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答卷

经济日报 2024-12-11 07:20:51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北京、重庆、安徽等地调研采访发现,各地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坚持民生为大,一系列举措从实际出发,有序展开,久久为功,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实现良性互动,人民福祉不断改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组在北京、重庆、安徽等地调研发现,各级各地政府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不断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答卷。

科技赋能增进民生福祉

改善民生,离不开科学规划。

“总布拾光”“仓礼园”等口袋公园里,行人驻足,老人遛娃,一派悠闲风光。这是今年金秋竣工的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北小街区域环境提升工程带来的成果。“这项工程历时近一年。”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扬说,它是东城区在新时代首都核心区治理过程中,坚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响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实践。

朝阳门南、北小街始建于元代,全长2.8公里,是全国以“小街”命名道路中最长的一条,本次改造路段长2.3公里。此前,小街一度以“宽马路、多车道、大绿地”的形态出现,逐渐与市民需求出现偏离。通过前期深入走访调研,东城区城管委和设计团队发现,居民、商户都盼着小街能回归以人为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主任工程师李明扬说:“我们的设计理念是,顺应沿线的民生需求和出行方式变化,打破原有护栏隔离、空间禁锢,让小街更加丰富、紧凑,推动街道从以车为本到健步悦骑的转变。”

优化道路空间布局,增加慢行空间,整合形成一条步道公园带,同时扩大过街等候区、缩短过街距离,提升慢行过街和拐弯的安全性……改造后的区域实现了以人为本、慢行优先、清朗有序,700多年老“小街”重焕青春。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国产品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的民生供给保障。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1000台智能化设备保障生产,3000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一派科技感满满的忙碌景象。现场讲解员向记者介绍:“我们运用行业首创的质量自动化测试技术,实现了100%质量监测追溯。”赛力斯超级工厂共研究、引入新工艺、新技术50余项,多款新能源车型从这里走向世界。工厂总经理曹楠说,工厂智能制造水平居行业前列,自动化率达50%以上,当前处于满产状态。

两江新区是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这里集聚了赛力斯、长安汽车等多家汽车整车企业,约20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全链条发展格局。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重庆近年来规划打造万亿元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向“新”向“智”转型,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绿色化需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改善民生,要提升群众绿色获得感。

在安徽省安庆市,行走于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宽敞的厂房、车间,能真切感受到机械运转传出的工业脉搏,却闻不到生产带来的污染气息。中船安柴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的子公司。在其展厅里,各类发动机产品海报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从早年的柴油机,到近年的双燃料机,直至如今的甲醇机,产品的技术跃升肉眼可见。该公司党委书记倪渐长告诉记者,甲醇机的研发和系列甲醇中速机的推出是中船动力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作为主要参研单位之一,中船安柴近年来参与了多款新燃料机型研制,全方位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共建共享夯实治理基础

在北京有两个超大社区——回龙观和天通苑,占地约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80万人。这里一度被称为“堵城”,凸显超大城市治理难题。

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深入探索超大型社区治理经验,开展“回天有约”基层协商议事体系建设创新实践,推动构建“小事大事都能议、遇到难处齐出力”的共治氛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回家议事”“金域良言”“龙泽家话”……一批镇街、社区级协商议事品牌建立起来,成为解决百姓烦难的快捷通道。在2018年启动的两轮“回天行动计划”中,居民的“愿望清单”转化成240个重大项目,个个落在实处。

灰黄相间的配色,错落有致的分布格局,简约大气的建筑风格……走进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能近距离感受到这座“家门口城市会客厅”的魅力。“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辐射周边55个社区、6个村共40余万人,有效弥补该地区文体设施空缺的现状。”北京昌平文旅集团回体项目部负责人崔耀娜说。

走进公园体育健身中心,游泳馆、滑冰馆、攀岩、篮球场、乒乓球馆等一应俱全。退休居民高兴如说:“场馆明亮又宽敞,科技感十足,给退休生活增添不少幸福感。”

“我们统筹‘有与优’,让公共服务增量提质步伐加快。”北京市昌平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蒋玮说,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共实施文体项目11个,建成投用54处区街村三级文化设施。

