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王一博、张天阳演技解析,流量演员入侵正剧是好事吗?

好剧榨干 2024-04-13 20:40:00

早上中午晚上好~感谢点进来,看官们请坐!

这里是《追风者》追剧析文第二篇,边追边写,已经看了将近十集,聊一聊印象深刻的点吧。

先说一下个人评价 :

对于《追风者》前期播出的部分,我觉得无论从配乐和服饰、还是剧情和整体演技上,都挺不错的。

目前来看还真是一部质感挺好的剧——

首先看剧情上,【谍战+商战】、乱世中的尔虞我诈、繁荣与衰败,本来就是一个很有看点又有新意的主题;

剧中不时穿插的方言歌谣也给足了生活化的真实感,已经很接近正剧了。

虽然也存在“男主幸运光环”,但人家设定上本来就聪明、所以也不算太离谱。

其实,这种“一张白纸”般的愣头青主角人设从好多年前就开始流行了,为的是把普通观众循序渐进带入剧情;

由于这种主角一般都是年轻面孔、性格又比较简单,对演技要求没那么高——

所以近些年常常选用一些粉丝号召力强、想转型的高颜值流量小生或小花做主角。

甚至有些年轻演员的公司会自行包办剧本和妆造,为艺人量身定做出有点“不伦不类”的所谓谍战剧:

(救国+爱情+偶像+正义大男主或大女主)。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多年前任嘉伦主演的《秋蝉》、赵丽颖主演的《胭脂》、李易峰主演的《麻雀》等等——

你会发现,当时这些年轻演员都处于最炙手可热的时期,偶像剧都演够了、可以试着转型了;

但是,贸然参演老戏骨们的正剧又怕露怯,所以经纪公司就会根据演员的风格量身定做、或者改编一个剧本。

不信你看看这几部剧名,秋蝉、胭脂、麻雀都是这些主角在剧中的代号——

明晃晃的“万人迷金手指”大女主大男主,与那些经典正剧《潜伏》、《风声》等群像剧有很大区别。

不过,我也不是想讽刺当时的这些流量演员真是草包——

只是影视环境就这样,赚钱第一位。甚至演员自己也决定不了自己的路线。

我举上面这些例子就是为了对比《追风者》,它起码比那些“半流量剧”好一些——

没有那些过度修饰的偶像剧妆容,老戏骨很多、男主比重也不过大,“群像”的感觉更浓。

至于王一博本身实力能不能胜任的问题 :

我个人觉得虽然他还不到惊艳众人、精雕细琢的程度,但该有的情绪基本都有、是合格的。

我也能理解很多观众对他的不信任,因为王一博毕竟是男团里唱歌跳舞的爱豆出身——

他岂止是流量,还算是跨行呢,运气却这么好。

出道四五年就能担任正剧班底的主演、甚至和大佬梁朝伟合作,这是多少科班出身的表演学生都羡慕不来的;

就比如,最近才凭借黑红话题度《花间令》第一次火起来的刘学义——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这是他出道十二年第一次沾女主的光破圈火一次;

你要说人家的形象和演技也没有问题,就是运气不好,人生第一次红还是靠一部没营养的偶像剧。

据说他的偶像还是梁朝伟,你说人家是不想和偶像拍正剧吗?还不是没资格嘛~

所以对比之下王一博运气是很好的,他热度高、公司又争气,拿的资源都很珍贵——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又不能因此否认知名度的重要性,谁选演员不看热度;

王一博虽然半路出家,但唱歌跳舞也是才华、人家的热度也是靠自己挣的。

而且无论如何,王一博的态度倒是挺好的,不然不会被这么多前辈夸——

他这几年其实一直在坚持往实力派的方向发展,并没有去拍话题度很高、来钱很快的偶像剧。

因此,我个人虽然更心疼那些被埋没的、兢兢业业的专业演员,但又很无奈;

对于大势所趋的“流量天下”,观众也不得不接受。

比如像王一博这样的流量们,只要别辜负自己的幸运,努力进步,我还是愿意买账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聊回剧情演技,先说王一博:

