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市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电视剧《春风化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文艺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贵州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文艺评论家、剧集主创等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该剧的创作初心及其社会意义,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春风化雨》由上海东方娱乐传媒集团、百纳千成、福得文化、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饶俊担任编剧,王骏晔担任总导演,佟丽娅、杨玏、张峻宁领衔主演,刘佩琦、康爱石特邀主演,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故事背景,以一群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为创作对象,讲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农村教育岗位,用爱与心血浇灌一代代莘莘学子,帮助他们追逐梦想并改变命运的故事。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说到动情处一些嘉宾更是潸然泪下,评价剧集“真实感人”“令人想起自己的经历”“感受到乡村教育发展的历程”。
紧扣乡村教育现实传递坚韧与奋斗的时代精神
《春风化雨》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剧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重点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作为献礼教师节40周年的重要作品,该剧播出以来深受观众喜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与广泛的关注。
截至9月11日,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CSM71城平均收视率,稳居省级卫视同时段前列,其中东方卫视多次摘得同时段第一。各项热度领跑同类题材,猫眼数据显示,该剧全网累计曝光量破5亿次,正片有效播放量破1.5亿。微博热搜累计27个,抖音热点累计8个,官方抖音破万赞共31支,其中破100万赞的爆款视频2支,最高破111万赞,抖音主话题#电视剧春风化雨 播放量破3.8亿。
研讨会上,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念对《春风化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剧将镜头对准乡村教师,以真挚情感打动观众,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以校园为缩影展示贵州乡村生活,传递爱与希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毅表示,《春风化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创作背景,反映了中国乡村教育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就,将“人物命运”“学校命运”“时代命运”紧密相连,把乡村教育的主题上升到国家层面,展现时代变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则表示,《春风化雨》创作有高度,集中体现党中央关怀,着力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就,反映了乡村教师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的高尚情操,“小切口”展现“大视野”,做到了基于教育讲教育,又跳出教育谈教育。
主创团队分享创作心得扎根真实生活传递教育力量
该剧以乡村教师的群像塑造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献松指出,正是主创团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入生活、扎根泥土、深挖细节、不断拓展表达维度,使得该剧充分展现出了乡村教师以爱育人的精神风貌。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方刚指出,该剧紧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和细腻的人物情节,多角度呈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精神面貌的更新。贵州省铜仁一中初级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本剧原型人物之一徐烨表示,该剧主题深刻、情感细腻,展现了教育最本真的力量,反映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蓬勃生长的希望。
本剧总制片人邹标则提到,主创团队共同攻坚,征调了100多位素人演员,走访了300多所学校,力图使作品既有现实的肌理感,又有温暖的底色,努力书写讲述当下乡村动人事迹的精品佳作。总导演王骏晔感言,他不希望渲染苦难,而是力图以温暖明亮的基调,通过展现平凡的乡村教师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与奉献,以及他们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来传递教育的力量和乡村教师的不凡光辉。编剧饶俊则表示,该剧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这部剧,除了感念师恩以外,更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它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
本剧“安颜”饰演者佟丽娅表示,教育意义重大,为了更好理解人物,主创团队深入贵州体验生活、实地学习,努力了解当地乡村教育和民生状况,了解当地学生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使角色更加立体真实。该剧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理解与包容。本剧“丛俊生”饰演者杨玏表示,该剧秉持学生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共情的教育理念,传递出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出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本剧“方响”饰演者刘昱辰认为,该剧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教师群像,希望自己的表演可以感染更多人。
通过《春风化雨》,主创团队不仅讲述了乡村教师的奉献与坚守,也希望唤起更多人对乡村孩子和教育公平的关注,尤其是优秀的年轻人,投身、扎根到乡村教育中去。“教育是最伟大的公益事业,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支持、去参与。”这是主创团队对社会的呼吁,也是《春风化雨》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最深层次的价值。
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艺术关怀如何“照进”现实
与会的文艺评论家、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士对《春风化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认为,《春风化雨》在教育题材作品稀缺、乡村故事创作退潮的背景下,逆向而行,用鲜明的态度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致敬。他特别点赞了剧中借用孔子像暗喻精神内核的影像方式,动情之余数度哽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认为该剧没有渲染教育焦虑,而是以强大的时代使命感,直面中国新世纪以来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乡村教育转型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蓉认为该剧是教育题材影视剧的里程碑之作,其塑造的教育面孔丰满、立体,面对教育问题中的难点、痛点,它没有回避,从教师个体到教师群体,再到社会,从学生个体到学生群体,再到学生的家庭、学生的整个人生,它把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这一点值得称道。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认为这部作品既沾有泥土芬芳,又不失艺术品质。人物塑造不娇柔造作,真实感和艺术感相辅相成。特别是,作品题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部剧填补的是其中教育问题的空白。《文汇报》文化报道中心首席记者王彦则称赞该剧打开了一种视觉上的吸引力,它提供的视听美学与最新的创作潮流是一致的,城市的观众也能有一定的代入感。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春风化雨》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展开关于乡村教师的叙事,无论在农村题材,还是教育题材上,都给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该剧蕴含了编剧最真诚的创作表达,像涓涓细流一点一点自然流淌出来,最终大家都被作品的真诚所感动,这是所有的戏剧技巧所不能达到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指出,该剧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道路,深入乡村,扎根创作,全景式展现了乡村教师图谱,生动讲述了教师的人生故事,体现出教育家精神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编剧用厚实的生活积累和真挚的情感积累,展示了其真实的情感和思考,也呈现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近二十年的历史成就。研讨会的最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春风化雨》扎根生活、源于生活,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也让这场研讨会充满了泪水与感动,而这正是文艺的力量。
作为一部聚焦乡村教师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春风化雨》不仅展现了乡村教育的艰难与希望,还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的广泛讨论。不仅展现了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也通过丰富的生活细节与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唤醒了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广泛关注。该剧目前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热播中,并在腾讯视频、芒果TV、爱奇艺等平台会员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