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词抚慰心灵,让心灵栖息诗词!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生于河南荥阳。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用典太多,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具体创作年份未详。唐代诗人赞美牡丹的诗不胜枚举,李商隐此诗借咏牡丹抒发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

诗句欣赏
首联:“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诗人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生动描绘出初开牡丹在绿叶簇拥中的鲜艳风采。
颔联:“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展现其绰约丰姿。

颈联:“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石家蜡烛”形容牡丹颜色像大片烛火,无须修剪烛芯,“荀令香炉”则说牡丹芳香本自天生,不用香炉熏烘,具体描写了牡丹的色香。
尾联:“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诗人反用梦中传彩笔之典,恍惚梦见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花叶上寄给神女,表明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有关故事
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每个典故都有其故事。如“锦帏初卷卫夫人”,据《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这里以美貌的南子来比喻牡丹的艳丽。“绣被犹堆越鄂君”出自《说苑·善说篇》,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诗人借此描绘牡丹绿叶与花朵的关系。还有“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江淹梦中得到五色笔,后才思减退,这里李商隐反用此典,表达自己因牡丹而产生的创作灵感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