之所以认为王一博态度不错,是因为我发现他还挺注重细节的,不会让人觉得敷衍了事。

比如这段,男主看见有人闹事,那人被押着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还下意识扶了对方;

那个闹事的人跟男主都不认识、也没什么对话——

他扶不扶那人跟主线剧情无关,但王一博就是根据角色善良的本性自然地做了这样一个动作。

看似无用的小细节,其实对塑造人物很重要,这就很好。

还有这里,男主为了缓解紧张、泼水洗脸——

你看演员泼完了之后,没忘了此时角色脸上有伤,还做了个“呲牙咧嘴”的痛苦表情。

这里也很好,剧中角色虽然受伤了、剧外演员的伤是假的啊,但王一博就没忘了演疼。

除此之外,哭戏也是检验演技的一大要素——

后续剧情里男主魏若来正好有一场哭戏,我们赏析一下。

发现亲哥哥受重伤时,男主身体颤抖、眼神惊讶,这个第一反应是对的。

他哥哥有紧急的事要嘱咐、就是不去医院,男主慌乱疑惑的眼神逐渐湿润,变得悲痛;

这段也是很好的。

哥哥喊着口渴,男主立刻慌慌张张给他倒水;

(顺便夸赞一嘴剧组的医学常识:

受伤失血过多的人,因体内水分流失、的确会感到渴;

但正在流血的紧急情况下,千万不要给病人喝水,会加重脏器负担、心脏衰竭;

第一时间不止血、反而灌水,会让伤者死得更快。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能知道,他哥哥肯定活不成了。)

临死之际,哥哥开始交代最重要的事,男主不敢接受这一切,再次央求哥哥去治疗:

悲伤皱眉、眼睛形状耷拉成“八字”,是卑微恳求的表情,表演也是对的。

哥哥交代完暗号的事、强撑着听男主复述一遍后,就这样突然断气;

男主猛然崩溃,绝望地嚎啕大哭。

情绪激动地哭了一会儿,脑袋稍微恢复了一丝理智——

他迷迷糊糊地左看右看,无助地发出哀鸣,还是不能接受现实。

总体上看,这段哭戏真的挺合格的,情绪充沛、感情很真——

惊讶、震撼、悲恸、绝望、迷茫,一系列反应都很对。

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王一博还缺乏一点让观众真正惊艳、意料之外的亮点表现;

我一直坚信,好演员能带着观众发掘人物性格中的多面、而不仅仅是能达到“观众预想的大致轮廓”就够了。

而王一博这段就只是达到了我们的普遍预想:

想象一下,某人深爱的亲人突然去世、他能有什么反应?

惊讶、不敢相信、绝望痛苦、空洞无助……

我们觉得该有的这些反应,他演出来了、合格了,但也仅此而已。

但演员之所以是演员,理应比普通观众更懂人的真实性格、情绪,更擅长挖掘细节。

我们举个例子,张曼玉在《甜蜜蜜》里的经典“笑场”哭戏:

剧中女主的爱人被混混打死,她去警察局认领尸体时,竟看到尸体背上纹着用来讨自己开心的米老鼠。

她先是被逗笑,笑着笑着逐渐被悲伤击溃——

回忆的美妙激荡、迟来的了悟深情、追悔莫及的遗憾,一切都表现在她又哭又笑、语无伦次的痛哭中。

张曼玉这个“笑”就是意料之外又合乎逻辑的惊喜,如果她只是嚎啕大哭,反而落于俗套了。

再比如《狂飙》里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痛失弟弟的哭戏 :

他亲手养到大的弟弟在大庭广众下坠楼而死,但高启强为了不显露对罪犯弟弟的包庇,选择压抑着自己的情感;

他看似无动于衷,身体却因不堪感情的重负而摇摇欲坠,甚至软绵绵地绊了一跤。

而且,他嘴上虽然重复着狠话,眼睛却老是忍不住去看地上的尸体,迷迷糊糊找不到言语和方向。

这也是一种反套路表演,是演员自己设计的,就很惊喜。

所以,烂表演就是那种连观众的预期都演不出来的,而像王一博这样能演出普遍的要求已是不错的表演;

