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通常活不过三个月。"
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将凌志军打入谷底。在2007年的那个早晨,他正在伏案写作《中国新革命》,突然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紧接着整个人失去了知觉。
好在他被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可拿到检查报告的那一刻,他只觉得双腿发软,肺癌晚期的诊断结果让他目瞪口呆。
他不相信自己会生病,他一直在坚持锻炼身体。
凌志军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于是,他们开始了在北京各大医院的求医之路。然而,一次次的检查结果都无情地指向了同一个残酷的事实:张先生不仅仅是肺癌晚期,癌细胞还已经扩散到了头部,压迫着神经,这才导致他经常头晕。
凌志军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坐着,双眼空洞地看着前方,他说道:“都说癌症是家族遗传,难道我们全家真的逃不过这个魔咒吗?”
记忆翻涌而至,父亲就是因肺癌离世的。那时的他还暗自警示,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些年来他确实在坚持锻炼,从五公里越野到上山攀岩,样样都不落下。
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凌先生,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癌细胞扩散速度很快,我建议你..."医生欲言又止,"趁这段时间,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一向坚强的凌志军,看到窗外的阳光和在他身边守候的妻子,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他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对于一个正值创作巅峰的中年男人来说,三个月的生命倒计时,实在是太残酷了。但是,凌志军并不知道,命运正准备给他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医生的话宛如一把双刃剑,带着深深的寒意刺向了他。“手术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这句话犹如沉重的铁锤一样敲击着他的心脏。
”这句话犹如沉重的铁锤一样敲击着他的心脏。
这个消息对于凌志军来说,既是绝望也是希望。毕竟相较于"三个月"的判决书,多出了一线生机。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凌志军的身体状态终于达到了手术标准。然而,这场手术却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般危险。
"您真的决定要进行手术吗?风险确实很大。"医生再次询问。
“做!就算只有1%的希望,我也要试一试。”凌志军的眼神里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手术室外,妻子心急如焚地来回踱步,她明白,丈夫此时正和死神殊死一搏。几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室的大门依然紧闭。
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
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
"手术非常成功!"医生的这句话,让妻子顿时泪如雨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终点的到来,而是另一个崭新的起点。医生建议进行化疗,而凌志军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我不想接受化疗。"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儿子甚至极力反对。但凌志军坚定不移。他向报社请了长假,租下了乡下的一个小院子,开始了自己的“桃花源”生活。
庭院里种满了花花草草,我每天早起给它们浇水,看着它们在阳光下生长。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疾病的阴霾。
他改掉饮食习惯,戒掉了大鱼大肉,开始只吃粗茶淡饭。他最喜欢的就是他自己精心烹制的"红梅大枣糙米饭",他说:"这款饭的色香味韵,超过白米饭。
在闲暇时,他和妻子一起骑着自行车,沿着山路远行。从日出到日落,他们看到了很多以前从未留意过的美景。这份悠然自得的生活,竟让他忘记了自己是个癌症病人。
凌志军常常在想,人这一辈子,要是总是被疾病的阴影笼罩,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依靠化疗,而是采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对抗癌症。他每天晒太阳、跑步、爬山、骑行,做着许多年轻时最喜欢做的事情。
三个月过去了,六个月过去了……凌志军非但没有离世,反而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医生对他说这是个奇迹,但凌志军知道,这其实是生命的馈赠。
面对别人的惊叹,凌志军笑着回应说:“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我只是选择了一种让我更加快乐的生活方式。”
仅仅是这个决定,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我不要化疗这个决定背后,隐藏着一段痛苦而深刻的记忆。
那是在1988年,凌志军刚成为北京新华社记者,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喜悦中。然而,突如其来的噩耗却给他当头一棒——他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还不足五十岁。
在医生的建议下,全家看到了一线希望,化疗可以让他们的生命再延长一段时间。
可凌志军亲眼目睹了父亲在化疗期间的痛苦,那些痛苦使父亲的头发脱落,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曾经热爱阅读的父亲,再也无法拿起那些厚重的书籍了。
"爸,我来扶您……" 凌志军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父亲在病房里慢慢地走动,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父亲压抑的呻吟声。
在那两年里,他几乎整天守在父亲的病床前,亲眼目睹化疗药物一点一点地侵蚀父亲的身体。每次注射化疗药物的过程,都像是一场酷刑。
然而,即便意志再顽强,也无法抵挡病魔的侵袭,父亲最终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凌志军心中永远的痛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
