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富豪带40名妻妾定居荒岛,2年后被人夺走妻妾,抑郁身亡

殷红如似血 2025-03-21 17:58:57

«——【·前言·】——»

1825年,有个英国商人,他带了40个老婆和小妾,还有一大堆奴隶,一起上了个没人住的小岛。他们就在那儿忙活起来,想把这个岛变成商人自己的小王国。

没想到,过了两年,有个不请自来的家伙突然上岛抢占了权力。那位英国有钱人没办法,只好离开小岛,而且,他的老婆孩子,还有那些奴隶,也都跟着没了……

结果,小岛上迎来了新国王的统治,他还真的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这一连串的事儿,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黑尔的帝王梦·】——»

这个上了岛的英国生意人,名叫亚历山大·黑尔。这家伙心思特别细腻,做事手段也相当强硬,他专门干人口贩卖的勾当,因此赚了大钱。

最让人惊讶的是,黑尔靠那些不正当的生意赚了大钱后,就开始想过上像皇帝一样的生活。不过,对他来说,比起那种挥霍无度的日子,他更渴望的是身边有一大堆老婆小妾,时刻陪着他,这让他觉得特别满足。

因此,他一口气娶了40位妻子,搞了个属于自己的“美人窝”……

大家都说,三个女士凑一起就能演场好戏,那要是40个女士同住一个屋檐下,那热闹场面得是啥样啊?你们自己想想都知道,肯定特别火爆。

一开始,黑尔也觉得这事儿挺捣乱的,主要是因为大家的生活区域老是挤在一块,动不动就有些小摩擦、小冲突,矛盾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

但后来他仔细琢磨了下,要是想左拥右抱,这种事儿肯定是躲不掉的。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大家整天低头抬头都能碰上,琐碎的事儿一堆堆的。

这时候,经常跑“海上买卖”的黑尔脑子一转,打起了占领一座荒岛做自己地盘的主意。

说实话,他这种想法其实也挺有道理的,不是凭空瞎想。

那时候,全球还有好多岛屿没人认领。按照那时候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你有钞票又乐意,就能挑个没人的岛去安家落户。

另外,那时候的英国国力正不断增强,俨然成了人们口中的“日不落帝国”。因此,英国商人在海上做买卖时,总是信心满满,底气很足。

特别是那些搞非法产业的家伙,他们会跑到没人要的荒岛上,先插上一面国旗,算是自己占了地儿。等以后想住过去了,那座岛就成了他们私人的地盘。

不住也没关系,只要把国旗插上,那座岛就算是被咱们国家给占下了,成了国家的地界,这也就是在扩大咱们的地盘。

再者,黑尔对这类事儿可不算新手,他以前就老爱占地为王,从巴达维亚一路搞到南非,那片大地方哪儿都有他的影子。

不过,要是跟那些地方比起来,他其实更喜欢住在靠近澳大利亚的一座小岛,就是那现在我们叫做科科斯群岛的地儿。

心里有了主意,黑尔立马就开始动手。他很快就上了小岛,实地看了看情况,心里头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打算。

在这么一来二去中,他突然间瞅见岛上竟然立着一面英国国旗。这摆明了,这岛已经被人给占了先,只不过现在还没人住这儿呢。

这事儿让黑尔心里挺不痛快的,不过说实话,他打心底里喜欢这块小岛,根本舍不得放手……

最后,他干脆不管那里已经插了旗子的事实,心里头认定自己就是第一个上岛的人。

后来,他决定找人上岛动手搞建设,还特意建了不少分散的房子,打算将来把老婆们都安顿开,省得她们闹矛盾。

另外,为了让自己和老婆们过上奢侈的日子,黑尔特地挑了些奴隶,这些奴隶个个身强体壮,还特别听话。

有了他们的帮忙,无论是耕田捕鱼,还是开辟新地,都会变得特别顺手。

黑尔一想到这事儿就特别激动,感觉自己的君王大业马上就要实现了。

那么,黑尔有没有可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呢?

«——【·不速之客登场·】——»

小岛建好了基础设备后,黑尔就带着家人和手下搬了进去。

那时候的他真是风光无限,不光有了自己的地盘,还稳稳当当地过着妻妾满堂的日子,再加上有一大群奴隶听他使唤,活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另外,那段时间黑尔的买卖做得风生水起,钱袋子早就鼓鼓囊囊的了。攒够了大堆的财富,他就打算收手不干了,找个地儿躲起来,过那种谁也不搭理的清静日子。