更好的,则是像刚才两个例子中这样跳出刻板套路的灵性表演了。

说完主角,再说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配角吧——

那就是本剧皮肤最黑黢黢的反派林樵松,虽然他很坏,但是演技好哇~

我们往前推到第一集,看看这个演员是怎么塑造人物形象的 :

林探长出场这走姿就很像一只猎犬——

眼睛犀利上挑、身体紧绷,走起来虎虎生风。

而且看背影,他就像晃晃悠悠“飘”着走一样;

虽然是个莽汉、却又很轻盈,这就给人一种“从容狩猎者”的感觉。

运送赤党的路上,他们遭到女主一行人的伏击,林樵松的形象也产生了新的切面。

一开始还恶狠狠呢,结果女主擦头一枪、打飞了他的帽子,吓得他蹦了一下;

离死亡如此之近,林樵松不淡定了,开始努力转动大脑、表情也狰狞了起来。

他推出一个人质和女主做交易。看呐,演员的肢体和表情很有意思 :

他没演出明显的胆怯来,但你却能感觉到他的求生欲——

表情特别凶狠,但是躲人家身后的动作很迅捷、一点都不敢露;

曲着腿撅着屁股,这“又狠又怂”的样子,更像一只野蛮求生的野兽了。

突然,人质拼命喊出奸细的名字,林樵松怒气冲冲、结果了人质;

女主立即开枪反击,林樵松全身畏缩在车门后,怕打到头、也怕打到脚——

这狼狈的躲避动作,也是演员为了塑造反派极度怕死的心理。

忽然,林樵松听到了援军的动静,立刻探头张望;局势逆转,援军迅速清理现场。

他也变了一副模样——气势汹汹追杀女主,瞬间觉得自己又行了。

短短几分钟的表演,林探长暴虐无耻又不择手段的性格就立起来了;

因为人设复杂,他给人留下的印象甚至比对面李沁扮演的正义方更深刻、更立体。

林樵松这个人物不只是一个迫不得已的打工人,他心里是有执念的——

因阵营不同,他杀过曾经的校友、甚至因莫名的怨恨活活折磨死他们;

所以,他是个很坚持自己信仰的反派。别人觉得他疯,他反而觉得赤党是疯子。

很多观众容易迷上反派,觉得他们有种莫名的魅力——

别担心,不是你单身太久、也不是咱三观出了问题,而是他们身上的“生命力”确实很特别。

就比如影视剧中的男角色吧:

很多人所说男演员散发的“无形性张力”,其实不一定发生在刻意调情、暧昧的剧情中;

所谓“认真的男人最帅”,我们其实是被他们努力的样子、蓬勃的争取心所吸引的。

听过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男人 的性张力来自于野心。】

这种魅力甚至与男演员的颜值、身高、年龄无关——

“野心”与“欲望”相通,所以只要野心足够,连太监和小孩儿都能有性张力。

就像林樵松一样,虽然长得又黑又糙、黑眼圈这么重;

但看他忙忙碌碌工作一夜,在办公桌上强撑着打个哈欠都那么帅。

(不过,真的很想吐槽他这个黑眼圈妆容,黑得也太夸张了吧。)

而且咱们这部剧的林樵松还不止这些魅力,他还有爱情线呢~

林探长喜欢的正是刚跟他蒙面血拼过的女主沈近真,不知道后面知道真相的林探长会不会崩溃。

大概是恋爱中的“互补吸引力”作祟——

林探长这一介莽夫,偏偏喜欢沈近真高贵淑女的样子,还自认为是“君子之交”;

当时我听到这句话就想笑,还君子,对爱情的幻想还挺浪漫。

女主为了套话故意接近他,我们看看这段表演:

受到女主邀请后,他像是突然被惊喜砸中一样、有点晕晕乎乎的,笑容缓缓在脸上溢开;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他一共笑了两次——