父亲的离世让他特别注重健康,然而命运却似乎在捉弄他,让他也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同样患上了肺癌。
他这次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
凌志军表示:“我并不想像父亲那样痛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而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过得轻松愉快。”
因此,当医生提出化疗建议时,那些关于父亲的记忆立刻涌上心头。他清晰地记得父亲在化疗过程中的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疼痛,甚至是临终前那绝望的眼神。
这段经历是他选择采用另类抗癌方法的重要原因。
或许是因为过去的痛苦,让他明白:与其痛苦地多活几个月,不如有质量地活着,活得有尊严。
这个选择表面看似荒谬,却包含着深奥的生命智慧。
这个在面对癌症时敢说"不"的倔强男人,骨子里的倔强是从小就开始练就的,真是出人意料。
1963年12月24日,凌志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自幼被父亲的书房深深吸引,这满屋的书籍成了他最初的梦想。
"我想要成为一名学者,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小时候的凌志军这样憧憬着未来。
命运却常爱和人开玩笑,因为国家的大改革,他被迫中断了学业,仅有小学文凭。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竟然成为他求学路上最大的转折点。
随后,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他们全家从上海搬到了北京。然而即使环境发生了变化,凌志军对于知识的渴求从未改变。只要他有时间,就会如海绵般地吸收书本中的知识。
这份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在1988年实现了成为北京新华社记者的梦想。但对知识的热切追求从未间断。
1993年,凌志军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的考试,在那段时间,他几乎把自己关在家里,以极度专注的精神去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但考上了法学,还在三年后拿到了硕士学位。
此后,凌志军事业上的春风得意逐渐显现。1998年,他与同事共同完成的《交锋》一书一经出版,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中国第一畅销书"。
"我这辈子,就没服过输。"凌志军经常这样说。
他的每一步都刻满了他的倔强与坚持。从被迫辍学到考入研究院,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他的不服输的性格,仿佛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基因。
正是因为这份倔强,他在面对癌症时,毅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他们都说我的抗癌方式独特,其实我只是不想向命运低头。"凌志军笑着说,"就像当年我不甘心只有小学文凭一样,我也不甘心被癌症打败。
这个不屈不挠的男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从上海到北京,从记者到作家,从病人到抗癌勇士,他经历了多次身份转换,却始终保持着骨子里那份不屈不挠的倔强。
每一次历练都是命运的安排,为后来的抗癌之路打下基础。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将带给他新的希望和奇迹。
"医生,请您再说一遍?"凌志军激动得几乎从椅子上跳起。
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生命期限,当他再次走进医院做检查时,医生的话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头部的癌细胞正在慢慢消失。"
这个消息如一道曙光,让凌志军的人生豁然开朗。从此之后,他更加坚定地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晒太阳、跑步、爬山、骑行,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时光飞逝,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来到了2001年的年初。
凌志军在这次体检报告中发现,自己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全部消失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凌志军抗癌成功的事迹被人们赞誉为"抗癌成功第一人"。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他决定将自己的抗癌历程写成一本书,以此记录他生命中的这段特殊经历。
“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想告诉和我一样的病友:癌症不是绝症。”
因此,《重生手记》诞生了。在书中,他以详尽的笔触,记述了自己如何以独特的方式与癌症展开较量。他想让更多的人明白: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道路,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生还机会。
凌志军常说:“对抗癌症,医疗手段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态。”一些人一听到自己得了癌症,就吓得魂不守舍,这才是最要命的。
凌志军,这个曾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被医生宣判死刑的人,最终却因为坚持不懈的抗癌治疗而被誉为"抗癌成功第一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奇迹,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选择里。
现在的他仍然维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他曾表示:"相较于长寿,我更关注生活的品质。"
而这,或许就是生命给予他最大的启示:与其在恐惧中等待死亡,不如在希望中拥抱生活。
凌志军的故事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不仅仅是关于抗癌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方式,教导人们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