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组织的“海峡雷霆 2025A”演训,不仅给台军以震慑,还引发海外媒体的关注。演训中,轰-6K轰炸机挂载KD-21空射弹道导弹亮相,引发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的关注。在2025年4月6日,印媒在报道中,将在演训中首次公开亮相的KD-21空射弹道导弹称为新“航母杀手”。印媒声称,其具有“毁灭性”力量,可以“限制”或者说“呵阻”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
轰-6K外挂KD-21,引发相当大的关注
印媒认为,KD-21空射弹道导弹,与“鹰击-21”反舰高超音速导弹是同一种弹药的两种不同用途的子型号。最早公开亮相的KD-21空射弹道导弹,还是在珠海航展上。美国媒体曾经以为,其将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测试,如今在演训的报道中出现了多架轰-6K挂2枚KD-21导弹升空的画面,证明其已开始服役,比预期的时间要早不少。按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的说法,对手更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心”。
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这次只是证明KD-21导弹作为成熟武器已正式服役。其实早在2024年5月,曾经在媒体报道中,出现过KD-21空射弹道导弹进行实弹试射的画面,从弹体涂装来看,没有贴测试弹药的黄黑识别符号,证明实际的入役的时间可能更早一点。
KD-21试射画面,可以看到这应该是一枚实弹,而不是测试弹
印度媒体《欧亚时报》这回一反常态,发出罕见称赞称:KD-21空射弹道导弹为高超音速武器,其服役增强了中国空军的攻击能力。主要优势还是因为,空射弹道导弹从空中发射的射程比从陆地发射的射程要大,可以保证进行防区外打击,确保自身的安全。或者,轰-6轰炸机还可以从距离目标更近的位置发射导弹,减少了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敌方防御的反应时间。空射弹道导弹能够短时间内达到高超音速,这是空射弹道导弹的特性所决定的。
没有主动上升段,所以再入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好
印媒称,一旦达到5马赫以上的速度,意味着KD-21进入了相当“不得了”的境地。也就是进入攻击阶段,随时动态机动,还将以陡峭地俯冲角度冲向目标,美军根本无法拦截。美国反导系统无法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攻击,这一点以前美国媒体也承认过并表达相当忧心。在2018年,俄罗斯公开展示高超音速导弹之后,美国导弹防御局直接取消了正在研发中的反导拦截弹项目,原因就是无法应对高超音速导弹威胁,可是后继的拦截弹研发工作一直没有真正的展开,可见其遇上了技术难题。
KD-21被拦截概率极低
从实战情况看,与KD-21空射弹道导弹类似的俄制“匕首”高超音速空基弹道导弹,由米格-31K载机发射,在俄乌战场上已经投入实战,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匕首”导弹可以用作反舰武器,毕竟压根没有打击水面舰艇的机会,但是更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可以实现对其的拦截。乌克兰发表的拦截成功“战果”,没有拿出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
乌克兰公布拦截“匕首”导弹画面,都无法证明真实性
印度媒体《欧亚时报》认为,KD-21空射弹道导弹不仅令反导防御系统更难以进行拦截,还能保证能够攻击移动目标。如果美国军事干涉统一,中国空军可以发射KD-21空射弹道导弹打击第一岛链内的目标,将对穿越西太平洋海域的美国海军航母和军舰造成”特别的刺激“。其实,说成巨大的威胁,更合适一点。
空射弹道导弹不是一个新概念,按《欧亚时报》引述菲律宾军事分析师米格尔·米兰达的说法:“空射弹道导弹在2010年代后期出现了几种新型导弹后再次流行起来。但是说实话,空射弹道导弹自1950年代就已经存在,尽管与今天的作用不同。”
以色列其实也有空射弹道导弹
米格尔·米兰达进一步强调,中国空军“拥有大量弹药库存,还在不断增加。”KD-21空射弹道导弹无疑是一项重要补充,为其新武器清单中的最新一款,可以加强其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特别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将与陆基东风-21D和东风-26B弹道导弹等配合使用,众多的“航母杀手”将对美国海军航母展开猎杀。
众多航母杀手,随时展开猎杀
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为美国总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反航母作战中的一套作战理念。这套作战的目的,就是阻止美国舰队接近台岛。这次在“海峡雷霆 2025A”演习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了KD-21导弹,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的备战已经非常接近实战,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也具有向对手发出信号的战略目的,针对美国国防部长最近公开表态称:“美国致力于在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印度-太平洋地区保持强有力、随时可用和可靠的威慑力。”
美军认为自己能拦得住吗?
美国试图以武力威慑的方式,达到其战略目标,但是现实是,美国不仅仅没有能靠着“绝对优势”恐吓威胁别人,现在反而是美国对别人的威胁越来越“敏感”,开始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导弹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