第一次是下意识的、不受控制的狂喜。

笑完了可能自觉有点失态、怕吓到人家,于是又迅速收回去,预备好又笑了一次。

虽然两次都笑得有点傻。

由此可见,林樵松平常是个不爱笑的人,他最常用的表情估计都是“凶神恶煞地威胁人”;

所以面对喜欢的姑娘,他不知道怎么笑得好看。

这就是角色个性的塑造,不能像某些演员一样演什么都是自己、或者为了好看而演——

演心动也不能只有心动,还得符合人物逻辑。

“傻狗爱情故事”正式上演,我们再看他俩约饭的剧情 :

眼前是心上人、耳边是钢琴乐,林樵松不知不觉出了神,灵魂都开始荡漾;

被女主一提醒,才不好意思地低头道歉。

他面对她的样子跟工作时一点都不一样,犹豫拘谨、低着头不太敢看人。

聊起上次错过欣赏她弹钢琴的事,女主善解人意地说,会为他亲自弹;

一听这话,林樵松面露感动地抬头,愣愣地道歉后、又低头暗喜。

有了女主这番精神鼓励,他也终于敢抬起头看着人家、找话题聊天了。

大家看,女主问他喜欢什么音乐时,林樵松反复犹豫、似懂非懂的眼神一出来——

我当时就觉得完了,他肯定不懂音乐。

最好笑的不是他不懂,而是他明明不懂、却还能很自信说出“听贵的”;

他甚至不觉得自己没审美,所以才表现得若无其事、也不羞恼——

今天能说出“音质”这样的名词,对他来说可能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我们沈姑娘也是情商很高、立刻夸他诚实,顺带拉踩林樵松的上司不懂装懂;

林樵松一副“老实倾听”的姿态,小声接话“我知道你说的是谁”,然后还低头抿嘴、羞涩地笑。

(我怀疑此时的林探长都有偶像包袱了,他还真以为人家姑娘欣赏他。

这副模样跟他打人时差距颇大。)

不得不说,沈姑娘是很厉害的——

两人之间有了“一起吐槽上司”这样的小秘密,关系一下子就近了。

沈姑娘又是夸又是关心的,林樵松渐渐有了勇气,开始向沈姑娘讨演奏票——

为了表达真诚,还笑着睁大眼睛、一脸兴奋期待。

(说实话好憨哈哈,但很符合林樵松一辈子都没跟女生调过情的人设。)

沈姑娘大手一挥、放话十张,林樵松的表情从惊讶、到确认、再到感动,过渡得也很好。

但他忽然想到什么,低落嘟囔“我们会把大家吓晕”;

要不说沈姑娘厉害呢,立即接话——“他们害怕,只能说明他们做错事心虚!”

林樵松一沉气一仰头,瞬间有话说了。

沈姑娘乘胜追击、继续攻略——

“不被理解”此言一出,林樵松瞬间呆住,瞳孔震动、眼泛泪光,卸下了所有防备。

《无限超越班》吴镇宇有种说法:

【没有一个反派认为自己是坏人。】

林樵松内心就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是被某些人嫌弃、误解的;

他甚至认为自己是默默无闻的功臣。

所以此时,林樵松的悲伤是真的,和世间所有人的痛苦一样。

他低头稍微缓解了一下,顾及到沈姑娘还在看着,他强颜欢笑、拿起酒杯——

以喝酒为结点,演员为这场少见的、反派袒露脆弱的戏,做了“谢幕”。

这场戏林樵松的反差萌很出彩,可惜对面的李沁表现一般——

整场戏,她都是以一种“笑里藏刀”的客套假笑面对林樵松;

笑里藏刀当然没有错,但这只是个大致轮廓——

面对他的动情,她具体是嫌弃、不屑、同情还是憎恨?都看不出来。

我顺便查了查,饰演林樵松的男演员叫张天阳——

科班毕业这么多年都没什么知名度,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一下。

好啦,感谢大家支持,篇幅有限,先到这里~

其实商战片不是我最爱好的类型,不过目前的剧情还算精彩,我再观望一下!

欢迎讨论求支持,拜托啦(˃ ⌑ ˂ഃ )



0 阅读:0

好剧榨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