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4岁老人办活人葬礼很开心:留守老人的无奈与辛酸

明珠一梦 2023-02-28 04:47:09

84岁老人为自己办葬礼,电影《人生大事》给活人办葬礼的情景,在安徽涡阳县义门镇上演了,一老人坐在棺材上游街,穿着寿衣蒙着脸,时而躺下时而坐起,还和围观群众挥手打招呼,看到了自己死后的场景,他很开心。

鞭炮声声,锣鼓喧天,出殡的过程中,大爷和送行人员都很开心,现场没有一丝哀伤的气氛,到处一片欢声笑语。

葬礼结束时,老人和围观人群谈起了他的感受,他说有皇上出巡的那种感觉,吹拉弹唱,前呼后拥的,自己快活得很。

张大爷的做法很多人不解,因为,在当地没有活人办葬礼的习俗,大爷说:他的老伴两年前过世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长年在外地工作。自己平时比较孤独,活着办葬礼,只为图个开心。

他说他的几个孩子对他都很好,每年春节也会回来陪他过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前段时间,他从山东给自己买了一口棺材,以防万一。办活人葬礼的事没有告诉孩子们,也没有通知亲戚朋友,都是乡亲们自发来捧场,还有人送了花圈,整个葬礼办下来花了一万多元。

电影《落叶归根》里也有给活人办葬礼的情节,老者无儿无女,想要体验下死时的热闹,就提前办了活人葬礼。还从戏班子借来戏服,给活着的老爷子穿上皇上衣服。这些画面看起来搞笑,却让很多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原来,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有时候,也会像涡阳这位大爷一样做出反常的举动,让人难以理解。其实,只是因为留守的老人们太孤独,太寂寞了。他们希望获得外界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即使,张大爷有4个儿子1个女儿,在老伴去世后,也难免一个人独自生活,忍受寂寞和孤独。老人通过特立独行的事情,寻求短暂的高兴,一定程度上可以帮老人们减少孤独感,减少老人面对死亡的担心和焦虑。

但是,像张大爷这样办活人葬礼的事情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做不仅不符合风俗,也会造成金钱和人力上的浪费,拿着这些钱,去买点自己喜欢吃的喝的不好吗?或者来一个国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把多余的钱捐给有需要帮助的人,更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很多子女成家以后,需要养家糊口,面临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农村里的中青年人,都会选择到大城市去打工,赚钱给自己的孩子读书。希望,为自己的孩子拼出一个好前途。

如果,他们回家照顾老人,就没办法给孩子去大城市赚钱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时候,有时间陪老人,就没时间赚钱,去外面赚钱,就没时间陪老人,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很多老人都很善良,也很隐忍。就像涡阳的张大爷一样,他们体谅子女生活的不容易,知道他们压力很大,老人们平时总是对子女报喜不报忧,总是说自己身体很好,让子女不要担心他们。

其实,年龄摆在那,他们的身体不可能没有衰退,难免会有一些老年病。但是,他们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他们想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他们鼓励孩子去远方,闯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所以,他们只能苦了自己,委屈自己。

其实,老人们要的并不多,他们的要求很低也很少,他们并不希望儿女给他们金山银山,也不想要山珍海味,他们只是希望儿女们能够多陪陪他们,抚慰他们孤独寂寞的心。

张大爷家里有4个儿子1个女儿,其实,子女们可以排个时间表,常回家看看老父亲,而且,张老爷已经84岁了,虽然身体还硬朗,性格也开朗,但是,身边也需要子女们多照看照看,不能因为赚钱忽略了老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实在因为工作无法走开,也可以把老人接到外地去生活,方便照看。父母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我们不能因为赚钱,把年迈的父母放在老家不管不问,为人子女在良心上也过不去。

希望,在外打拼的子女们,有时间常回家看看老人,多陪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吃一顿饭,帮老人排除心里的空虚和寂寞。愿天下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晚年幸福!

0 阅读:163

明珠一梦

简介:谈天说地,品人生百味。