说到底,在我们自己的这个小岛上,啥都能自己搞定,根本不用靠外人。

不过,世事难料,也就短短两年的时间,黑尔的日子就彻底变了个样。

之前咱们提到过,黑尔上岛那会儿瞧见了一面国旗,可他压根儿没搭理,这事儿后来还惹出了不少麻烦,算是埋下了个隐患。

这面旗帜归约翰·克鲁尼·罗斯所有,尽管他不是第一个踏足科科斯群岛的人,但他却是头一个宣布对那里拥有主权的人。

罗斯跟黑尔不一样,他不光是商人,还是个船长呢。平常时候,他会带上几个水手,自己开着船在大海上闯荡。

因此,要是说黑尔给人的感觉是诡计多端、擅长玩弄人心,那罗斯就是个直截了当、喜欢动手解决问题的家伙。

1827年的时候,罗斯心里琢磨着要退休了。在海上颠簸了大半辈子,经历了无数的风浪,现在真该停下来,好好歇歇,享受晚年了。

于是,他找家里人聊了聊,还跟手下那几个水手商议了一番,最后大家都觉得行,决定一块儿搬到之前做过记号的那个小岛上去过日子。

不过,等他们一行人重返小岛,发现这里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岛上不光变得干净利索了,还盖起了一幢幢楼房。而且啊,那些长着东方相貌的女人和皮肤黝黑的男人,也在岛上随便走动,这事儿让罗斯吃惊不小。

一打听才明白,这儿两年前就被黑尔给占了,弄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罗斯这人吧,性格本来就挺火爆。一听自己的地盘儿让人占了整整两年,立马就火了,心里憋着气,非得找黑尔讨个说法不可。

要是搁以前,黑尔说不定还会试着谈谈,毕竟按老规矩,他办的那事儿确实不占理。

在岛上呆的这两年,黑尔从没碰上过敢跟他大声嚷嚷的人,他也渐渐适应了自个儿说了算的日子,心里头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当有个人一脸怒火,急不可耐地站在黑尔面前,对他大声嚷嚷时,他当下就觉得对方完全没把他放在眼里。

这种情况下,两边别说好好聊聊了,就连开口说话都像是炮仗一点就着,火药味浓得呛人……

之后,罗斯也烦了,直接跟黑尔说了狠话,让他麻溜地带着家里人还有奴隶,离开他的小岛,过去的事儿他就既往不咎了。

但黑尔却觉得罗斯这话太离谱了,毕竟在这个岛上,不论是房子还是地里长的庄稼,全都是他一手搞起来的,因此他觉得自己才应该是这儿的“老大”。

甚至,黑尔越来越不耐烦,干脆把奴隶叫来,吩咐他们把罗斯他们一伙人给解决了……

到了这个地步,说再多也没用,两边都瞪大眼睛,绷着脸,谁也不肯让一步。

那么,最后这事儿究竟会咋走呢?

«——【·罗斯掌控大权·】——»

黑尔吩咐奴隶去解决掉罗斯他们,这让矛盾变得更激烈了。一开始,两边只是动动嘴皮子,吵吵架,后来就开始推推拉拉,互不相让,到最后,干脆直接动手干架了。

要是光比人数,黑尔那边肯定更占优势,毕竟他们已经在小岛上待了整整两年,可以说是“地头蛇”了。

但这些人嘛,要么就是那些过着舒服日子的贵妇人,要么就是些营养跟不上、瘦弱的奴隶,真要动手干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看看罗斯那边,除了老人、小孩和妇女,水手就只剩8个了。不过,加上罗斯自己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这9个人的身体那叫一个棒,特别结实。

因此,没几下子罗斯他们就把优势给占住了,整个场面都被他们稳稳拿捏着。

后来,罗斯把黑尔从科科斯群岛赶了出去,不过,他留下了黑尔的40个老婆和那些奴隶没让走。

没错,黑尔留下的那些财产,全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这时候的他,简直就是从零开始,啥也没有了。最关键的问题是,他重新回到大家伙儿中间后,根本没法适应,感觉都快没法活下去了。

最后,黑尔在1834年因为生活过得紧巴巴,精神上也背负着沉重的担子,就这样抑郁而终了。

上了岛之后的罗斯,日子反倒是越过越顺溜。

他一到岛上,就把黑尔留下的家产、女眷和仆人,一股脑儿地分给了同行的水手兄弟们。这样一来,他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心,还顺其自然地成了大伙儿公认的领头人。

