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很深刻,希望大家能够有些收获!
这个世界的艰难,从来都不只是中年人才有的特权。
每个年龄段的无奈与艰难都是当时当地于己最大的考验。
或退却,或跨越。或无奈,或勇敢。
近些年,因着教育的关系,接触到了很多大学生。越接触,越能理解十八九岁的艰难。我们每个人自出生起,便自然地带有时代与家庭的烙印,大时代的潮流,小家庭的庇护。于是,我们的意识判断多在寻求标准与心安。自我意识苏醒前,我们按照家庭期待,被呵护,被要求,或许觉得束缚,但并不觉不妥。世界虽小,但都在最熟悉的人际圈,况且,有家庭在前面开道挡难。而随着一个人自我意识逐渐苏醒,三观初建,生活便开始有挑战。是新奇与挣扎,亦是无硝烟的辛酸。十八九岁便处在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阶段。进入大学,我们以为,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平台。殊不知,落差已悄悄展开,其实,早已存在。只是,这时,这种触感更加突出、明显。或者说,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差别开始进入我们的内心。于是,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的成长,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与迷茫。而,路又在何方?
当你开始意识到,考试成绩无法再代表什么的时候,一个人的内心成长,才真正开始。因为,除了普世标准,我们终于开始正视内心。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有人往前看了三年五年,若是看到更好的自己,便提醒自己需真正努力,除了考试成绩,还需真正实力;若看到一成不变甚至更糟糕的自己,吓得一机灵,心中不安,寻寻觅觅,觅出路矣。有人往后看了三年五年,若是看到曾经那个挑灯夜战的自己,心喜,心疼,不知何味。至于如何做,有人选择欺骗自己,继续活在过去认真刻苦的氛围里,有人,开始感受到努力的无力,不知从何做起。有人既不看前也不看后,只看现在,只看朝夕,要么浑浑噩噩于现在,要么无所事事麻痹自己。只是有一天睁眼看到了他人的优秀,心中迷茫、自责、怨愤四起,心绪难填意难平矣。
而最让人无奈的,便是面对困难时的心中自卑与无力。可,社会不同情弱者,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实际。有人虽不甘为弱者,但又行动无力,躲进自己的小小世界,暂避打击矣。
这样的时刻,你会发现,人是有力量的,而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做主。
不能逃避的内心,不能甘愿自卑,因为,逃避多了,心便会越发无奈。
而逃避,从不能让人心安。
想的再多再好,都是海市蜃楼,徒增烦恼与压力。
能如何?
只有往前走,生活才有新的可能。不确定一定柳暗花明,但至少有此可能。
而且,你会发现,十八九岁终将过去。
这个年岁的辗转反侧、迷茫无助终会淹没在时间长河里,而新年岁的快乐幸运都在曾经我们做过的事里。
最可怕的是,随着年岁渐长,十八九岁的艰难仍未过去。
而教育,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知识的输送,它亦是人格的雕塑、综合素质的锤炼。
好的教育,我们需要匠心,脚踏实地,一步步打磨,期待经过锤炼变得更好的自己与他人;
同时,我们更需要敬畏心,能理解能包容,能突破,能坚守。
力量虽微薄,但我一直在路上,水滴石穿,信不远尔。
所有正处在十八九岁的你,充满希望,也充满艰难,但生活的辛苦从不会缩减。
道阻且长,只能学会坚强。
而于你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
愿你从不为他人而活,遗世独立;
愿你从不为生活低头,任性倔强。
我相信,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