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花徒长矫正及办公室补光方案
在众多可爱的多肉植物中,生石花那独特的外形一直备受喜爱。它的身形小巧玲珑,两片肉质叶呈倒圆锥体,顶部扁平,中间有一条缝隙,从缝隙中开出小巧的花朵。生石花原产于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区的干旱地区,那里地形多为半沙漠地带,土壤贫瘠但阳光充足。它适应这样的环境,养成了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的特性。
对于很多养生石花的朋友来说,徒长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有个朋友,在华北地区的办公室里养生石花。一开始,那几盆生石花长得还不错,小小的叶片胖胖的,两片叶子的顶部颜色也很鲜艳。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生石花开始徒长了。原本紧凑的植株变得细长,叶片也不再圆润,颜色也变得暗淡。这就像原本健康可爱的小矮人,突然变成了瘦高的瘦竹竿,看起来毫无生气。
像生石花这样的情况,在多肉植物里并不少见。我再给大家说说别的品种对比吧。比如玉露,玉露喜欢湿润的环境,在华南地区的一些办公室,因为相对湿度比较高,玉露就长得水灵灵的。它的叶片晶莹剔透,而且不容易徒长。而生石花在这样湿度较高又没有充足光照的环境下就容易出问题。还有熊童子,在华北地区的居家环境里,如果光照控制得好,它那像小熊爪子一样的叶片就非常可爱。可一旦徒长,爪子就会变得细长,没有那种萌萌的感觉。再比如说静夜,它也是很娇弱的多肉,和生石花一样,在光照不足或者养护不当的时候容易徒长,在华西地区的一些阳台种植时就需要格外小心。
生石花徒长主要是因为光照和浇水这两方面的因素。就像我朋友在办公室养生石花的情况,办公室的光线比较柔和,而且通常不能保证生石花所需的全日照。生石花是需要较多阳光的植物,充足的光照能让它的植株紧凑,花朵也能正常孕育开放。但是如果光照不足,就像人缺乏能量一样,它会拼命地伸长脖子去寻找阳光,于是就出现了徒长。
浇水也是个大问题。很多人觉得多肉植物耐旱,就很少浇水,或者一浇就浇很多。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对。生石花生长在非洲那种雨季和旱季分明的地方,在生长季的时候不能让它缺水,但要避免积水,积水就容易导致根部腐烂,植株为了保命就会徒长。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矫正生石花徒长的方法,这是我根据网上很多网友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首先是控光,这个过程需要很有耐心。在发现徒长后的前三天,把生石花放在光线比较明亮但不是直射光的地方。这个时候的生石花可能会因为突然改变了环境有些萎靡不振,这都是正常的。就像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会不适应一样。过了三天到七天的时候,可以逐渐增加一点光照强度,把它往光线更好的地方移动一点点。每过三天观察一次生长情况,看看叶片有没有变得更紧凑一些。
大概到了15天的时候,如果有明显的变化,就可以按照正常的养护方式给予光照了。比如说在华北地区的办公室,早上和傍晚可以给生石花充足的阳光,中午阳光太强烈的时候适当遮挡一下。这个过程中,浇水的频率也要调整。在徒长矫正期间,土壤干了再浇少量的水,让它的根慢慢恢复健康。
除了矫正徒长的方法,生石花的养护还有很多小细节。比如说土壤的选择,生石花喜欢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可能偏碱性,而生石花适宜在微酸性的土壤里生长,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适当调整。
再说说浇水的时间。很多人习惯在早上或者晚上浇水,其实这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尤其是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的一些地方,晚上温度比较低,浇水后水分不容易蒸发,容易让生石花的根部冻伤,所以最好选择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浇水。
说到生石花的养护,还得提一下施肥。生石花在生长季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肥料。可以每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但是施肥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量,过量的肥料会烧伤根部,导致植株死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广西的朋友分享他的经验,他说他给生石花施肥的时候就用那种专门的多肉液肥,按照说明书上的最小剂量来施。他说这样既能保证生石花有足够的养分,又不会因为肥料过多而出现问题。
再回到办公室补光这个话题。对于像生石花这样需要充足光照的植物来说,在办公室光不够就得自己想办法补光。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补光灯可以选择。有些补光灯的光照强度是可以调节的,这个很重要。就像我们刚刚说的生石花徒长矫正过程中光照强度要阶梯式调整一样。
我有个邻居在华南地区的写字楼办公室里养花。他买了一套多功能的补光灯。刚开始给生石花补光的时候,他设置了最高的光照强度。结果没过几天,生石花就有点被晒伤的迹象了。后来他按照从弱到强的原则,把光照强度设为几个阶梯。比如一开始是低强度,保持3 - 5天,然后慢慢增加一点强度。每过一周左右调整一次强度。这样生石花就慢慢适应了补光,而且没有再出现徒长的现象。
在北方的一些办公室,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补光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我了解到一个在北京做电商的朋友,他在办公室给生石花补光。冬天他每天早上7点打开补光灯,一直到下午5点,这样能基本保证生石花有足够的光照时间。
除了光照和浇水施肥这些基本的养护,生石花在繁殖方面也有一些小技巧。生石花繁殖可以用播种或者分株的方法。播种的话,要选择合适的种子,最好是新鲜的种子。把种子播撒在准备好的土壤里,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这个时候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是不能积水。大概过个十天左右就会发芽。分株的话,可以等生石花繁殖出新的株体,等它稍微长大一点,就可以把新的株体从原来的植株上分离出来,单独种植。
在很多地方都有生石花爱好者组成的小圈子。我认识一些云南的朋友,他们当地有个多肉植物爱好者的社群。大家经常在群里分享自己生石花的养护经验,包括怎么矫正徒长、不同的养护环境下的一些小窍门等等。这种分享真的很有用,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差异对生石花的养护影响很大。
再看看生石花和其他常见多肉植物在养护上的差异。比如仙人掌,仙人掌非常耐旱,在西北干旱地区,很多人把仙人掌种在大水缸里,几个月浇一次水都没问题。但是生石花就不行,它对水分的要求比较精细。还有景天科的多肉植物胧月,胧月在南方的一些地区露天都能长得很好,甚至能抵御一定的风雨。但生石花如果遇到下雨天没有及时遮挡,就很容易因为积水而烂根。
我们在养护生石花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温度的变化。生石花适应的温度范围比较窄,在10 - 30度之间是比较适宜的生长温度。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如果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办公室养护生石花,可能就需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比如可以用一些泡沫板把生石花的花盆包起来,减少热量的散失。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生石花的换盆。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给生石花换盆。一般来说,当生石花长得比较拥挤,或者是土壤已经没有养分了,就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生石花休眠期过后,也就是春季的时候。这时候生石花开始生长,换盆后它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在不同的地域种植生石花,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要考虑。比如在高海拔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生石花的颜色会更加鲜艳。我在西宁认识一个多肉植物种植者,他说他那里的生石花颜色特别好看。而低海拔地区,像海南,光照和温度条件不同,养护生石花就需要调整一些方法。
生石花徒长的矫正和办公室的补光都是多肉植物养护中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关注很多细节,从光照、浇水、施肥到温度、换盆等等各个方面。每个地域、每个养护环境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调整养护方法。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养护生石花或者其他多肉植物的时候,有没有试过把不同的养护方法结合起来呢?比如把湿养和干养结合,或者把室内养和偶尔露天养结合,这样做有没有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