设施的发展同样也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和基础民生建设,对电力设施也加大了投资。淮南电厂的火电机组结束了我国火电装机为0的历史、自主勘测、设计并且施工了新安江水电站,为三峡水电站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80年,我国拿出原本并不多的外汇储量,从美国引进了一系列发电技术和设备,算是真正有了能够处于世界前列位置的发电技术。

这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电力工业相当于“挂上起步档”,虽然已经在整体设施和发电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如果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以1985年为例,我国全年的发电量为0.4万亿千瓦时,而美国则有2.5万亿千瓦时,从发电量上来看,美国已经是我国的5倍之多。

然而,20世纪80年代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市场的同时,也给电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有大量的外企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我国的市场化建设中,我国也开始适当对用电价格的管理办法有所调整,这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有更多的“非官方”发电厂加入到电力发展的行业中来,进一步壮大了发电行业的规模。

按照流行在电力行业人员中的说法,我国的电力发展有三个阶段,从建国开始到1978年是“起步期”,主要是解决用电难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从1979年到2002年,是属于电力发展的“加速期”,这一阶段主要是用“集资办电”的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从2003年开始,我国进入将把电厂和电网进行分开的实践阶段。

在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我国的电力系统变成了2大电网、5大发电集团,还有包括核能发电、三峡集团等电力集团在内的“6小豪门”、电建和能建组成的辅业机构,以及东方、哈电、西电、上电组成的4大电器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各有各的业务、各有各的分工,同样也各有各的利润。为了让企业能够活下去、能够发展壮大,这些电力企业也必须在技术、设备和运营方面越来越强。

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让发电部门和用电部门之间能够有更多的商业运作空间,同样也对双方都进行了一种增值的刺激。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需要更多的电能,电能企业又刺激了转回来刺激了商业市场,形成了一种健康发展的供需关系。

而这种关系所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产生的巨大电能为我国的工业建设所提供的蓬勃动力,让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就是最为有利的证据。

美国的著名企业家马斯克就曾经表示,从2005年之后,美国的发电量就已经被中国追平并一路赶超,2023年时就已经把美国远远甩在了身后。

马斯克的这种说法是有理有据的。

现在一个国家的工业产能,几乎是和发电量能够画等号的,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正是因为有巨大的电力作为支撑。

英国的能源研究院在2024年中旬出台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对各种发电方式以及电力配套的设施进行了详细评估,其中我国的电网规模和电力储能系统,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通过中美两国之间的电力发展数据来看,我国在2010年之后虽然稍有减缓,但却依然在保持着增长,反观美国的数据,却已经几乎处于停摆的状态。

美国电力发展的停摆,原因是多元化的,其中私人电力公司搅乱市场发展、美国没有相应的管理和扶持等等原因,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曾经有人对两国电力企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发现从2000年之后美国电价的下跌导致了美国电力经营环境越来越差,美国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只有我国企业的一半,而且目前还有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在变卖美国的资产,大量企业正准备离开美国市场。

而我国的电力企业则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几乎国内电量使用强度增加10%,电力企业就会有明显的成长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的电力企业,是因为在美国没有了良好的成长空间、成长环境,才会不断萎缩,而我国则凭借着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性的支持这些原因迎头赶上。

总之,我国在4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电力市场从落后到反超,是我们求变、求强和不断实践的结果,而美国则是被自己给“玩死的”。

从电力发展的情况,我们也能够看出,我们未来的路将会越走越宽,而美国则很可能会走上一条“死路”。

参考资料:

【1】马斯克发文:工业产能首先近似于发电量,中国的工业产能已远超美国,环球网

【2】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气候变化令人沮丧,碳中和科技创新平台

【3】中美两国电力工业发展对比,电力设备管理期刊

0 阅读:0

不止天文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