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的西大厅里,周恩来总理正在主持一场外交部工作会议。会议进展得很顺利,各项任务都已经布置完毕,所有与会人员准备离开。然而,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周恩来突然停下话题,开口说道:“你为什么要给我送礼?”这句话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大伙儿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会议气氛也瞬间变得有些紧张。周总理目光如炬,直盯着外交部的一名年轻干部——乔冠华。
乔冠华当时还一头雾水,心里想着:“我什么时候送过总理礼物?”周恩来没有等他回答,而是继续说道:“你应该知道,我不收礼物。你们给我送的那些饼干、巧克力、糖果,明明上面写的名字是你——乔冠华!”这下,乔冠华彻底懵了。他根本没有送过礼物给周恩来,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呢?

这时,外交部几名年轻的同志站了出来,解释说:“是我们送的礼物。因为我们知道总理平时不收礼物,怕总理拒绝,所以就撒了个谎,说是乔冠华送的。”听到这里,乔冠华更加困惑了,心里想着,这些年轻同志的心意是好的,虽然他们的做法不太合适,但也确实没有恶意。周恩来听后,表情从严肃转为温和,轻声说道:“既然是你们的一片好意,那就不要再说什么了。把这些礼物分给大家一起吃吧。”

就这样,这个本来可能引发紧张气氛的小插曲,在周恩来的宽容和理解下,迅速化解了。总理的风度和处事的智慧,让每个人都感到一丝暖意。事情结束后,外交部的年轻同志们也都松了一口气,心里感叹:周总理不仅是国家的领导人,更是一个以大度和宽容待人的伟人。

不过,这件事也给乔冠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周总理的得力助手,乔冠华一直深知周恩来那种不收礼、不贪图个人享乐的为人作风。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周总理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廉洁自律,这也是他在大家心中树立了崇高威信的原因之一。
然而,到了1975年秋天,情况有了些许变化。周恩来因病做了手术,乔冠华和妻子章含之商量后,决定为慰问周总理,特意带上一些礼物。乔冠华花了自己的零用钱,买了苏打饼干和夏威夷果,并在经过法国时,特意让驻巴黎的同志帮忙买了些牛角面包,专门带给周恩来和邓小平。虽然这违反了他一贯的原则——周恩来从不收礼,但乔冠华心里想着,总理这次生病,自己作为下属,也应该表示一些关心和慰问。
当乔冠华带着这些礼物来到周恩来住院的地方时,周恩来虽然面色苍白,但依然气定神闲。看到乔冠华拿着礼物走进病房,周总理笑着说:“你们送来的东西我都收到了。我从来不收礼物,但这次我知道你们是来看望我这个病人的,所以我收下了。”周恩来的话语平和而充满温情,让乔冠华夫妇感动得几乎要落泪。虽然总理平时坚持不收礼,但他对乔冠华这份真诚的关心和慰问,却没有丝毫的拒绝。对于乔冠华来说,这一刻,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周恩来对自己以及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厚爱与包容。
时光荏苒,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因病去世。这一消息传来,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乔冠华作为总理的亲密战友,忍住泪水,坚定地站在送别的队伍中。当时他在送周总理最后一程时,深情地说了一句:“总理,你一生没有孩子。今天就让我充当晚辈送你一程吧!”这一句话,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潸然泪下,许多人甚至忍不住泣不成声。乔冠华的话表达了他对周恩来深沉的敬爱与感恩,同时也传达了他心中那份深刻的失落与痛惜。
周恩来与乔冠华的关系,远远超越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像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深厚感情。乔冠华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深知总理的智慧、胸怀与大度。他曾多次表示,周恩来不仅是他的领导,更是他的人生导师,是他心中永远的楷模。无论是在工作中的指导,还是在生活中的关心,周恩来总是能够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乔冠华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回忆起那段岁月,乔冠华总是充满敬意与感慨。他常常说,自己能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实在是无上的荣幸。周总理的为人和风范,不仅影响了乔冠华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周恩来的高风亮节、廉洁奉公,成了乔冠华一生追求的榜样。
总理去世后,乔冠华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虽然失去了周恩来这位至亲的长辈和领导,但他始终牢记着总理的教诲,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后来的岁月里,乔冠华继续活跃在外交领域,尽职尽责,始终坚持着周恩来所倡导的原则和作风,成为了中国外交事业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周恩来的精神和风范,依然深深铭刻在乔冠华的心中,也永远影响着无数后来者的奋斗方向。周总理的去世,让乔冠华感到无比失落,但他知道,周恩来那份对国家、对人民、对同志的深情厚意,永远不会被遗忘。
这一段关于周恩来与乔冠华的往事,也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它却深刻反映了两人之间那份超越了时间与职务的深情厚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周恩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了乔冠华什么是为人处世的真谛。而乔冠华,作为周恩来身边的亲密战友,始终保持着对总理的崇敬与怀念,将这一份感情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