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啥还被称为弱宋?看它是如何作茧自缚

正史漫谈君 2022-07-31 00:12:14

若论经济、技术、文化、人口等指标,宋朝的实力那是杠杠的。它的弱,在于因制度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中央层面,权力分散、过度牵制。

在宋以前,那些强盛的朝代/时期,能臣的作用甚至比帝王更重要。

为人荒唐的齐桓公,有了管仲帮他操持朝政,可以成为春秋首任霸主;战国时期的燕国差点被齐国灭亡,而在请来乐毅主政后,不仅政通人和、国富兵强,还有机会反噬强齐。

至于明君贤臣,那更是盛世的标配,如隋文帝与高颎,唐太宗与房谋杜断和魏征,李隆基与姚崇宋璟张九龄......

这种现象,是古时政治生态中权力分配传统的功劳:皇室作为天下的拥有者,选用宰相为“职业经理人”,赋予其管理政府、协调资源的权力,皇权、相权互相配合、制衡,往往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宋朝前,历朝历代也许会对相权进行拆分,比如,隋朝设左右仆射、唐朝群相制,但宰相对人事、财政、政府管理乃至军事具有总揽全局的权力,这一宗旨是一脉相承的。但宋朝却不一样。

宋朝也设宰相,专指中书省长官,他只负责行政,其机构也称政事堂。至于军事,则另外归枢密院,宰相无法参与。政事堂、枢密院并称“两府”;

而在过去归属宰相总揽或兼任的财政权,则分别归属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它们相互独立、互不统属;

政府的人事任免权,向来归属宰相统领的吏部,但宋朝则另外设立了一个考课院,将这一权力侵占。

另外,谏官一职由来已久,他们在以往朝代是专门用来发现、匡正皇帝的言行举止,归宰相管理(在汉代属于九卿,在唐代归门下省)。但在宋朝,谏官的任用权力从宰相转移到皇帝之手,属于单独存在的部门。如此一来,谏官的职责变成了只监督百官、尤其是宰相。

以上转变就造成了这么一种现象:北宋朝廷的军、政、财、人等各项权力分散,且互不统属,如果皇帝本身不够强势、出色,其他官员想要协调各项资源相当困难。这自然保证了皇权稳固,但同时也带来了权责不明、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王安石变法时就曾试图整合三司、提高效率,但却遭到了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谏官的矛头转为盯着百官,加上宋朝“誓不杀士大夫及言官”的祖训,导致谏官这一岗位出现了“变异”:他们一些人专门盯着百官的毛病大做文章,甚至变成了为了反对而反对、以跟高官唱单调为骄傲。但任何政策都很难保证只有利而无弊,但一些谏官总是以找茬为荣,这就导致朝廷很难办成什么大事、好事,范仲淹、王安石变法的会流产,这类人“功不可没”。

第二,地方几乎被榨干。

从汉到唐,地方制度较为简单直接,汉代分郡县两级(唐朝为州县),地方长官手握财、政权力,接受中央督查;财政收入一部分归中央、一部分留在地方。这种模式管理简单、职权分明,且地方有余力、有财力自我发展,这就是唐朝在安史之乱中,为何几乎整个河北沦陷、长安洛阳相继失手,朝廷却能拥有反攻且取胜的实力——因为地方也足够强大,每座城池都存有海量的粮食、器械、装备,以至于张巡能够仅凭几千人、背靠小小的睢阳城,就能把十几万叛军牢牢钉在江淮以北。

但万事皆有两面性,各地方的均衡发展,是唐王朝实力强盛、国家富强的主要原因,但这也为中晚唐藩镇割据提供了可能。因此,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宋朝创立了另一套制度。

首先是将地方机构复杂化,行政单位分为三级,最高级为路,中级为府/州/军/监,基层为县;中央派到地方的监察官,不像汉唐那样只有刺史或观察使,而是分为了帅(军事相关)、漕(转运使,管财政)、宪(司法)、仓(赈灾相关),也就是说,地方官要同时应付四路长官的督查。

其次,宋朝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归属中央,其目的跟军事方面类似——强干弱枝,抽调地方的财力,彻底斩断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以北宋为例,朝廷抽调全国的财力供养汴京,结果京师一旦被金国拿下,整个王朝几乎瞬间崩盘,地方不具备组织抵抗的实力,只能退往南方、依靠天险才得以苟延残喘。

第三,养兵不但没有强国,反而吸干了国力。

从秦汉到唐,中原王朝的开国模式很一致:首先携初期的优势军事实力对外进攻,给外敌(主要是北方)以有效打击威慑后,减少军队编制、减轻财政压力。

西汉初年,刘邦的尝试虽没成功,但随后果断对外和亲、对内休养生息,待到国力、军力双双恢复后,再由汉武帝对外算总账;唐朝初期,面对强势的东突厥,李世民曾以便桥之盟稳住对手,其后趁对方内部出问题来了个致命一击。

但宋朝却以一种最糟糕的方式开国。

与汉朝的全民皆兵、初唐的府兵制不同,宋朝采取的是募兵制。这种模式其实也有可取之处,职业化的军人,理论上更具战斗力。像当初东晋的北府兵、李隆基年间的几大节度使兵马,都是战斗力强悍的职业军队。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无法持久,大量成年男子常年脱离生产,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若采取募兵制,就应当抱着尽快摆平敌人的初衷,本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原则,短期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高效地解决问题。

但宋朝却不这样。由于失去了地利、对内重文轻武,宋朝无论对辽还是对金,正面战场都打不过;但即使议和,为了对抗对方的威胁,宋朝采取了以数量抵消质量的思路,常年保持着海量规模的军队,巅峰时期的军队达到120多万人(唐朝十大节度使兵马也才49万人,已经被人指责穷兵黩武);而且军人一旦入伍、终生当兵,带来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搞笑的现象:宋朝兵员虽多,但却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预防打仗,结果规模庞大的军队未能解决外患,反而造成了沉重的冗兵问题;军队规模越大,对朝廷的害处反而越大。纵观历史,好像仅有宋朝如此。

总而言之,我们之所以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并不是指它没钱、没实力,而是空有一身本领,却被自身的机制束缚了手脚。不过,也许这就是矫枉过正的代价,宋朝一扫五代十国黑暗的军人当政时期、恢复了文官政治,赵氏兄弟功不可没;但所谓物极必反,任何制度若只看到有利一面,却不注重与时俱进,必定有不可承受之重。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