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生态修复案例,14天水质改善报告,南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成效评估
在植物的世界里,水葫芦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存在。它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繁殖速度极快。它的叶子呈翠绿色,呈圆形,大小适中,看起来很有圆润的美感。茎部中空,有许多气生根伸到水中,这些气生根对于它在水中的生长和生存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现在很多南方城市的黑臭水体是个大难题。南方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湿度大,这其实是水葫芦生长的一个很好的自然条件。就拿广州来说,夏天的气温常常能达到三十多摄氏度,湿度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样的环境下,水葫芦就容易疯长。
曾经有这样一个南方城市的治理项目。这个城市有一条被污染得很严重的河道,河水又黑又臭,周围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在治理开始的时候,相关部门尝试了好多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这时候就有人提出了用种植水葫芦的方法来治理。
种植水葫芦并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在一些小范围的种植试验点,工作人员先是在水葫芦的种植区域铺了一层比较厚的淤泥,这就类似给它在南方那种泥质河床里创造了一个“家”。然后把水葫芦的种苗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水葫芦的种苗一般是要选择健康、没有病虫害的。放进去之后,工作人员就开始定期地检查水质的变化。
在前三天,可能看不太出来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但是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就有一些微妙的情况出现了。河水的那种臭味没有那么浓烈了,水面上开始有一些小小的气泡冒出来。这时候的水葫芦已经稳稳地扎根在水里,它的气生根开始发挥作用,吸收水里的溶解氧和一些杂质。
再看15天的时候,变化就更明显了。水葫芦长满了一部分水面,整个河道看起来不再是那么灰暗。这时候检测水质,发现水里的化学需氧量这个指标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化学需氧量这个概念可能不太好理解,简单说就是衡量水里有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有机物越多,这个数值就越高。水葫芦通过它的光合作用和自身生长代谢,把水里的有机物吸收转化了。
那我们再来看一个月的时候。这时候水葫芦已经大面积地覆盖了河面。水开始变得清澈了一些,臭味基本消失了。原来堆积在河底的淤泥也有了一些分解的迹象。水葫芦把水里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也就是营养盐,通过自身的生长吸收后,一部分转化成了自身的生物量,还有一部分就随着它的一些残体沉到了河底,慢慢被微生物分解。
在另一个地区,比如福建的一个小镇。当地的河流也面临黑臭水体的状况,而且当地温度比广州略低一点,但总体还是比较适合水葫芦生长的。在引入水葫芦的种植修复方案后,整个治理过程也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当地的农民老张就说,一开始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一丛丛的植物能让河水变好。老张是种植庄稼有经验的人,他说一开始他就担心水葫芦会不会长得太厉害,把河给霸占了。但是随着治理的推进,他发现水葫芦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让周围的生态开始慢慢变好。
其实啊,水葫芦在黑臭水体治理里的表现很突出。但要是和其他一些植物比起来就有不一样的地方了。比如说芦苇,芦苇也是在水边常见的植物。芦苇长得高高的,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岸边的泥土有加固的作用,能防止水土流失。但是在净化水质,尤其是像南方城市那种黑臭水体里大量有机物的去除方面,就没有水葫芦那么厉害。还有菖蒲,菖蒲开出来的花很好看,在一些湿地景观里很有观赏价值。可是菖蒲净化水质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去除异味和一些轻度的污染物方面,在应对复杂的黑臭水体时能力有限。还有睡莲,睡莲在池塘里浮在水面,花朵娇艳。但是睡莲主要是靠表面吸附一些污染物,对水体深层次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太好。再比如金鱼藻,金鱼藻一般长在水下,它是水生植物里很常见的,但金鱼藻对水体的氮磷吸收能力没有水葫芦强,尤其是在应对高浓度污染的黑臭水体时,它的作用相对较小。
在这个南方城市的治理项目评估的时候,也考虑了很多方面。从14天的水质改善数据来看,除了前面说的化学需氧量下降,氨氮这个指标也有显著的降低。氨氮是水质指标里很重要的一个,氨氮含量高就会使水发臭。这14天里,氨氮的含量下降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再看水里的微生物情况,随着水葫芦的生长,水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是增多的。因为水葫芦把一些让水质变差的不良物质吸收了,就给有益微生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另外,整个项目还考虑到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以前黑臭水体周边居民都不敢靠近,周边房价也受影响。治理后,周边环境变好,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了,在河边散步的老人多了,小孩子玩耍的身影也出现了。而且随着水里鱼虾类数量的增多,有的居民还会在河边钓鱼,这可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从这个南方城市的治理成果可以看出,水葫芦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不过也不能盲目乐观,水葫芦繁殖太快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封闭的小水域,如果没有控制好水葫芦的生长量,可能会导致水葫芦泛滥。这就需要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像有的地方会定期打捞水葫芦,把吸收了大量营养物质的水葫芦捞出水面,然后进行合理的处置,比如做成有机肥料或者生物质燃料等。
那我们就来思考一个问题吧。南方的黑臭水体治理借助水葫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那北方有没有可能借鉴这样的方法呢?北方气候寒冷,在植物生长季节比较短的情况下,能不能找到适合北方的类似水葫芦功能的植物来治理黑臭水体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许北方的生态修复也能找到一条独特的、成本低且高效的道路。
水葫芦在南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表现给整个生态修复领域带来了很多启示。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中植物的神奇力量,在合理的规划和控制下,植物可以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力量。而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类似的水体污染问题还会出现,如何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像这个南方城市一样,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探索出更多生态友好型的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