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很多人觉得如今的世界依然是在中国制造的阴影下,但是谁也不知道的,一些制造业已经在某些市场走向了没落。
当年在东南亚中国摩托的占有率达到了90%,可以说在过去的90年代,在东南亚这个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摩托车品牌能超过中国,甚至当时这些国家的摩托车已经几乎被挤出了市场。
比如日本的摩托车品牌从巅峰一度跌到了边缘,但是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二十多年,中国在东南亚的摩托占有率居然到了1%。
这样天翻地覆的差距,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原因,甚至有的品牌退出东南亚市场的时候,都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失败,甚至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没有底蕴。
这就如同当年的诺基亚一般,他们没有做错什么,最后却黯然退场,但是这种退出的问题其实早就有了端倪,只不过当时的国产摩托品牌身在局中而已。
我们来看当年的东南亚市场,当年的东南亚诸国其实比中国还要落后一些,因为经济问题,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不是小汽车,而是摩托这种廉价的出行工具。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因为当时东南亚国内交通环境一般,如果是汽车真的是“寸步难行”,而摩托反而因为身姿灵巧可以适应更多的交通场面。
因此东南亚市场一度对摩托的需求量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此时中国摩托品牌自然注意到这个问题,要知道当时是一个世界贸易的环境,光靠国内贸易,发展只会越走越慢。
因此很多企业都将目光关注到了国外市场,而东南亚距离中国更近,自然吸引了更多的中国企业,但是彼时的国外市场也并不简单。
要知道当时国外的东南亚的摩托市场大部分被日本品牌占据,此时想要进入自然不简单,但是当初中国制造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物美价廉。
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人口红利造成的,因此同样性能的摩托,日本牌子的产品可能要花费2000美元左右,但是到了中国这边就只需要一半不到的费用。
因此中国摩托品牌进入东南亚市场以后,迅速的掀起了一场风波,在这种物美价廉产品的冲击下,中国品牌迅速的站稳了脚跟。
此时的中国企业可以说以外来者的身份,将日本等国家品牌几乎挤压的没有生存空间,随着中国品牌的不断进入,中国摩托的市场份额甚至一度来到了90%。
这本来是一个可喜可贺的局面,但是谁也没想到,在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企业,没有想在其他领域扩大优势,反而是进入了内卷。
在国外品牌被他们挤压之后,他们开始竞争国内企业,对于当时任何一个中国摩托车企业来说,都有一个野心,那就是独自占据整个东南亚市场。
但是竞争的方式让很多人想不到,要知道当时中国的产品已经很便宜了,为了进入市场可以说放弃了一部分利润空间,但是此时的中国企业再次掀起了价格战。
甚至当时的价格几乎每天都会下探七八十块,面对这个情况,利润空间的挤压,想要还要获得盈利,那么就只有成本挤压,对国内来说用工成本可以降低,但是他们将目光放在了制造配件上面。
为了控制成本,中国摩托配件的质量开始不断下降,起先中国企业确实通过这些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毕竟在当时的价格环境下,没有企业可以和中国竞争。
但是随着不断的内卷,中国企业本身也产生了问题,价格战听着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在掏空每一家公司的底蕴,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品牌自然黯然退场。
但是此时的他们以为可以占据整个市场的时候,却发现因为材料问题,中国摩托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当时有这么个说法,开日本摩托,可以开个十四五年,开中国摩托也就是两三年。
对于东南亚的消费市场来说,虽然他们也追求新产品,但是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更多的是希望摩托的持久性,最后不用换,这会降低很多生活成本。
但是此时购买中国摩托,看起来买摩托的费用降低了,实际上后期加上置换成本来说,中国已经不具有优势,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摩托小毛病还不断。
而彼时没有彻底参与到价格战的日本摩托,以绝对的质量拿下这一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品牌开始重新拿回东南亚这个市场,而中国品牌则在内卷中选择了离场。
可以看到对东南亚消费市场来说,中国摩托就如同一阵风一般进入了这里,又莫名其妙的将自己内卷出了市场,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尴尬,对于国外那些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因为自己的原因退出市场,这是国外实在想不到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产品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国制造的优势是物美价廉,但是在某些不懂市场的企业家眼里,却成为了价格问题。
价格战虽然能打赢一些竞争对手,但是最终打败的只有自己,没有利润空间的企业,要面对的是控制成本问题,但是成本的控制如何来解决物美这个本质的东西呢。
没有物美只有价廉,那么市场还会贪这种小便宜么,消费者不想花钱,其实更不想花钱买劣质产品,这就是某些中国企业走进的误区。
东南亚摩托车市场的失败已经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如果中国企业不重视这个问题,那么未来企业的发展还有多少持久力谁也不知道。
参考信源
环球网 2024.03.16——20年前,中国摩托车为什么“折戟”东南亚?
中国人永远没有共赢的想法,哪个地方哪个岗位都想独霸一方。
外卷不了就内卷 一直都在卷的路上
人家说的好便宜没好货,真的是这样
若非电瓶车崛起,油车命运可能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