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研拒百万大奖?考研人这么拼的吗

象牙塔罗盘 2019-06-16 10:15:28

前两天微博博主“天猫发言人”的一条百万大奖的抽奖活动终于诞生了一位幸运之星。网友们搬好小板凳到幸运星的微博下面狂吸好运之气,也准备好看这次活动的大奖盛事,幸运星却以准备考研为由让组织者“自己处理”。

这个剧本还真的是有网友们大跌眼镜,纷纷痛心不已。虽然说现在离考研初试时间还有5个多月,不知道这个幸运儿准备的哪个专业的考研,但可以感觉到这个理由或许是个推辞,这个幸运儿应该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突然曝光在全国网友的视野之下,这对他/她的生活和学习确实会产生很长时间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网友也不必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间我们应该去理解一下。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问问,考研真的很难吗?

首先,我们先用数据说话。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为290万;2018年为238万;2017年为201万;2016年为177万;2015年为165万(数据来自研招网)。按照上面所展示数据的速度,2020年报考人数应该会超过350万。不过,这只是一种宏观的数据,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某一学校和专业的数据。以中部某省份某一较冷门专业为例(热门专业人都特别多),2018年报考128人;2017年报考112人;2016年81人;2015年报考74人;该专业每年录取人数在27到31人之间。热门专业或许人数会因为报考人数太多会吓退一些同学转而报考这些冷门专业,造成冷门专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其次,我们看看专业课需要考的内容。有些专业的专业课内容要少一些,往往报考院校会给出详细的参考书目。学生只需要将参考书目的内容牢牢掌握,并经常阅读专业内的学术论文,那么专业课的考试不会出太大问题。不过,有些专业就厉害,或者参考书目特别多,真的存在参考书目多达十几本的那种;或者不给参考书目,反正就是那个专业的内容自己想办法复习。备考的学生也只能辛苦地学习和做笔记。如果这个幸运儿属于后者,那么她拒绝大奖也是相当能够理解的。

不过,考研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往往在于坚持不下来!这里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在备考2016年研究生考试时,整个暑假都在学校。在我对面坐了三个也在准备考研的女生。暑假期间我是早晨8点多才到自习室,而她们基本每天都比我早到,同时也比我晚走。到考研前最后一个月,当我在辛苦背书时,对面的三个女生再也没出现过。以至于我考完试收拾东西时,我发现她们的书本上都落了灰尘。所以我就不是很理解,暑假那么热的天都能挺过去,为什么最后一个月不能咬牙挺过去?准备考试那一年,如果没有坚定信念、没有一起奋斗的伙伴,真的很难坚持下去。同学们的就业消息会让你慌张,每年的学习内容会让你烦躁,复习效果不知道是什么水平会让你迷茫。一旦开始质疑自己,那么很容易会消沉,最后坚持不下去。

说到这,大家应该能理解考研人为啥那么拼了吧。作为过来人,很愿意跟仍在考研的同仁们分享心得。需要精神上鼓励的可以留言,帮你坚持到底!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