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侯宝林、马三立这些相声界的超级大师,在他们的段子里那是时不时就蹦出京剧的事儿,还有京剧界的大角儿。京剧这门艺术啊,就像一座宝藏,给了相声艺术数不清的素材。再看现在的郭德纲,他一唱京剧,那可是有不少京剧名家陪着他一起演呢。就因为这样,他的演出门票那是抢得厉害,一票难求啊。要是郭德纲自己个儿单独唱,估计就没那么多京剧迷乐意去看他喽。这可是京剧名家王佩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的话。
熟悉王佩瑜的人心里都清楚,在之前的某个节目里,她可没少“挤兑”郭德纲呢,就觉得郭德纲也就是个票友的水平,之所以能经常登台表演,还不是靠着相声圈那些观众的捧场。
可如今,王佩瑜又说出这么一番见解,明摆着就是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郭德纲根本拯救不了京剧,反而是以前的相声艺术还得靠京剧才能生存下去。她在说这番话的时候,那表情可真是傲娇得很,就好像在说:现在曲艺这个大舞台上,最红的可不是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而是我王佩瑜。没错,郭德纲确实不是科班出身,他唱京剧的水平跟专业的大演员比起来,那确实还差得远呢,说他唱的京剧有梆子的味儿都不过分。但是这番话从王佩瑜嘴里说出来,就感觉有点变味儿了。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京剧艺术和二三十年前比起来,那可真是天差地别。整个京剧界现在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濒临沉没。从业人员呢,要么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要么是刚入行还青涩的小字辈,真正有能耐把观众吸引过来的没几个。
更要命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把看京剧当成一件超级遥远的事儿,有钱都不愿意花在这个上面,就算是免费的京剧演出,也没多少人愿意去看。任何一个行业啊,一旦没了新鲜的观众,那离完蛋也就不远了。你想啊,如果没有郭德纲横空出世,哪会有后来那么火的德云社呢?
京剧那可是国粹啊,相声呢,在以前可能就被看作是比较低端的艺术形式。以前京剧那么辉煌的时候,咱的父辈、爷爷辈,随口就能来上几段。再看现在,在街头随便找个年轻人问问,他们可能对京剧是一窍不通,但是一说起相声,说起郭德纲,那可都是如数家珍。
咱们退一步来讲,除了郭德纲,还能找到那个实力派的相声演员愿意把自己的粉丝啊、流量啊带到京剧圈里来呢?王佩瑜可以不喜欢郭德纲,但是她这么做就像是踩了郭德纲粉丝的心,这对于整个京剧行业的发展来说,那可是有害无益啊。
就像有些网友调侃的那样,王佩瑜你觉得郭德纲不行,那你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拯救京剧啊,别一边享受着郭德纲带来的流量好处,一边又贬低他的艺术水准。更可笑的是,现在的王佩瑜还觉得京剧处在全盛时期呢,觉得自己可以随便评价别人。在她的小世界里,郭德纲就像是个啥都不靠就想混饭吃的家伙,靠着拯救曲艺的名头在割粉丝的韭菜。这和事实完全不符啊。
照她的说法,要是没有十几位京剧名角搭台子,郭德纲根本就吸引不来那些专业的京剧观众,也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可是她哪里晓得,要是没有郭德纲,就这十几位京剧名角,可能连举办一场大型演出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能让演出厅坐得满满的、人山人海的。所以啊,王佩瑜要是还想从国家伸手要补贴的话,那就得清醒清醒了。观众们可以接受你本事有限,不能让京剧重回巅峰。但是观众们可接受不了你没头没脑地去贬低那些正在努力做事、想办法让京剧发展的人啊。这就好比在一个团队里,大家都在努力想办法让项目成功,你却在旁边说风凉话,还打压那些积极做事的人,这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京剧现在急需发展,那些像郭德纲这样能带来流量、带来关注的人,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式,那都是对京剧发展有帮助的。不管是相声还是京剧,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帮助,才能让这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王先生”您不能不出来搭台演出啊!很多京剧演员都揭不开锅了。您说吧,在哪搭台?是回龙观那还是龙潭早市?
楼主自己去北京天津买张有京剧名家演出的票,看看是不是满座,别胡说八道,我去年看了6场京剧,于魁智李胜素迟小秋杜镇杰张克这些老师的戏都看了,都是满座,这里面天津的张克老师曾经和社长唱过,人家有句话是社长唱的戏他都不会,社长能挣钱卖出票是因为他相声的人脉,但京剧他就是扯着嗓子胡唱,说什么京剧名家用他撘台卖票是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