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泰青训不光是培养球员,还是“培养”教练的摇篮。可能很多人看了这个标题,会想:“这都能挂上‘培养教练’的标签?”答案是:当然能!就拿最近的一个事件来说,长春亚泰的青训系统再次引起了关注——他们的两位核心人物,张笑飞和阎峰,直接成了亚足联-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助理讲师。
你能想象这两个名字在青训领域有多重磅吗?不说别的,光是能站上这个平台就代表了亚泰青训的成熟度,和他们背后强大的教练资源。
2024年,张笑飞和阎峰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教练培训班中担任助理讲师。
再看阎峰,这位曾经的职业球员也在亚泰青训体系中贡献了不少力量。阎峰不仅自己获得了职业级教练员证书,退役后也积极转型做教练。

能在这样的岗位上站稳脚跟,绝对不是一般的背景能做到的。

看得出来,亚泰青训在培养球员的也十分重视教练员的成长。有人会说,培养优秀球员不就是俱乐部最根本的任务吗?是的,但在我看来,培养优秀的教练员同样是俱乐部持续成功的关键。
球员能打得好,背后离不开一位高水平的教练。要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把球踢进去”的事儿,青训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要有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正确引导的教练。

说到这,可能会有球迷想问,亚泰青训的教练员配置是什么样的?这也很关键,毕竟这是决定青训体系能否长期稳定运作的重要因素。好消息是,亚泰青训的教练员阵容可不简单。

从3名职业级教练员到L2级体能教练员,再到A级、B级、C级甚至D级的教练员,可以说,从基础到高阶,体系配备得相当完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亚泰的“96一代”球员,在转型为教练员后,能继续留在俱乐部,继续为青训贡献力量。
有网友就感慨:“看了亚泰这些年青训的变化,感觉他们不仅仅是在培养球员,真的是在打造一个强大的教练团队。就像一个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来越专业。”我也觉得说得很对。尤其是在如今这个足坛竞争激烈的时代,单靠培养球员可不够,得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才可能形成“教练员——球员——教练员”的良性循环。

再看亚泰青训近期的表现,这不,2023年11月,亚泰U18队在首届全国三大球运动会中大放异彩。大家记得这个比赛吧?亚泰U18队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实力,还因为他们背后那支强大的教练团队。

阎峰、张笑飞、秦潇、刘子洋这些老面孔作为教练组成员,带领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斩获男子U18组季军的好成绩!这个成绩不算最高,但却足以证明亚泰青训的整体实力。特别是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和战术理念,都得到了实际检验。
为什么说青训系统不能只培养球员呢?我觉得这是因为你培养球员的你也在为球队的未来铺路。那些曾经的优秀球员,转型成为教练员之后,会把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融入到青训体系中。

这种传承效应,不仅仅会体现在某一代球员的技术提升上,更会体现在俱乐部整体实力的提升上。

看着亚泰青训的不断发展,我不禁觉得,他们不仅仅是看中了培养球员的短期收益,而是从长远角度去思考如何建立起一个自我造血的系统——培养球员和教练并重。这不仅让青训体系更加稳定,也让教练员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保障和机会。
反过来,这些教练员也能更好地为球队输送新鲜血液,推动整个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

长春亚泰的青训不是简单的“培养球员”,它更多的是在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来“培养教练员”,确保每一位教练员在未来都能扛起大梁,带领下一代球员成长。而从目前来看,亚泰青训正朝着更加成熟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如果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态势,未来的亚泰绝对会在中国足坛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