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中方给了高规格接待。不仅给了其猪肉和樱桃两份重磅协议,还邀请其在绿意盎然的北京肩并肩散步,向全世界展示了一把中西友好,让西方看到,中国和西班牙这波,不仅是大国外交,更是老朋友般的默契。
其实,桑切斯这趟访华,不光是一次政治访问,更是一次政治风向的试探,而中方的回应可以说是诚意拉满,区别对待的信号也是释放得相当智慧。
说正事之前,咱先想一个问题,中方为何此时主动对西班牙释放善意?这事还得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说起。现在美国这边挑事越挑越猛,连自家小弟都一锅端,欧盟汽车、钢铝、葡萄酒,全都没落下。
那中方这边呢,不是一味强硬,也不是想欧洲国家普遍示好,而是精准释放善意,专门挑那些既不是完全亲美、又愿意对话的国家,先谈一波。而西班牙,就正好是那个不完全亲美还愿意谈的角色。
为啥这么说呢?2024年有一个小插曲,欧盟要给中国电车加税,西班牙一开始表态挺激进,但最后那一票,它投了弃权。这其实是释放了个信号:我不是不配合美国,但我也不想主动得罪中国。
别看这只是个弃权票,中方肯定记住了,所以这次中西协议一签,不光是对西班牙的回馈,也是对其他欧盟国家的敲打。敲打什么呢?你要是像西班牙这样,关键时刻不添乱,咱就真心合作;你要一口一个“中国威胁”,那不好意思,连猪耳朵都别想出口。
咱们回看中国和西班牙签署的这个协议,很多人以为,中方现在突然“放开西班牙猪肉”,是不是反倾销调查不查了?其实不是不查,而是“查归查,合作归合作”。
咱得提醒一下:中国对欧盟的白兰地、猪肉、葡萄酒反倾销调查,都是2024年启动的,时间表拉得老长老长,一查查到2025年。但是这时候跟西班牙单独签协议,说明一个事儿:即我没撤案,但我可以区别对待。
就跟之前法国白兰地那事儿一样,法国愿意来谈,中方就“延期再处理”,甚至允许市场继续销售,一边调查一边合作,软中带硬。这其实是中方这两年玩得非常溜的一套操作,咱就叫它:“边查边谈、拖而不绝”。
既保留反制手段,又不至于让局势彻底僵死,关键时刻还能当杠杆用。你不配合,就一锤定音;你要愿意谈,那好说,协议也能签,市场也能开,不就是点猪肚么?咱给!
从西班牙这次访华,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这么说:从整体谈判转向个体博弈,已经成了中国对欧洲的新策略。为啥?因为欧盟这套机制太难用了:一个提案上去,27国开会、磋商、投票,法国想保酒、德国想保车、西班牙想保猪、东欧想拿补贴,最后七嘴八舌啥也决定不了。你想合作吧,人家拖着你;你想反制吧,人家又不全员对你硬气。这不就浪费时间嘛。
所以现在中方的策略就是——谁愿意合作,咱就直接谈;谁不识相,咱就上手段。这叫啥?这叫“分而治之”,不再扶不起的欧盟,转而支持愿意出力的出头鸟。
你说德国担心电车、法国怕白兰地、西班牙怕猪肉卖不出去,这些国家其实都不是不想跟中国合作,主要是以前被欧机制拖着走。现在可好,中方明确表态了:谁主动合作,谁就先吃肉。
值得注意的是,咱不能只说中国出牌好,西班牙这次也确实是敢下场。能明显看出西班牙是冒着风险在往前走:桑切斯在访问越南时公开表示要“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一说完这话,美国财政部长立刻跳出来,警告他“这是自取灭亡”。
西门子的西班牙CEO出事,官方虽然说是事故,但时间点太巧,西班牙媒体自己都在联想。桑切斯却没怂,继续准备访华——而且这是三年内第三次来北京了!所以说,中方这回高规格接待,绝不是随便给的,是有来有回、彼此认账。
西班牙这波是个信号,更是一个模范工程。很多欧洲国家都在观望——是不是能在不得罪美国的同时,继续享受中国市场?而西班牙用行动给他们做了个示范:不用对中国表忠心,只要不添乱,就能有得谈;
你只要表现出合作意愿,中国可以直接单独谈,绕过欧盟都行;跟美国站得太近,你未必能拿到好处,甚至你那点优势产业,正是美方下手的对象。而现在桑切斯走一趟北京,猪肚进来了、协议签了、媒体全世界报道了——你说,谁更合算?
桑切斯这次主动和中国接触,中国也在用行动告诉世界,特别是对欧盟其他国家释放明确信号:你要是愿意合作,咱就一起发财;你要跟着美国搞事,那就别怪我不给面子。
支持
踩一批拉一批,分化舔美欧盟。
好文章
这就对了嘛,识时务者为俊杰。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慢慢来吧
支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