夯实治理基础,要汇集民情民意,也要科技提质增效。

“社区可以开展民族舞公益课程吗”“能否多安装几个健身器材”……在重庆江北区寸滩街道茅溪社区,工作人员在“寸心如e家”小区智治平台管理界面输入关键词,经过自动筛选,居民的意见建议信息便显示在屏幕上。茅溪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时,通过“寸心如e家”研判出书画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活动项目。为此,工作人员联合重庆市书画研究会美术馆开展书画展15场,吸引3000余名居民参与,巧妙实现街道搭舞台,群众唱主角。

“在10个社区全域覆盖运行‘寸心如e家’综合应用场景后,可实现居民诉求‘一键通达、一键响应、点对点反馈’。”寸滩街道工作人员郑耘表示,寸滩街道将持续推动数字化建设,用好基层智治平台,增强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

燃气、供水、通信、桥梁等是城市生命线,是满足群众安全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瓶装液化气直接关系群众安全,如何实现有效监管?安徽省铜陵市的回答是:通过智能监管终端,提升“技防”能力和监测水平。

在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只见展区里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液化气钢瓶,上面绑着一个公交卡大小的盒子。“该终端基于北斗技术,具备多种功能,实现了对瓶装液化气的智能化监管。”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液化气专项负责人张小龙介绍,终端可实现钢瓶精准定位、流程环节自动化溯源,还可以监测流转环节的各类违规行为。

此前,各地对瓶装液化气的监管仍处于“人防”阶段。铜陵市探索建设瓶装液化气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在液化气钢瓶上加装监管终端,实现了对瓶装液化气在各场景的立体智能化监管监测。今年3月,这套监管系统入选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北斗系统典型应用案例。

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

重庆市大渡口区有这样一班“列车”,既不载人也不运物,却能把工作送到家门口。它就是大渡口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打造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义渡就业列车”。“就业列车”持续发车,精准对接居民求职、企业用工、社区治理三方需求,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润邦·彩虹家园基地是“义渡就业列车”的一个载体,在2023年入驻大渡口后,已完成就业项目80余个,实现总产值约108万元,帮助500余人次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就业。“下一步,我们计划针对宝妈群体开展培训,以充实数据标注员队伍。未来3年拟新开发就业岗位1000个。”润邦·彩虹家园运营总监王昕说。

不少企业在职工权益保障、职工服务领域积极作为,为民生改善贡献企业力量。

宗申集团是重庆一家民营企业,十分注重职工权益保障。“我们有30多名‘红嫂’,大家有贴心话都愿意跟我们讲。”在宗申集团工作了26年的周红英说。“红嫂”是宗申集团妇联为关心保障员工权益成立的一支特色团队,帮助外地员工融入城市生活、疏导员工心理问题、调解员工矛盾等都是团队的工作内容。目前,宗申集团已培育劳动保障监察员30余人、员工关系管理员100余人、专业调解员10余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安徽黄山市近年来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已拥有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61家,有力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党武涛说,公司有1500多名职工,80%以上是本地人。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淡季旺季,他们在生产旺季会去社区招聘,给附近居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新兴产业需要更多“适配”人才。“我们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产业教授,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安徽池州市经开区党群工作局副局长曾鸣说,经开区与池州学院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更好促成专业与产业双向奔赴。

“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新增就业72.8万人,同比增长7.9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安徽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宏说。

新兴产业在创造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成为吸纳就业的强大力量。

采访组走进创立于2009年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国内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国富说,在高端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他们通过成立技能创新工作室、卫蓝大工匠、技能大赛等措施,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

“生产基地满负荷运行,招聘和培训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目前拥有1500余名蓝领技能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比超过26%。今年来的大学生全部派到销售一线锻炼,实现从大学毕业生向产业新青年的转变。”张国富说。

“技能劳动者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要素。”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晓军说,北京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养适应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技能劳动者大军。全市技能人才达35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21万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北京、重庆、安徽等地从实际出发,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坚持民生为大,作出了各种有益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才能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刘沛恺 周 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