这挺正常的,毕竟他以前当过船长,天生就有组织和领导才能。虽然他性格有点急躁,但好在做事黑白分明,大家因此都挺愿意跟着他的。

另外,罗斯在黑尔对小岛的设计框架上,动手盖起了更多的屋子,并且找来更多人上岛安家落户。

得说一下,帮他想办法的人里,有不少都是黑尔的“红颜知己”,这些人还特地回了她们的老家马来西亚,跟当地人讲科科斯群岛有多惬意。

要是黑尔晓得这些事情,不知道他心里会不会更不好受……

说白了,罗斯忙完那些事后,岛上的人就多了不少。这时候,他下了个挺大的决心,那就是直接宣布自己当国王了。

另外,罗斯给自己的王朝起了个名儿,叫克鲁尼-罗斯王朝,他还挺有一套地管着岛上的居民们。

罗斯为了让岛上的居民能过上好日子,动手改进了椰子林,并且还引入了做椰子干的技术。结果,靠着这个新搞起来的产业,他给大多数人找到了靠谱的工作。

生意越做越红火,岛上的居民钱包也越来越鼓,日子过得挺滋润。这样一来,罗斯的领导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毕竟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这种情况下,罗斯家的人是越来越有势力了,他们对那个岛的掌控权也是一辈传一辈,从没断过。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英国政府虽然没承认罗斯是“国王”,但居然把科科斯群岛送给了克鲁尼-罗斯家族,说是他们家的永久产业了!

1857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因为要给海军找补给地,就把那群岛给划到自己名下了。他们动手量了量,发现有27个珊瑚岛,加一块儿陆地面积有14.2平方公里。

维多利亚女王签了个协议,把群岛永久给了克鲁尼斯家族,不过英国军方还是可以在那里驻扎。

说白了,这块地虽然名义上归英国管,但真正说了算的其实是罗斯一家。

后来,不管是在岛上那片归英国管的“海峡殖民地”地界,还是变成了“英属新加坡”的时候,这座岛一直都是罗斯家族的地盘。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个老局面才算是被彻彻底底地颠覆了。

«——【·科科斯群岛易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科科斯群岛也没能躲过乱子。主要是因为岛上有英国的一个重要通讯站,那里有大型的无线电设备和海底电缆的连接点。

那时候,德国人发现了这个机会,打算派兵去把它给端了。

不过那时候,澳大利亚人特别听英国人的话,老是帮英国到处打仗,抢占地盘。所以这场战斗,也就顺理成章地由他们来打头阵了。

最终,澳大利亚的“悉尼”号巡洋舰把德国的明星战舰“埃姆登”号给打败了,赢得了这场战斗。

英国人一乐呵,干脆把科科斯群岛拱手让给了澳大利亚。打那会儿起,这个小岛就告别了英属新加坡的身份,成了澳大利亚的地盘。

然而,说到底,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克鲁尼-罗斯家族”到了罗斯三世这一代,实际上,小岛的控制权还是牢牢掌握在他手里。

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罗斯家族的后代们都能过上滋润的日子。这儿的经济还算景气,管理起来也不费劲,老百姓们也挺支持他们的。

然而,到了1978年,一切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回不去了。

听说,罗斯四世那时候心里头有个念头,想跟他老祖宗一样在海上闯出一番事业,发展航运。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把科科斯岛连同岛上的那些赚钱买卖,一股脑儿全卖给了澳大利亚。

后来,他揣着250万英镑踏上了环球之旅,可遗憾的是,因为业务稀少,再加上罗斯都四十岁了,既没经商的经验也缺那股子闯劲,结果他全赔进去了,一分钱没剩下……

这种时候,罗斯四世没得选,只能又跑回科科斯群岛去住。但这回,他就只是个平平常常的岛民了,啥特殊待遇都没有,也没啥产业属于自己的。

之后,他儿子只好在科科斯群岛上靠养殖蛤蜊来赚钱生活……

这样一来,罗斯家族对科科斯群岛的掌管就算是彻底结束了。从1827年开始算起,一直到1978年,他们足足拥有了这个地方151年。但没想到,就因为一个仓促的决定,这漫长的统治历史就这么没了。

1984年的时候,科科斯群岛上的居民们,好几百人呢,一起投了个票,最后决定要加入到澳大利亚里头去。

澳大利亚政府花了625万澳元,跟罗斯家族解决了土地归属的纠纷。之后,政府不光没疏远他们,还反过来请他们当民间的“监督员”,帮忙看着科科斯群岛的旅游生意是不是规矩。

这个结果,对两边来说,都可以说是最棒的了。

后来,科科斯群岛靠着它那超美的自然景色,还有岛上居民特别友善待人的态度,出了大名,好多回都被评为了全球“最佳海岛度假胜地”之一。

岛上的居民现在钱包鼓鼓,人均收入相当可观,生活比起以前那可真是惬意多了。

不过,只要有美国人掺和进来,啥事儿都得搅和得乱七八糟。

据说,科科斯群岛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重要航线的核心地带,这让美国和澳大利亚动起了心思,想在那儿建个新基地。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增强对南海地区的空中侦察,成为“亚洲枢纽”战略里的重要一点。要是需要的话,这个基地还能用来封锁相关区域。

原本是个挺棒的旅游休闲好去处,但要是掺和进了军事和政治的因素,以后到底会咋样,谁心里也没底。

你对这事儿有啥看法?来,说说你的观点!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