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作品中,如果角色因判断失误、遗忘、无知等导致危机的剧情,是否会让你感到反感呢?针对这个话题,日本轻小说作家浅井ラボ(浅井LABO)最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注意到,现如今读者对虚构角色的智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主角还是反派稍有差池,都会面临严厉的批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见解吧!“我听说过一个说法,大意是IQ至少要达到85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而在虚构世界中,读者对于角色智商的要求也在逐步攀升。如今,若让主角或其团队成员因为严重的判断失误、遗忘或疏忽而使整个团队陷入危机,往往会引发大量批评。就连反派角色也难以幸免。”日常写作中难免要刻画人物的失误或弱点,但正如浅井ラボ所指出,这种安排很容易受到部分读者的责难。例如在社交媒体上,他就提到这个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浅井LABO的代表作《罪人与龙共舞》不少网友反映,他们确实对剧中角色因失误引发危机的情节感到难以接受。但他们给出的原因各有不同:部分读者认为,这种安排往往看上去像是刻意降低角色智商以推进剧情,使他们倍感挫败;另一些读者表示,失误的角色若总能轻松得到队友的原谅却不需要承担后果,更让人无法容忍。此外,还有声音批评,讨厌角色失误的观众可能缺乏历史知识,因为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实际上都是失误促成的。如果忽略这一点,就会难以对类似情节产生共鸣。针对这些意见,浅井ラボ明确指出,一个优秀的故事不应仅仅依赖智勇双全的主角团队推动。相反,他认为更有价值的叙事结构是让看似平凡甚至带有缺点的人物也能在关键时刻有所作为。他尤其提到,或许乍看毫无能力的一介普通人,也应获得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他以《哆啦A梦:大雄的魔界大冒险》的剧情为例,表达了这方面的观点:“比如说,在故事中,即便是未来科技制造的道具也无法解决问题时,竟然依靠胖虎的五音不全唱功挽救了全队,这种转折真的很精彩。这传递了一个讯息,那些看似不起眼甚至可能被人嘲笑的特点,说不定在某刻会成为重要的关键。这种情节让孩子学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平时看似无用的特质,也可能成为逆境中的优势。”此外,他还从娱乐作品的角度提倡,不论是团队中的核心成员,还是看似无足轻重的角色,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为团队作出贡献:“哪怕团队中有某些人实力微弱,但他们能舒缓气氛、充当吉祥物或仅仅是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些品质本身也是一种能推动团队发展的能力。因此,优秀的作品需要让观众了解到,并非智勇双全才是推动世界的唯一方法。”浅井ラボ进一步举例说明:比如在《勇者斗恶龙 达伊的大冒险》中,关键时刻波普的勇气一次次阻止队伍崩坏;再比如,《植木的法则》中,看似只会逞口舌之利的秀吉,却靠不经意流露的一丝善意救下了主角。这些情节都展示了“普通人身上的非凡之处”。他还提到了《七龙珠》中撒旦的成长,“起初很多年轻观众都觉得撒旦这个角色既无力又碍事,甚至有些自大。但剧情推进后,他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努力逐渐找到定位,并在面对超人都无法掌控的局势下,以一份真诚助力化解危机。这种设定充分体现了普通人同样可以在关键时刻有所作为。”浅井ラボ的观点或许引人深思:即便失误成为推动剧情的手段,也可以通过巧妙构思为观众呈现出合理且令人信服的情节设计。关键在于故事是否为角色预留了成长空间,并让即便是微不足道的特质也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不仅丰富了角色塑造,更让读者感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故事中的英雄。所以,你是否有遇到过这样的作品——它通过角色的失误而非智勇双全的设计,成功赢得了你的认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