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塬上之冬文(杨广虎)

行走世界的笔记 2025-01-25 22:28:40

塬上的冬季,因为一场绵绵秋雨之后,就会快速到来,气温骤降、空气寒冷,所到之处,冷彻肌骨,让人不知所措、防不胜防。

过去,冬季,一场雪后,靠着阳面土墙玉米杆下半蹲着,眯着眼睛晒暖暖、谝闲传、用长长的旱烟锅抽旱烟、下象棋、掀花花、听评书、听秦腔,知足常乐的老人们,大多已经作古,成为塬上一座座坟头。现在的老人,有的远离故土去陌生的城里给儿女看娃送娃,留守在村子里的,也不出门,有病的躺在炕上“等死”,没病的,蹒跚出了门,也没有人说话,人如同树一样,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哑口无言。

还记得小时候,塬上冬季寒冷,大雪封路,出门人少,也不下塬搞副业、盖楼房、贩菜卖鸡蛋去了。农闲之季,也清闲不了,不忘劳动。麦草烧热炕,全家乐融融。男的编鋬笼、绑笤帚,女的纳鞋垫、做刺绣。人们总是内心自信精神饱满,对人生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回想起来,赶会赶集是多么热闹!除了塬上的桥镇、贾村、蟠龙三个乡镇,陈村、长青、县功、虢镇、宝鸡市区是我们孩子寒假跟着大人闲逛的地方。只要你有时间,到处可以跟会。会上有油糕、麻花、凉粉、擀面皮、臊子面、大肉泡馍、豆花泡馍等小吃,热气腾腾,闻着就香;还有各种瓜果蔬菜、猪肉野菜、铁制农具等等,供人选择;各种木版门神印刷画、土地神、灶神、天爷等祭祀用品都有售卖。虽然很冷,但人心是暖的,人挤人、人看人、人问人,满脸微笑,迎接着“过年”。尤其是腊月,正是置办过年礼当、年货,更换新衣的好时候,我们小孩子期盼已久的好日子。趁着农闲,说媒、看屋、遇面、结婚,也是寒冬腊月最美好的事情,我们小孩可以坐着手扶拖拉机、卡车、吉普车去送亲,好好咥一顿“七碟子八大碗”,肚子吃得滚圆滚圆;也可以借着盖房立木放鞭炮、娶媳妇拉礼咥上一顿!年前,谁家杀“关中黑”土猪,我们小孩也可以吹猪尿泡当足球,在大队的场子踢得嗨起来!一切,生机一片,聪明朴实的农人善于在寒冷的季节给自己制造一些欢喜的事情,看透世事,健康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无须约定的民风民俗。“过年”是不可不说的事情。塬上家家都是贴对联、贴窗花、挂灯笼、放鞭炮,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和发自内心的欢腾。咥好饭、喝好酒、玩好牌,串亲戚,四方走动,互诉衷肠,彼此友好,不分尊贵(不以权大官高财富分别对待)。我们小孩子,主要是图热闹,装社火、看社火、跟着社火队,游村转队,一天乱转,算是现在的游(研)学或最简单的旅游吧!?我装过社火,一天骑在马上,转来转去,不吃不喝,饿上一天,雪厚风冷,累并快乐着。寂寥无声、黑白单色的塬上,因为这里热爱土地和生活的人们,不断变化花样,祭祀祖先、快乐欢腾,让一个塬,也在洁白的雪中显得生动而有活力了。

我们就是塬上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少年!无可选择,这片黄土高原给予我们生命,我们给予这片土塬以无限希望!

那是春天在召唤、绿色在召唤、希望在召唤!离开塬上,走进城市!回首再望,异常陌生!物是人非,塬已非塬!

可是,谁也阻挡不了我对塬上之冬的眷恋,对塬的一往情深,对塬上人的依依不舍。这种深情,从心灵深处、从根子上就有的。冬季的塬,在大雪中已经沉睡,深度休眠,而那些雪中散落的院落,黄昏中升起的屡屡炊烟,仿佛在呼唤着每个塬上的游子,早点回家,上炕取暖。

杨广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三届签约作家、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散文集《活色生活》》《在终南》,评论集《终南漫笔》,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曾得西安文学奖、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全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大赛奖、中华宝石文学奖、丝路散文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工作、生活。

0 阅读:0

行走世界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